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州市心理机构创业现状的调查及创业教育的启示
2018-10-21李璟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倡议下,国内高校重视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和专业自身优势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心理咨询领域的服务需求增加,心理专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所学,进行心理机构创业。本调查以广州市某EAP创业公司为例,观察企业创业现状,从而补充心理机构创业教育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心理机构;创业;EAP
一、创业相关扶持政策
国务院于2015年6月《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在发展创业服务方面,大力發展第三方专业服务。心理机构提供各类心理咨询、企业援助等服务,属于当中的主要成分。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同年,《鼓励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创业》中提出多项创业扶持计划。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5年《关于印发广州市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的通知》中提出多项补贴措施。
二、国内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表现在:思想认识上、制度建设上、课程设置上、师资队伍上、校内外资源上、教育环境上、实践环节上及评价体系上等。
最为常见的瓶颈在于缺乏实践,理论偏多,资源较少。由于资金缺乏,好的创业想法难以转化为现实。目前多数高校对投入资金开展创业教育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建设专门的创业教育基地或场所。
此外,创业教育与专业连接不紧密(以心理专业为例)。心理专业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会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经过实践、考核等方式,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在学习创业基础课程后,心理专业的学生对企业模式、创业精神、人力分配等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在进行结合专业创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挑战。
三、国内心理机构创业现状及突出问题
根据市场需求,心理机构创业的项目可以按项目提供各类培训和咨询:心理咨询资格培训、企业团体咨询服务培训、心理技能各主题培训、销售行为分析和购物心理学应用、婚恋服务等。
从机构的分布情况、硬件设置(场所面积、设备)、软件设施(从业人员的数量、专业素质)、咨询行业市场化程度(来访量、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评价。咨询行业存在问题较多,如咨询机构数量少、硬件设施差、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专职人员缺乏、机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主要归纳为:准入问题 、资本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监管问题、服务定价问题等。
四、EAP及相关的培训
EAP是提升员工心理资本的途径。中国企业对EAP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采访中,部分EAP服务提供方仅将EAP服务当做心理课堂搬家或者心理诊所搬家,设计团队由临时聚集在一起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兼职的专家、教授组成,以治疗心理问题为导向,这和企业发展的需求相背离。此外,机构经营的困难在还在于社会对于项目的了解程度较低,市场推广难度较大。
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1主要设计者和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即心理专业能力以及对企业管理的了解程度和项目管理的经验;2项目设计的理念与企业的目标一致性,EAP项目不是零散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心理器具的堆砌,而是管理思想和心理学原理为主导,纲举目张式的组织化、全面化、系列化的系统工程。
五、心理机构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
(一)机构创业申请人所需资质
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创业门槛较低,创业难度较大,目前对资质要求不一,工商登记商务服务类工商即可经营,在客户端口,从业者如有心理咨询的相关证书,或受过系统专业培训会更有优势。
(二)机构创业的投资额度及成本
前期投资主要在办公场所,人工工资,专业提升,市场推广四个方面,这个开销与经营目标有关,定义要服务的需求较为重要。钱以自筹、比赛经费、天使投资、银行贷款等来源为主,就EAP项目而言,现金流较好,如果可以由企业以项目入股的方式支持大学生创业是可以思考的方向。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经验孵化创业团队服务好企业项目。
(三)员工培训及待遇保障
为了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员工培训及待遇保障极为重要。大学生往往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如果从事EAP项目的创业,除专业课程外建议引入工商企业管理的课程,项目中多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企业管理人员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待遇方面,早期最好是合伙创业的形式,团队成员各自负责擅长的板块,前期可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四)心理机构创业的影响因素
心理机构创业还受文化因素、认知因素、医学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其中,在受访企业的反馈得出认知因素是影响心理机构创业的主要因素。我国国民在对“心理机构”的理解上存在误区,我国文化方面对心理学普及的认可程度并非如国外一般先进,所以普及方面还是比较困难的。
六、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机构创业教育的启示
(1)创业精神的培训。需求是最初的诱因,创意和创意性思考是动机,而创业精神就是支柱,创业精神是每个创业者都需具备的。当中包括决心、勇于承担风险、坚忍不拔、注重积累、自信心、关注价值等。
(2)发现商机。在选择心理机构创业方向、机构规模、经营模式等方面,需要做好精密细致的市场调查,需要考虑到如下几点:社会对心理服务的需求;社会、业界和心理服务市场的状况;所要面对的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的文化习惯;对心理行业(朝阳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影响时代发展的因素,如科技、网络、战争等;同行业的竞争情况。
(3)优化社会环境(鼓励政策、行业监管)、精细人才培养、畅通资金运转。此外,要在创业基础技能培训中增加风险评估的训练。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CX1605)
作者简介:李璟(1989-),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心理教育及艺术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