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安装技术中的应用
2018-10-21齐亚宁
齐亚宁
摘要: 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极为重要,严重影響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因此需对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本文先是概述了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又对目前我国的管理现状进行简要阐述,最后详细分析了管理要点。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安装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26文献标识码: A
1 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第一,高压输电技术。在应用输变电技术的过程中,根据供电电压的等级,可以把高压输电技术分为2种,一种是高压直流,另一种是特高压交流。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要求供电电压高于1kW。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在电压深度控制技术、有机外绝缘技术、高压稳定仿真技术和电磁环境控制技术的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高压输电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输电量,延长输电距离,还能显著提高输电效率,保障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第二,柔性传动技术。一般情况下,根据技术类型的不同,将柔性传动技术分为直流柔性技术和交流柔性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一般比较适合应用大功率或是大型集装箱电子设备。柔性传动技术能有效提高输电质量,保证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可以用来传输电能,快速调整电力系统,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第三,智能变电技术。智能变电技术是指智能变电站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技术的总称。智能变电技术以信息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由于智能设备以及智能装置技术的应用普及,使得智能电网才具有网络化、数字化、集成化的优势。此外,它还可以随时监测传输网络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测出故障,并启动故障报警。第四,质量优化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质量优化技术必不可少。应用质量优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能的分类和评价,进而掌握电网系统运行的基本情况。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保障供电质量的最优化,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要想充分地发挥各项技术的优势,满足实际需要,优化质量技术必不可少。第五,能源转换技术。传统电网系统技术滞后,严重存在着效率低、污染重等缺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而智能电网全面包括了环保、经济和发展等因素,提倡运用低碳能源,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能源都可以用来发电。而在此过程中,能量转换技术尤为关键。能源转换技术突破原有能源转换方式的束缚,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2 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要素
2.1 完善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环境安全调控机制
在现阶段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切施工工序开展的前提。一方面,在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环节,应将安全管理机制作为首要工作,通过对实际工程施工环境的勘测,制定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标准。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关键施工技术,逐步完善内部施工方案,然后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促使基础施工人员可以明确自身工作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效率,相关建设管理人员可就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与施工机构签订施工管理合同。在相应合同制定过程中,可明确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标准,从施工周期、施工范围、施工质量和施工风险等方面,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规范,为相关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接收施工任务之后,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可对项目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配置等进行统一分析,然后依据工程工期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在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可根据整体施工进度,对各个工序关键影响因素与预先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若发现突出风险因素,即实际施工标准与设计规划不符,可预先提出施工风险因素控制措施,保证施工效率。在施工方案制定完毕后,可对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测,保证实际施工效果与预期要求相符。
2.2 优化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在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环节,相关管理人员可依据送电线路、变电站工程规模及项目开展区域特点,选择相应的项目组织结构。输变电人力资源控制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特点。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可依照岗位工作特点,明确相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通过统一建设管理规范,将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下的所有人力资源进行组织协调,达到调控人力资源的目的。在输变电工程项目经理为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负责,即项目经理通过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人员安全、工程效率等相关模块的细化调控,保证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依照工程实施组织模式,对整体项目人力资源进行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跟踪的闭环管理。在相关项目工序实施过程中,由于输变电工程项目涉及基础施工、组塔、架线等专业技术,因此,在前期工程准备环节,工程管理人员应在材料设备准备完毕的同时,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分析,保证整体工程质量。最后,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整体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应对基础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依照相关工序的施工特点,从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培训、工程项目技术实践考核等几个环节全方位地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保证工序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可以为整体项目建设各方面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同时,在项目建设开展前期,相关工程管理人员也可以依据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从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对基础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为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
2.3 加强技术创新
创新是不竭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要重视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及时组织人员对智能电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攻关,化解技术瓶颈,借助技术方面上的优势,助力智能电网发展建设。
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输变电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重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提升对智能电网的管理能力。同时,要还要积极引进先进人才,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优势,打造专业人才队伍,进而推动电网建设工作的开展。此外,要重视学习培训,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便熟练地掌握电网建设所需的各项专业技能,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保障。
结束语
我国市场化速度的加快推动了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实际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就要摒弃以往电力项目建设管理的形式,将自身项目管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从人力资源、设备材料、环境等方面逐步完善电力项目管理体系,保证输变电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鹏刚.输变电工程中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联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3):63+65.
[2]罗溪,沈文涛,谢明威,姚书航,唐慎佳.输变电设备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22):141.
[3]石楠,董大明.输变电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30):34-35.
[4]杨利霞.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方法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79+81.
[5]彭伟.输变电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40):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