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建筑专业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8-10-21喻鑫浩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3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

喻鑫浩

摘 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时长10min~20min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教学材料。“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建筑专业教学

1 前言

从“微课助学”教学模式研究入手,论述了如何在高职高专建筑专业教学中进行创新应用。通过调查分析、查找资料等方法对高职高专建筑专业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提出了“微课助学”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别从课前阶段、课上阶段、课后阶段进行了“三阶段九步骤”的“微课助学”教学模式的分析。

2 概述

微课的种类繁多,一般可以分为:(1)访谈式,模仿电视访谈节目,对一个大家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采访,将采访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到对话题的各种思考和看法。(2)授课式,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3)情景剧式,根据教学内容模拟真实发生的场景,将需要讲解的知识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演绎,通常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商务谈判教学等专业。(4)实操式,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可用于需要展示实验或实操技能的课程。(5)动画片式,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概念的讲解、过程的演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形式可谓各有巧妙、效果不一、值得分析总结。“微课助学”教学模式就是把各种类型的微课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应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去,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综合目的。与普通高校教学内容略有区别,具体到高职建筑专业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技能的学习、快速上岗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其教学内容中,很大一部分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而目前多数高职高专建筑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企合作、请建筑企业和项目的相关人员到校授课、学生到建筑工地现场观摩实习,或是通过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来实现对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不可否认,这些教学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多数校企合作目前仍停留在浅层次,学生尚没法真正深入企业观摩、实训。这种背景下在高职高专院校建筑专业的教学中“微课助学”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高职建筑专业授课采用“微课助学”教学模式一方面解决了教师课堂单一说教的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微课教学大大减少了学生实践观摩课不足的困惑。过去,由于建筑企业和项目相关人员参与教学或讲座的时间有限,哪怕是短短一节课也要多方协调,致使授课内容高度浓缩化、片段化、教与学之间无法互动,往往使得学生听得浑浑噩噩,听得似懂非懂,效果并不好。苦于组织学生去施工现场参观学习的种种操作层面的难处,一些学校也只是安排去校内的实训场地进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而采取“微课助学”教学模式授课,既可以让授课者利用业余时间充分准备、又可以让授课者反复模拟将最好、最精彩的授课片段制作成微课、多校共享。学生也可以小班分别学习、边学边讨论,可以反复观摩、体会授课中精髓。对于邀请名人名家或组织学生去施工单位经费和时间有限的院校来说,通过分享各种制作形式的微课,可以说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能解决教学需求的有效方法,所以无论从实际效果看,还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微课助学”教学模式对高职高专建筑专业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只是应用微课进行教学还远远不够,毕竟微课更多的是对于知识点、技能点进行讲解和演示,在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上存在很大漏洞。那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微课从而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就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形成完整的“微课助学”教学模式。

3 翻转课堂在建筑专业高职教学中的研究

3.1 课前阶段

(1)布置任务。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岗位任务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安排和设计。在课前将任务的要求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使学生首先明确要做什么。任务书要目的明确,要求详细,可使学生正确理解,没有歧义。(2)微课预习。学生拿到了任务书,但是因为对任务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不了解,因此需要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和熟悉。通过实践证明了学生提前看过微课,对知识点有所了解的前提下,上课效率和教学效果都有大幅度提高,学生上课接收知识的速度和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3)查找资料。经过相关知识点的预习,学生自然会产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行业相关网站上查找与任务相关的资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己进行学习查找的过程中拓展了视野,了解了行业信息,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3.2 课上阶段

(1)提出问题。教师在上课时首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将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先提出来,进行汇总。这些问题应该是关键性的,有代表性的,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重要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面的学习。(2)任务解析。这个步骤中要将微课涉及到的知识点再进行分析和讲解,根据任务中的要求,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做到适当运用知识点解决基本问题。由于课前已经让学生通过微课进行了预习,这一部分学生通常可以很快掌握,加之重点难点通过案例来进行讲解,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3)完成任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解决课堂一开始提出来的問题,可以组织课堂讨论,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学生进行方案设计,完成任务要求,让学生之间进行方案互评,教师再进行点评,总结出对方案的改进意见和想法,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方法贯彻始终。

3.3 课后阶段

(1)课后练习。课后练习也非常重要,通过课后练习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情况,得到比较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而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将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为后面学习环节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2)微课巩固。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又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一些知识也会产生遗忘的现象,这时微课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复习手段用于学生的课后复习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限制的进行学习和复习。(3)扩大成果。完善教学任务,扩大教学成果。课堂教学任务结束后,学生通过知识点与技能点的重复与延伸,使用三维软件或手绘等其他表现形式将教学任务图形可视化,对教学任务做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入,也可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内容。

总之,打破传统高职高专建筑专业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的传统思想。“微课助学”教学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真正做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课堂的翻转,解放了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设计水平提高了,解决了学生实践观摩课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节省了学校的教学资源,所以无论从实际效果看,还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微课助学”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建筑专业教学中都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智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建筑专业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2017.

[2] 张秀萍“微课助学”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2016.

课题名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16Z075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