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应对措施浅析

2018-10-21李先进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3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病害措施

李先进

摘 要:路基是道路路面的基础,其强度以及稳定性对路面的稳定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现阶段,为了最大化满足社会出行需求,就要求强化市政道路的稳定性能。在这当中,就需要强化路基相关病害的防治工作,将其作为实际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市政道路在日常的使用当中,所产生的病害和路基的强度以及稳定性有着必然和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建设工作当中,导致路基发生沉陷病害的影响因素也众多,而且这种路基病害会导致市政道路出现凹凸不平或者裂隙、让人们难以正常和平稳的行驶,因而防治这种路基病害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对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措施

1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成因

1.1 施工因素

正常情况下,高填方路基施工中在对路基实行分层压实填筑时应当注意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在填料最佳含水率的情况下采取合适的碾压机械和碾压遍数、碾压方式、分层厚度,按照施工图纸,有序的展开填筑施工,保证路基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然而,實际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仍然容易出现路基沉陷病害。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某些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加之施工管理不到位,致使施工现场比较混乱,进而影响到路基施工,导致分层压实填筑施工不达标,诱发路基沉陷现象;在对半填半挖区域进行挖台阶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施工方案作业,容易造成土基和填料结合部位出现裂缝,降低相应的路基承载力,使得道路路基极易出现沉陷或者纵向开裂现象。

1.2 设计因素

路基沉陷成因分析:由于填土路基沉陷形成原因非常的复杂,其不但和路基填土的高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和其材料的性质以及坡度和土质、水文等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某些条件限制市政道路需要通过一些相对复杂的地区时,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就需要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对高填土路基实施专项设计。如果对于软土地基或者采空区没有有效的勘查,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路基的沉降以及塌陷等问题;且对于高填方没有进行稳定性及变形方面的计算,而是将其作为一般的路基进行设计,并且对于施工当中的施工工艺以及填料等没有进行特殊的要求,这样就会出现路基的沉降以及侧滑和纵向裂缝等问题出现。

1.3 路基刚度因素

路基的综合刚度主要是指路基在有效的路基沉降范围内综合抗变形的能力。由于路基表面并非总是水平,并且各个地区的路基土体刚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道路使用时,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其变形量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除此之外,路基的纵向刚度与横向刚度差异过大,在外力的作用下,也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沉降差异,严重者导致地面裂缝等现象发生。

2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的应对措施

2.1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的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会碰到软土地基,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再次出现沉陷现象,所以在具体进行市政道路软基施工时,应当注意对路基超限沉陷现象的控制。如软土层厚度在2m内,施工单位可以采用换填土方法来处理软土地基,利用适合的填土材料来替换软土层,从而改变路基的土质,提高路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抛石挤淤法对沉陷问题进行处理,在采用抛石挤淤法进行路基处理时应当注意:由于这种方式的实施有着局限性,只能在一些表面没有硬壳以及长期积水的洼地和河流等处使用。

2.2 重视对市政道路路基的沉降观测

需要加强对于道路路基沉降问题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对于道路当中沉降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从现阶段实际的状况可以看出,采用相关的技术,比较常见的沉降观测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地面沉降的观测技术;第二,分层沉降的观测技术;第三,深层沉降的观测技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可以将相关的沉降技术进行结合综合应用,以此来对路基的实际压实情况进行评价,相对于路基沉降是合计状况可以看出,尤其是在采用相关的控制措施对于沉降进行控制之后的效果可以看出,只有采用这种方式才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将其沉降控制效果有效提升。

2.3 高填方沉陷控制措施分析

对于高填方沉陷控制来说,可以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在现阶段相关技术的支持中,就市政道路工程来讲,在实际的分层填筑以及压实的基础上,对其厚度需要加强控制,尽可能的将其厚度控制在0.3m之内,并且还需要确保宽度在设计范围之内,并针对填土当中的宽度要求以及压实当中的宽度要求提高标准。路基路面在实际的运行中,往往会产生水淹等情况,这就需要选择稳定性比较好的材料。为了能够确保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的处理当中其质量能够良好,一定要对于施工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状况进行有效的勘查,同时还需要按照不同土体进行填筑方案的设计,这样就能够在一定意义上防止因为混合填筑造成相关病害的发生。

对于控制措施其主要有以下相关内容:首先,在填挖区域,需要进行台阶的设置;其次,对于一些采用机械设备很难处理的区域,可以采用比较小的机械设备对其实施压实处理;第三,在对沉陷病害实施处理当中,对于所产生的倾填问题在处理中,尽可能的防止这种问题的产生,并且还要加强超厚填土问题的有效控制,然而相应的,在实施沉陷控制当中,对于压实质量进行控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在实施回填工作当中,对于所测验的某一种土体不能实施直接的应用,并且不能够采用这种试验结果实施填土压实操作,在一定意义上需要按照填土类型的不同,可以对其多次进行击实试验进行指标的控制,这样就能够确保填土压实的质量;第二,在实际的项目作业当中需要和实际的状况有效结合,除了需要对压实设备实际的性能有效控制之外,还需要加强其质量的严格控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强夯设备实施压实作业,以此来将设备的夯实性能进行提升。

在碾压设备的选择上,可采用25T以上的重型碾压机,并加铺土工格栅,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有利于避免路面的早期损坏,延长路面的良好服务水平。

2.4 高填土方下沉控制措施

高填土方作为路基的一种重要的施工方式,对于防止路基沉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进高填土方时,现阶段应采取分层填筑的方法进行土方填筑分层填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对土方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严格对填土高度进行控制,其厚度应小于30cm,待这一层压实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填土、压实的实际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并且在受水较强的区域采用填水稳定性较强的材料。除此之外,对不同性质的土质应进行分别填筑,并选择相应的压实设备对于每层的填筑进行压实,不断提高高填土方的刚度水平。

3 结束语

路基沉陷作为现阶段引发路面沉降的重要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路基沉陷问题,对于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以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于现阶段引发路基沉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施,旨在促进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长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咏川.沿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调查和改进措施[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5):38~39+45.

[2] 苏林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8(4):200.

[3]王军.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8(8):140~141.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病害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