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2018-10-21乔双全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设计

乔双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十分沉重的压力,随着生态观念的发展,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态的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生态规划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生态城市的规划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

1 引言

自然资源是上天给人类留下的巨大财富,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对它的保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它,保护它。合理的利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概念,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构想,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的、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2 生态城市概念及状况

2.1 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2.2 现今状况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

3 生态城市规划意义

生态城市注重的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其目标主要包括:(1)和谐性。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可持续性。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错误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3)高效性。这主要是改变了“高能耗”、“非循环”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相互关系的协调共生。(4)整体性。生态城市是在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效益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质量之间的整体协调。

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城市区域规划,这需要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对土地、能源、交通、绿地及水资源等方面的科学规划,实现城市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城市人居规划。更突出人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城市生态建设,通过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及生态教育等方面,为城市居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高度和谐。

4 城市生态的注意事项

4.1 生态位优化

生态位,主要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营养关系等方面的所占地位。通常来讲,城市生态位主要分为两类:首先,生产生态位,涉及城市的经济水平;其次,生活生态位,涉及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至于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基木上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上讲,城市生态位反映了整个城市现状,对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与吸引力,需要以生活活动为主,而且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能发生冲突;从微观层面上讲,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态位在提供优良生态位方面,要求每个城市的居民都能享有公平待遇。

4.2 注重多样性

多樣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城市范围排出人的活动,其它各种生物的活动原则。在遵生态规律之下呈现的基因、物种等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系统结构,功能作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其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后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总体反映了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交错复杂的关系。而城市生态环境主要说的是是在某个区域内,其人口、资源、环境等受到某种关系的影响而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区域。其和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条件具有较大的不同,这也使得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各种不同的特色。

5 生态城市规划中存在的状况

5.1 大气问题

目前我国不同程度地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量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城市中,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排放到大气层中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导致了大气层不断恶化,不仅给工农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破坏,甚至危害到人们身体健康。

5.2 水源问题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水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人口大幅度增长,工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近几年来,由于水污染导致的缺水事故不断发生,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不仅如此,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这些都是生态城市规划所面临的难题。

6 生态城市规划措施

生态城市的规划要考虑城市的区位以及地势气候等方面,这是人们进行活动的自然层次,它包含生态位的趋势、竞争、开拓以及平衡等一系列过程,最终能够达到地尽其能和物尽其用的目的;其次是社会的功能属性,这主要表现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功能结构两个方面,它包含了协调每个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城市有机体共生的能力进行增强;再其次是在历史文化内涵方面的属性,这涉及到对城市历史的文脉加以延续,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居民的历史文化意识进行加强,将外在控制变更成内在调节,将自发变成自为;最后是管理的意识以及规划意识属性,要做到这点,重点在于提高人们的规划意识,同时对规划管理的体制进行加强,以确保规划依照计划进行按期实施。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谢十,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7 结束语

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应对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丁伟钧.试论城市生态规划[J].丝绸之路,2009.

[2] 戴善伟.城市建设的生态布局规划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城市规划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