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托物言志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8-10-21丁凤华秦春免
丁凤华 秦春免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借助于某一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理想志趣和道德追求。作为一种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运用的比较普遍,特别是在古典诗词中。中学语文课本中也选录了一些名篇,像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等。这种写作手法并不容易掌握,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准选好借助物
要想表达自己的某种精神追求,或者一种特定的思想,直接表达可能不太好说,这就要借助于某种物,让这种物来体现一种精神,一种品质,来表达你的一种美好寄托。这个借助物,起到一种媒介,一种载体的作用。这个借助物,就是自己所要生发思想的载体,甚至就是自己品质人格的化身。
这个借助物,可以是某一个物体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物,也可以是某物体的一部分,一个部位,也可以是某种特定的状态,某种特定的特点,或者是某种存在形式。这个借助物一定要选对,选准,选得恰当科学,一定要契合所要寄寓的精神。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定的特定寓意。所以,选一个恰当的借助物来准确地寄寓某种意义,就显得比较重要。
首先,借助物要有鲜明的特点。这个特点,人们从外形上或者从外部能够感触到,或者能够想象的到,并且比较明显,比如成熟的谷穗低垂,竹子中空,白杨挺拔,石榴籽紧紧相抱,花生埋藏在泥土里……
其次,要细致具体地写好这个借助物的特点。要抓住借助物的某种特点进行细致地描摹,最好能通过外在的表面流露出内在的精神或品质。这个神,是从有形的外在想到的。神是无形的,但是从有形的外在能够看到,察觉到,感悟到。所以,写好形显得非常重要。对借助物的描写,要体现出对该物的一个认识、欣赏和品读的过程。读懂这个借助物,欣赏这个借助物,找到动情点、生发点,联想点,才能进行下面的议论和抒情。只有把借助物的特点细致准确地描写出来,让人真切、深刻地感受到,才能为后面的联想和想象做好铺垫。在《爱莲说》中,周敦颐为了表达对莲的喜爱,抓住莲的外形特点,进行了详细具体的描写:“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的外形特点具体可感,并且能和神契合。
再次,在描写和叙述中,要表达自己对这一借助物的特定情感,或喜爱,或赞美,或崇拜,或敬重……这样和特别的外形一结合,就会出现一种奇妙的效果。在《爱莲说》中,作者在描写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一种喜爱、欣赏、赞美之情。
二、展开巧妙联想和想象
如果文章只是把借助物的特点形象地呈现出来还不行,还要赋予这个借助物一定的内涵,一定的寓意,这就要适当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不是随意的,凭空的,也不是生硬地胡乱想象,而是根据借助物的特点或特定品质,进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比如从低垂的谷穗,可以联想到做人的谦虚;从石榴籽的紧紧拥抱,联想到团队的齐心协力;从小草的渺小,联想它的默默无闻,不与树争……
要让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神有某种暗合之处,这样才能让外形具有一定的神,才能达到神形合一。因此,恰当的联想和想象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联想和想象不合理,或者牵强附会,出现了一定偏差,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思想主旨,也就寄托不了自己的“志”。一定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赋予借助物一种特定的精神思想,或者品质,达到寄情于物的目的。作者只有深刻体会到物,找到寄情点,寓情点,才能把所要寄托的思想表达出来。
三、要做到物我高度契合,形神一致,完美结合
要想借助于物表达自己的某一种品质,或者让物寄寓自己的思想,就要做到到物中有我,物中有情,物我合一。只有物我合一,才能把物和自己所寄寓的精神高度契合起来。
把我的精神寄托在这个物上。把物想象成自己所追求的那种品质,想象成具有自己渴望的那種品质,这种品质就是自己的志。从这个寄托物上找到感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个物上能体现出我所要寄托的东西。物要有神,从形到神,从神到物,物我合一,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托物言志重在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并且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的豪情壮怀。
唐朝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