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混凝土的工程技术分析

2018-10-21高田金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4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田金

摘 要: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建筑工程的数量要求不断提升,人们在期许土木工程施工成效提升,可满足承建目标同时,还希望施工技术得以完善,使各类施工项目可有效落实,继而为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推动建筑施工产业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下,关于混凝土的应用也逐渐实现了普遍化趋势,因而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大作用,而混凝土又被称之为三合土,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建筑施工材料,在现代化水泥的创新下,混凝土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及连续作业等优势而被逐渐应用在大型建筑结构建设上,然而在具体施工中凝结、裂缝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对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2 混凝土结构概念及特点

现代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使用的砼,即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同时与多种其他材料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具体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三个部分,当前混凝土已经成为土木工程建筑领域最为常见的一种材料。目前,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体特点如下:①混凝土结构生产各个流程工序简单,可操作性较强;②混凝土原材料成本较低;③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呈现出较强的耐火性和耐久性;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⑤具有可调节性能,因此能够满足各种类型工程使用需求;⑥利用各种工业废料进行混凝土结构制作,如煤灰、煤泥或矿渣等,具有一定环保功能。

3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支模安装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支模安装技术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如若想保证高速公路的平整,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时就应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性能的模板,即将模板的变形范围合理控制在 2mm 左右,继而使混凝土路面和模板保持一致状态,即为将准确度合理控制在 2mm 之内。同时在进行模板的安装时,还要选择精准度较高的经纬仪和水准仪,为模板的垂直度精准提供保证,进而最大限度避免缝隙现象的出现。

3.2 混凝土碾压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施工中,碾压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施工人员若想将此项技术的存在价值发挥到最佳状态,就需要有效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始终保持压路机处于匀速前进状态,大约为 3~4km/h 左右;②在具体碾压时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设备,进而提高混凝土碾压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具体碾压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出现急刹车或是紧急掉头的情况。

3.3 混凝土的接缝及切缝技术

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混凝土接缝和切缝技术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也会对整个土木工程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施工人员有效落实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施工人员要以土木工程的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的接缝和切缝技术,具体包括冷接缝、热接缝及切削结束三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使用哪种;②制定科学规范的混凝土接缝及切缝施工技术步骤,通常流程为使用切割装置对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进行清除;③施工人员需要充分保证混凝土接缝的地面温度在合理的标准范围之内,一旦出现温度过低或是过高的情况都会对混凝土的接缝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选择专业化的温度测量仪来对混凝土接缝和切缝实行温度测量,从而促进混凝土接缝和切缝工作的有效进行。

3.4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

一般在土木工程混凝土的具体运行期间,都离不开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技术。因此在具体搅拌工作时需要施工人员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①严格按照土木工程混凝土的生产量计算结果展开搅拌工作;②在具体搅拌时需要采取间歇式的搅拌方法和机拌制混凝土,并且还要做好混凝土中冷热料的平衡工作,充分落实搅拌顺序要求和温度标准;③应事先准备好混凝土的施工配置比例,盡可能保证科学合理性;④在混凝土运输期间要适当涂刷防粘液,进而避免在搅拌过程中出现离析等问题。

4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方略

4.1 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设计方略

土建工程建设繁琐,涉及许多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应在土建工程承建之初,依照施工设计方案,与技术落实规范性内容,深入施工建设实地,对技术落实现象进行考察,与设计人员与监理人员一同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落实方略进行优化整合,依照土建工程承建需求,对混凝土技术落实计划进行有机调整,确保混凝土技术可以发挥积极功效,通过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得以灵活有效的融入土建施工中,达到提高土建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目的。

4.2 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略

首先,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结构内的水分。构成混凝土重要成分是水,通过水反应可以合理调控混凝土流动性,为此混凝土材料中的水应保持清洁度,避免过多杂质,禁止使用未处理污水、积水等劣质水进行混凝土材料混合操作。其次,水泥质量需控制到位。构成混凝土主要成分是水泥,在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实践过程中,需选择具有实用性的水泥型号,依照土木建筑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水泥强度。基于此,土建工程施工单位可以依照不同承建环节,结合建设需求,合理调控水泥配比,确保水泥质量符合混凝土灵活调设需求,在提高土建工程整体质量同时,达到缩减建设成本的目的,为承建单位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奠定基础。最后,骨料质量控制需合理。骨料在混凝土施工技术落实过程中占比较大,其中砂石需质地均匀且型号合理,确保砂石质量符合混凝土技术高品质落实需求。

4.3 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质量控制

就目前看来,在大范围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难以避免。产生的裂缝的原因很多,除了本身内外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还包括气候、环境和相当多的人为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进行事前预防、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针对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完成后对出现的裂缝进行合理的修补和处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4.4 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结构养护工作需有效落实在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实践后期,结合土木建筑工程实践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切实影响,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土木建筑施工混凝土养护工作,使混凝土结构绝少出现热应力现象,降低混凝土结构缝隙、塌陷、开裂、孔洞等质量问题出现几率,达到有效提高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技术落实成效的目的成。例如,在土木建筑施工环境较为炎热时,可采用洒水法,在混凝土施工技术落实后的结构外部定时、定量进行洒水操作,其中水可以循环利用,降低土建施工资源浪费率,使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更具绿色环保价值,同时可有效保障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一致,达到提高混凝土质量的目的。

5 结束语

混凝土作为一种适应性强和范围广的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安全性和可靠性,结合使用情况和内容等可知,要科学进行预设,结合科学化管理形式可知,在浇筑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现有控制技术作为指标,掌握行业管理规范,实现整体化控制。只有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才能促进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智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12):120+125.

[2] 贺智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62~263.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