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体会

2018-10-21钱怡夏朝晖陈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存率院前急救

钱怡 夏朝晖 陈亮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采用院前急救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救治时间,生存率及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院前急救措施的观察组首次救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明显缩短首次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院前急救;急性颅脑损伤;生存率

文章编号:WHR2018082501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复杂又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当前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急性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总体病死率在20%左右[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约3000万人因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损伤,我国每年有100~150万人因交通事故导致脑损伤,对家庭与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院前急救阶段是颅脑损伤死亡的高峰期,占全部死亡的60%~80%,并且当前颅脑损伤救治是一神经外科难题,规范化救治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2]。众所周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伴随有脑组织的挫裂伤、出血、头皮挫裂伤、颅骨骨折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疾病进展情况的观察和处理,为此也對于院前急救的要求更高[3-4]。本文作者具体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体会,希望为提高院前急救的救治质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院前急救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3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0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43.22±3.28)岁,受伤原因:11例车祸伤,9例殴打伤,12例高处坠落伤;32例对照组患者中23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43.22±3.28)岁,受伤原因:10例车祸伤,8例殴打伤,14例高处坠落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院前急救措施,直接将患者送入医院进行救治。

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措施,主要包括:1)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等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观察,如未处于正常状态,则对患者采取急救措施。2)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评估后,对于心肺损伤的患者要进行心肺复苏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3)处理伤口:对于开放性伤口及脑组织渗液等处理方法不同,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伤口进行包扎,避免患者发生休克以及减少组织暴露所带来的污染。4)吸氧处理:将患者口鼻腔内的呕吐物及分泌物进行迅速清除,对于呼吸困难或者伴缺氧的患者要采取吸氧的措施,如气管插管等。5)在对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后,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治疗,在转送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与监测。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救治时间,生存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及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院前急救措施的观察组首次救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比较常见的损伤性疾病,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国每年新发颅脑损伤约100万人,存活的患者中大约有3/4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5]。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急性颅脑损伤的院内诊治技术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急性颅脑损伤的院前延迟时间平均为8h,发病3h内到达医院的不到1/3,主要在于院前急救与安全转运效果不好,导致预后不好。相关研究也表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延迟就诊是影响患者病死率、致残率的主要因素,院前急救和运转效果不佳,患者就诊延迟普遍,严重影响预后[6]。

在院前急救中,关键是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急救网络体系,才能有效提高救援反应时限和现场急救水平。并且由于相当一部分急诊科医生是各学科派出的轮转医生,专科急救器材不足,颅脑外科专科知识和技能有限,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较低;并且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专科人才及技术发展极不平衡,也导致急性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有很大差异。笔者认为,在院前急救与安全转运方法中,要遵循抢救-诊断-治疗同时进行的原则,也需要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注重对患者情绪调控,要加强途中心电监护,若有心搏骤停的患者应尽快除颤。也需要在具体应用中,以患者为中心,整合多个部门的工作,强调部门间横向的联系与沟通,规范急救流程,争取抢救时间,减轻缺氧造成的损害,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7];要高度重视救护车抢救设施如监护、呼吸机、供氧、输液及复苏等急救医疗设备的配置并使救护车处于完好状态。呼吁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求救意识,让患者和公众懂得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救方法,并能及时向急救中心呼救。

同时在急救操作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颅脑损伤具有突发性、致残率高的特点,要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实现规范化救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颅脑损伤继发性损害发生机制的研究,深入开展对神经再生及功能修复的基础及应用研究。2)在创新院前急救与安全转运中,护士的责任不是单纯出诊处置与注射,医生的责任不是单纯出诊看病,需要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抢救性处置,并安全转送到医院。

参考文献

[1] 段玲,罗锦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04(23):468-469.

[2] 金瑛,田勇,叶丹.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保守治疗期间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7):2068-2070.

[3] Wsek W C,Samul W,Ryczek R,et al.Unique case of 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lated to paradoxical embolization and simultaneous pulmonary embolization:clinical considerations on indications for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in no-guidelines land[J].Circulation,2015,131(13):1214-1223.

[4] 赵博,赵艺皓,武剑,等.北京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迟入院原因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06):684-687.

[5] Neville I S,Hayashi C Y,El Hajj S A,et al.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for the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victims: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5,16(01):440-442.

[6] 赵青荣,魏红,张彬,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6):1017-1019.

[7] 李小妹.过渡期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监护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02):2391-2393.

猜你喜欢

生存率院前急救
『5年生存率』啥意思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最新全球癌症生存分析的启示
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稳步提高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