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2018-10-21梁璐
梁璐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想学大鹏展翅高翔却有些“风之积也不厚”的无奈,想学“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大鸟,却怎么也伸展不了翅膀。喘息之间,又有数只大鹏从身边飞过。
余有叹焉。自古英雄出少年,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六岁能文,九岁读《汉书》,写《指瑕》,十四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路过洪州,在新修的滕王阁上,著《滕王阁序并诗》,满座皆惊。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十四岁因家贫辍学,靠刻苦自学取得极其优异的成就。二十岁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大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调至清华大学任教。1934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去英国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二十五岁成为受人尊敬的数学家。成功与希望,无不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而得来。短短的一句“刻苦自学”,又有谁能体会地其中的辛酸。
巴金曾道,“我们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唯有沉淀得志心。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大学》开篇言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意何为?明明德谓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谓之弃旧图新,止于至善谓之达到完善的境界。读书就是通向人生至善至美境界的必由之路。
古人谓之学有“大小”之分,古人在八岁入“小学”,学习“扫洒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人”之学。所谓“大人”即是学问上达到至高境界,将来可以治国平天下的英才。因而,大学教育人的方法,首先在于要求学生用功,使自己明了“仁义礼智信”这些固有的德行;其次要求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推己及人,使得他人都以自己为楷模,涤除恶行,使得天下普遍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读书,为梦想的实现奠定必备的人文修养和道德伦理基础。曾读“古今人表”,把人分成九个等级,虽然言之过于考究,但观之于当今之现实却也表明,人没有高低贵贱等级之分,但有层次之分。人的层次之分不是对封建等级腐朽观念的肯定,而是对人的个人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是对个人努力奋斗的肯定。所谓高层次之人,也就是精英阶层,精英阶层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重要的地位,而要成为精英阶层的一员,方法很多,读书不可不谓之可行之径。古之文人以进士及第为读书的奋斗目标,继而修己治平天下。观之于当今之世,读书又何尝不是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基础上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继而为国家民族奉献自我。观古及今,读书,是实现梦想、体现价值的可行方法。
人都有自己不可抗拒的弱点,这个只能尽量去避免,而不能去逃避。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确实,我们没几个人具有逻辑性的思维,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凡人,我们大多数都会犯武断、偏执的毛病,都会具有固执、嫉妒、恐惧的缺点。当别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我们会全心全意地去维护我们自己的想法,虽然那些想法对他人不珍贵,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自己的某种态度或信仰受到了挑战,此时我们会容易偏激。而读书就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些缺点,在读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自己的思想与境界在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升华。读书,让自己在走向理想的目的地上尽量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不足。读书,为梦想的航程中补给“能量”。 大丈夫胸怀天下以懦弱無为为耻,执着于行走的努力,在读书的道路上,修己不足,实现梦想,继而兼济天下。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如果我的生活是在做圆周运动,那么志向就在为我提供向心力,奋斗就在为我提供切线方向的加速度,志愈大则力愈大,志愈清则力愈晰。我要学习苏步青教授,把会前会后、饭前饭后的时间,都加以利用。明白他说的:别看时间零碎,分分秒秒的时间好比零布头,只要充分利用,能做不少事情。要学习画家韩斡:因对马儿的热爱,就抓紧空隙时间,用竹棍在泥地上练习,依据脑子里的原始素材,加以发展。天天练,月月练,一丝不苟地画出体态优美、神气生动的马匹。学习驻藏战士,告别霓虹和繁华,戍守雪域边关,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学习快递小哥,独立勤劳,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学习其他青年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适时,志向已定,方向已明,当鼓舞自心,力尽忠愿,庶竭驽钝,攘除错题,安如磐石,坚韧可泣,效学大鹏,虚心借力,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就如《追风筝的人》里阿米尔那样,紧盯着辽阔的天空,面带笑容,双手张开,朝着风筝飞翔的地方,迈开脚步。
我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