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季造林管理措施探讨

2018-10-21杨晓燕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4期
关键词:措施

杨晓燕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雨季造林树种的选择和造林的方法,重点对雨季造林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雨季;造林管理;措施

1 前言

每年的7、8 月份,是我国很多地区降雨量較大的月份,此时也正式进入了雨季,雨季具有湿度大以及气温高的特点,如果能够利用这一时间段进行造林,只要合理的发挥造林技术,那么效果将会是十分显著的。连云港市北固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0'20''~119°22'39'',北纬34°46'20''~34°45'57'',属云台山系,山东沂蒙山系向东延伸的余脉。小山地多,海拔不高,地质韵律性较强,岩化较弱,土质以混合岩、砾石、粘土为主,山体覆盖较好,存在部分裸岩、病虫害砍伐迹地及火烧迹地,区域内降水的季节性特别显著,因此对山顶浇水困难地段,特别适合在夏季实施雨季造林。但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较为严格,造林难度大,可选择树种少。

2 雨季造林树种的选择

雨季造林,宜选择水分蒸散强度较小且萌芽力强的树种。山区宜选择松类、柏类、刺槐、臭椿、花椒、金银花等,连云港地区“春脖子”短,北固山一般选用小黑松雨季造林作为春节造林的补充。黑松耐盐碱,耐海雾,抗海风,抗病虫能力也较强,特别适合连云港这种山海相接的地方。黑松一年四季长青,耐干旱,耐瘠薄,生长慢,寿命长,特别适合山体绿化。

3 雨季造林的时机选择

雨季造林,掌握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选择雨季造林需密切联系气象部门,对天气状况了解清楚,以选择合适的日期。定好造林的日期后,造林时间则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阳光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苗木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

4 雨季造林的技术要点

4.1 提前整地

提前整地利于截留降水、蓄水保墒。整地要尽量保留原生植被,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地制宜选择鱼鳞坑、反坡梯田等整地方法,细致整地。本着“无雨治山整地、有雨突击造林”的原则,平时进行高标准鱼鳞坑整地,雨中、雨后进行集中会战突击栽植。

4.2 苗木的准备和处理

雨季造林宜用小苗、壮苗、容器苗。起苗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伤根,最好做到随起随栽,起苗后不能立即造林的,要采用妥善的技术措施,保持苗木内部水分平衡,防止脱水。阔叶树栽植前应适当剪叶或截干,以减少蒸发。为防止苗根干燥,可带土栽植。(1)裸根苗造林: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2)容器苗造林: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起苗时,应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

4.3 苗木的栽植

(1)当天起苗、当天上山:雨季造林速度要快,雨季温度高、湿度大,苗木易失水发热霉烂,从而大大降低成活率。因此,要以“当天起苗、当天上山”为原则,随起苗、随包装、随运输、随栽植,当天苗木当天栽完。

(2)造林密度适宜:松柏造林一般安排在山坡的中上部,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亩。

(3)栽植深度合理: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cm~3cm,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方便苗木向下扎根及水肥营养的汲取。

(4)植苗时要严格按照“三填、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进行。第一步,先不放树苗,而是先把基肥放入树穴最底层,然后填入表土埋住肥料(“一填”),这一步一是打好基肥保障苗木营养,二是利于苗木扎根,并且防止栽得太深;第二步,放入苗木,放在树穴的正中,将苗木扶正,开始进行第二次填土(“二填”);第三步,填土到一半时暂停,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 使根系舒展(“一提苗”);第四步,将已填的土向下踩实(“一踩”),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密切接触,尽快吸收水分和营养,以便扎根生长;第五步,继续回填土至与地面齐平(“三填”),深度以原根迹为准;第六步, 用脚将覆土踩实(“二踩”),使树苗树干挺直,让土壤紧密包裹苗木根系,防止倒伏。最后,整理出树围,以承接雨水,提高成活率。

雨季造林要谨记栽植技术要点,严格执行“设计不到位不准开工、整地不合格不准栽植、苗木不达标不准上山、栽植不合格坚决返工”四项规定,确保雨季造林质量。

4.4 覆盖保墒

雨季造林季节性强,雨情不确定,造林后就地取材采取保墒措施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覆盖保墒方法简便易行,省工省钱,特别是在干旱阳坡和高山、远山缺水的条件下,及有现实意义。用造林穴的周围杂草作覆盖保墒的原料,栽上树苗后,立即覆盖,要覆盖整个穴面,厚度以3cm~5cm为宜,覆盖物不能压到苗木。覆盖后在杂草上压上一层薄土,也可以压上小石块,防止风吹走杂草。实践证明:覆盖杂草能有效地减少雨水流失,降低蒸发,蓄水保墒,而且杂草腐烂后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4.5 栽后管理

雨季高温、高湿,容易滋生杂草、病虫,造林后要及时除草、培土、防治病虫害;若发现死苗、缺株要及时补植;每场雨后,要检查幼树,发现倒伏应及时培土扶正。

5 雨季造林管理措施

5.1 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

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资少、见效快,但要做好雨季造林工作,还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不同地区在雨季集中的阶段应该重点把握这一机遇,并且加大宣传力度,把雨季造林列入近期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紧紧把握提前整地、适时栽植、加强管护几个关键环节,主动打好雨季荒山绿化攻坚战。各地主要负责同志和林业部门的负责同志,要率先垂范,亲自组织指挥,亲自调度检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迅速掀起高潮,合力推动雨季造林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

5.2 完善林业各项政策

对现有林业承包等经营管理体制,要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护林地所有者和林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承包经营的合同约定,要依法完善,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权、利,奖勤罚懒,提高管护水平,确保造林成活率。对宜林荒山荒地,可直接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也可以由集体统一组织开发后,再以适当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对造林难度大的宜林荒山荒地,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无偿转让给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但必须限期绿化。

6 雨季造林需注意的问题

雨季植树苗木准备一定要充足,尽量使用本行政区域内的苗木,避免长途运输,引起苗木失水,成活率下降。为了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在雨季植树过程中,尽量避免大穴整地,而采用小穴或反坡小鱼鳞坑整地。苗木选择一定严把质量关,选择苗木规整、根系完全、无病虫害的作为造林材料,对地上部分进行必要的修整,主要是减少地上蒸腾面积,同时要保持一定的营养面积,还要避免出现过多伤口,以防高温潮湿环境引发病原菌的侵染。

7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林业工程的发展建设中,大力推进雨季造林技术能够促进树苗的成活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让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观,同时应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还要加以必要的管理,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国的林业发展朝着可持续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琪.雨季造林技术与管理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7(9):241.

猜你喜欢

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船舶碰撞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小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WTO:新增贸易限制措施 创2008年以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