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21齐羚妤徐陆曼王旭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脑梗死应用效果

齐羚妤 徐陆曼 王旭方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内本院神经科接收的66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务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關键词】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脑梗死;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WHR2018052075

脑梗死又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具体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或者是缺氧等外界因素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1]。本文作者特定时段本院神经科接收的66例脑梗死患者,对其实施早期肢体功训练,结果发现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很好地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现将护理总结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内本院神经科接收的66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61~87岁,平均(74.56±2.15)岁;对照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61~86岁,平均(74.33±2.30)岁;所有患者经过住院医生详细检查均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定时对患者的血液、尿液、血糖、心电图进行检查;健康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包括患者的疾病史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选择适合患者的方式进行健康理论宣传;心理护理:及时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积极抚平患者因为手术带来的负面情绪。药物护理:在改善微循环时要给患者补充体液以及电解质来维持循环的稳定以及电解质的平衡,必要时还可以给患者注射脂肪乳、氨基酸、人血白蛋白、能量合剂。

观察组: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1)体位护理: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侧卧位体位护理来避免患者出现屈肌或者是伸肌痉挛,侧卧位时要将患者需要护理的部位缓慢拉伸,避免由于长时间的压迫而造成的血液不畅通;并且保证患者在大臂外旋的情况下掌心朝上;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和检查压疮,避免长时间的侧卧导致患者出现压疮现象,2)语言逻辑训练:对于语言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需要和家属共同配合对其展开语言能力的恢复训练,定时定量地监督患者完成口腔操,并鼓励患者在清晨进行发音练习,循序渐进地改善患者的语言障碍;3)肢体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自身的肢体实际情况和意识状态来对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表,例如针对屈伸、翻身、肌力恢复等方面进行锻炼;在正式开始锻炼之前先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避免造成患者因为不熟悉具体锻炼方式而造成的自身损伤[2]。

1.3 疗效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经护理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相关病灶也已完全消失为显效,经护理后临床症状较之前有明显的缓解,且病灶缩小一半为有效;经护理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采用简式Pugl-Meyer评分(FMA)和Barther(MBI)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针对性护理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计算,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7.7%,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满意度为1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观察组患者相关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没有明显的发病年龄,但是48~68岁的老年人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年轻人;通过CT检查、MRI检查、血常规、尿常规、颈动脉彩色B超、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颈动脉造影等均可以确认患者是否为脑梗死患者。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一般分为三种:急性期一般治疗、脑水肿的治疗、急性期溶栓治疗。急性期一般治疗:在此期间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并且加强口腔及呼吸道的卫生护理。脑水肿的治疗:可以通过使用甘露醇、10%甘果糖[4-5]、利尿性脱水剂(呋塞米、利尿酸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药物来进行治疗。

本文作者从脑梗死患者的病理特征入手,选取特定研究时段内的6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最后发现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有效率满意度为100.0%,由此证明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务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安廷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04):615-617.

[2] 朱从梅.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语言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261-263.

[3] 刘福玲.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03):165-166.

[4] 周妤.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01):152-153.

[5] 李淑玲,黎云霞,熊佳.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9(12):145-146.

猜你喜欢

脑梗死应用效果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