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及其优化质量管理

2018-10-21毛善雷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1期
关键词:技术要点建筑工程

毛善雷

摘 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钢筋工程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体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另外,钢筋施工技术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施工,在钢筋工程施工前要制定完整的施工作业计划,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应用相应技术。本文从建筑工程中钢筋施工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建筑工程中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1 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钢筋原材质量不达标

钢筋原材的质量对钢筋工程的影响较大,必须保证钢筋原材质量符合要求,使其力学性能符合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在受到拉力、扭力、剪切力等外力的作用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性能。目前建筑工程中钢筋原材质量的把关上常存在问题,致使施工过程中钢筋常常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破坏,在此情况下,采用焊接的修复方式也会存在困难。倘若钢筋原材的性能指标不合格,或者有些不良成分超标,就会对建筑结构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使其使用寿命缩短,而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容易出现质量隐患,导致质量及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钢筋加工问题

直条钢筋弯曲,在钢筋的运输及吊装时操作不注意使得钢筋出现慢弯或者折弯的现象。在进行钢筋的切断时,尺寸不符合要求,以及切断口不平,呈马蹄状,这是由于在进行切断操作时,切割机的刀片位置及间距未调整好或者切割机不稳固,使得切割尺寸出现偏差及切口不平。成型的钢筋也会存在尺寸误差大的问题,可能是由于下料、画线有偏差,或者板距控制不准确造成的。

1.3 钢筋位置偏差问题

钢筋施工过程中,位置偏差是影响施工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钢筋结构中出现偏差现象是十分普遍的。所以如果偏差在一定范围之内,影响并不大,但是当这个偏差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就會对钢筋结构的建造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对钢筋的柔韧度和载荷能力造成影响,还会导致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严重的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威胁到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的阳台板,雨棚板等坍塌现象都是由于钢筋位置出现严重偏差而造成的。

2 钢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

2.1 控制钢筋材料

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检测要参与工程的钢筋材料,确保其达到工程的质量要求,才能运送到施工现场。采购过程中,必须仔细挑选,对材料的生产批次、型号、性能以及力学特征等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它达到标准的要求。施工过程中,要全面检查钢筋的种类尺寸和数量,结合具体的工程需求来验收,从而确保钢筋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

2.2 钢筋加工施工

2.2.1 钢筋除锈及放样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钢筋工程作业时,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钢筋的表面会形成一定的锈蚀层,需要进行处理,以提高钢筋的性能品质,如果钢筋表面的锈蚀情况严重应当严禁使用。在进行钢筋的放样时,应当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绘制钢筋的加工图样,详细地列出钢筋加工清单,这需要专业技术强、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进行,以保证放样的精准性和合理性。另外进行放样时注意对应用于不同位置的钢筋进行编号,防止加工过程中出现规格、型号错乱的问题。

2.2.2 钢筋的调直、切断

如果存在钢筋弯曲的情况,应当查找原因,采用长度合适的运输车。对于已经出现慢弯、变形的钢筋,可以适当地采取人工锤击或人工板直的方法予以调直,使得钢筋平顺、局部无慢弯,另外调直时应当注意不要再钢筋表面产生损伤,保证钢筋有足够的强度。下料时注意钢筋原材料的损耗问题,尽量精准的控制下料长度,并根据不同规格的钢筋的配筋要求进行统筹的排料,防止短头过多造成材料的浪费,一般情况下,钢筋的切断下料以长度较长的配筋为先,再根据剩余的钢筋进行短料的切断,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钢筋损失。钢筋的切断还要注意避免断口不平的问题,进行切断作业前以及作业过程中,不断的检查定尺的稳固性以及切断尺寸的精准性,冲切刀具与固定刀具间的间隙一般控制在一毫米至半毫米之间。尽量使用长尺进行钢筋的丈量,防止短尺丈量出现累积误差。

2.2.3 钢筋的弯曲成型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钢筋工程作业时,钢筋的弯曲成型通常采用弯曲机来进行,弯曲后的圆弧弯曲及平直部分长度应当根据钢筋的规格来确定,一般来说HPB300级钢筋进行180°弯曲以及135°的箍筋弯曲时,圆弧直径应当大于2.5d,平直长度分别控制在3d和10d;HRB400级钢筋的折弯为90°,其折弯直径应当大于4d。

2.2.4 钢筋代换

一般情况下,施工中所使用的钢筋规格必须与设计图纸相符合,但有时也会由于某些原因需要进行代换,但不得随意代换,应当经过设计方的签字确认并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首先类型存在差异的钢筋间进行代换时,代换后的钢筋抗拉力承载性能应当保证与设计要求相同;其次在建筑构件有可能受到挠度、裂缝宽度以及抗裂性等的局限,因此在进行代换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相关的检验验证;再次还要控制锚固长度、配筋数、钢筋间距等指标,保证代换后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性能;另外对于某些较为重要的结构构件来说,不可以采用HPB300级钢筋来进行代换,防止结构性能降低;有些构件还有抗震的性能,因此不适合使用高强钢筋进行代换。

2.3 钢筋连接技术分析

2.3.1 钢筋绑扎、搭接

进行钢筋的绑扎前一是要核对钢筋构件位置的正确性,二是准确的处理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其厚度应当根据结构类型进行设定。对于建筑的柱、梁、板等位置的钢筋绑扎应当符合相应的要求,注意控制好错开率和钢筋间的横向距离。另外绑扎前的施工缝凿毛、抄平放线、钢筋表面清理工作应当提前准备好。

2.3.2 钢筋的接长

进行闪光焊时应当合理设置焊接参数,控制好烧化留量和预热,并采取措施防止汉口的氧化和脆断通病。点焊时应当合理设置焊接参数,焊接前做好钢筋的清理,并控制好变压器级数。使用电弧焊注意焊接后的整体效果,对于表面坑洼不平的地方应当再次补焊,并控制好电流,如果有咬边现象,应当补焊。采用电渣压力焊进行钢筋连接时,注意保持焊接的稳定性和垂直性,控制好融化量,并在焊接前做好钢筋的清理。

2.3.3 机械连接

钢筋的机械连接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应用该技术不会对钢筋工程的施工进度产生影响,也不受钢筋类型的限制,因此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如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利用了挤压使得钢筋产生塑变的原料进行钢筋的连接,采用该方法时注意套筒的规格,使之与钢筋的物理参数相接近,并保证钢筋充分的伸入套筒内,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出现偏心及折弯的情况。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钢筋施工作为隐蔽性工程,其施工质量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建筑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对钢筋的施工技术引起高度重视。由于钢筋施工较为繁琐,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每一环节的控制,包括材料的选择、钢筋加工以及连接等工艺。只有保证了钢筋施工的质量,才能最终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磊.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11):61.

[2] 罗伟.浅析土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5(4):91.

猜你喜欢

技术要点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