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解决男高音的演唱技巧问题

2018-10-21陈柳江

黄河之声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男高音

摘 要:男高音是声乐学习中、最难掌握的一部分,因此也有“难高音”之称。本文着重论述男高音日常训练的要领和技巧,尤其是对男高音训练的重点问题,强调男高音训练中的紧要步骤,并对高音区的建立、解决和训练进行阐述。我们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孤立的个体器官的训练上,应该要考虑所有与其有关的因素。在日常细节训练中,观察发声的各个不同的点,严格遵守系统正确的声乐教学理论,不断加强实践能力,注意实际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男高音;男高音的训练;男高音的获得

一、什么是男高音

男高音是男声中最高的声音,一般是从中央C到小字三组C。男高音声带强,边缘薄,声音大。因为它长、宽、厚、比女人的声带大得多,他们天生就比女人的嗓音低八度。根据音色的特点,可以分为抒情和戏剧两大类。抒情男高音具有诗意性和浪漫性的特点,一般演唱的曲调是为了表达对美好事物向往的作品;戏剧男高音是强壮而威武的,擅于表现进行曲和英雄气概。而男高音的训练在日常的训练中难度较大,要突破换声点,在突破换声点的过程中是十分不容易的,所以,男高音也就成了“难”高音。如何在声乐训练中解决男高音的问题,以下是本人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长期探索总结的几种方法,在教学中效果明显,总结如下:

二、如何解决男高音的演唱技巧问题

(一)掌握歌唱力量支撑的三个支点

声乐专家一般认为我们人体内有三个力量的支撑点。位置分别是:第一个在后咽壁的下方,唱歌时几乎所有的身体力量都是通过这个支点使用的。第二个支点位于头部的顶端,这是拉起强度的中间点,当声音被启动时,声音通过头的后部向上拉,并且声音被集中到头的顶部,力量通过头顶并被拉到后上方很高的音(在小字二组a以上)。第三支点位于后腰部基座上,这是背后力量的集中点。当音越高越强,力量要往下,要有反向对抗的感觉,感受腰部下方和腹部周围的膨胀。这三个支点的力量在歌唱中是互相对抗,又是互相统一的,这样歌唱模式才能整体顺利开启。

(二)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撑

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声乐发音的底子,它需要演唱者灵动地把持呼吸,并有充足的呼吸支撑以促成膈肌呼吸。

呼吸是男高音锻炼的根本,有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才可以进行后续的研究学习。在日常训练中,男高音的呼吸方法训练不同于日常呼吸,而是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的训练,研习和训练出呼吸的一种方法。呼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吸气运动,另一种是呼气。吸气运动的过程是用嘴和鼻子吸收空气进去肺部,这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要抬起肩膀,在完成吸气运动后,你可以意识到有一种气压在你的身体肋骨附近扩张。此时,我们的肺膈肌会逐渐下降,我们也会感觉到腰部膨胀的力量。此时直立后背,我们感觉脊椎有轻微的变化,这时必须控制脊柱的两侧向上或向下,不要随意摆动。在呼气过程中,训练者还必须打开鼻咽腔保持吸气状态,即使在歌唱过程中,也是如此。同样重要的是,训练者无论是在吸气过程中,还是在呼气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放松,不要太僵硬,因为过于僵硬,会造成声音不稳定。

(三)保持良好的面罩共鸣

意大利著名声乐家吉诺·贝基说过:“保持面罩的共鸣是美声唱法中的关键问题,没有面罩共鸣,唱不好歌。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面罩共鸣”。贝基指出,当音响投入面罩时,应当尽可能地挨近前部,声音位置就会高,这与面罩演唱的表达意思相似。他常常提到鼻音,甚至時常会发出鼻音,贝基指出面罩的共鸣非常接近鼻音,这就是说好的位置比鼻音高。相反,如果它停留在鼻音或低于鼻音的位置,那就不是面罩共鸣。经过面罩得到的真实音响应该是无拘束的,极富穿透力和表现力的。贝基说:传统演唱时老师只教两样东西。一是打开嘴巴哈欠,二是浅笑着唱歌,它有助于声音投入面罩,那是因为当你微笑的时候,笑肌被抬起,假如我们的声音进入头腔,会发现从鼻腔到额窦,有较大的空间共振,额窦的上下双侧,高低边缘,正好勾画出面罩的轮廓,声音才能被发送到这些地方共鸣。

(四)找到声音的高位置

声音的高位训练法是指头腔共鸣的训练方法。大多数声乐界都崇尚“哼唱”的练习形式,本人也非常认可这种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日常训练时,为了让学生获取头腔的共鸣,首先就要求学生找到高位置,而哼鸣练习就是找到高位置不能缺少的。深呼吸状态下,让呼吸从上腹部均匀、平稳地流过,形成平滑的“嗯音”,上腹部有明确的支撑点。要求面带微笑,上颚和下颚的牙齿有升降运动。上下嘴唇和上下牙自然闭合,舌放松,鼻咽腔和咽喉打开,喉部放松的呼吸。当声带的“嗯”音沿着舌头转移时,软腭和小舌头有轻轻抬起的感受,发出“嗯”音的同时在口咽腔和鼻咽腔共振,感觉眉心的振动。这种“哼哼”的训练方法和过程是获得高位置的基本训练方法。

三、结语

男高音的科学练习起初要在理论上明确,同时要强调日常的实操,才能提高男高音的演唱本领。经过不断的训练,循序渐进,我们才能获得绚丽多彩的音色、统一的音域。一位优秀的男高音的获得,还要加强对音乐的了解、剖析能力、言语、文学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的修养。只有全面系统的研究、科学的训练、良好的艺术修养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男高音歌唱者。

[参考文献]

[1] 何颖.男高音“高音”的解决方法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03.

[2] 刘卫防.浅谈男高音的训练[J].肇庆学院学报,2004,04.

[3] 郑雅文.男高音的声乐训练方法[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02,03.

[4] 张淑芳.男高音训练巧渡难关[J].艺术教育,2003,04.

[5] 杨晓青.男高音美声训练的几个过程[J].美与时代,2007,07.

作者简介:陈柳江(1977-),女,湖南醴陵人,硕士,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男高音
浅析歌剧《日出》中诗人角色的性格特点
男高音关闭唱法的实践与探索
美声唱法中男高音的训练难点分析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浅析西洋“关闭唱法”出现之前男性歌唱艺术纵览
男高音演唱中应注重的技术环节
京剧老生与美声男高音在唱法上的比较研究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
人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