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苏式”学前教育科学课堂

2018-10-21邓澄

当代家庭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苏式儿童幼儿

邓澄

苏州市教育局提出“苏式教学”与“苏式课堂”,既是带领全市幼儿群体教师和全省同仁们协同打造“苏派教学”特色的重大举措。本文以“苏式”课堂的角度,探索研究构建“苏式”学前教育科学课堂的方式方法,根据“苏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分析“苏式”课堂的科学转变方式,提出发展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对学前儿童的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苏式”课堂 学前教育 科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26-01

1.“苏式”课堂教学的理论概述

(1)“苏式”课堂的教学内涵

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既处于较低阶段又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其思维还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故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觀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力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苏式课堂教学”必须以遵循这些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将“苏式课堂教学”定位为: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符合苏州地域文化特征的一种富有个性风格化的课堂特色追求。

(2)“苏式”课堂的教学特点

“苏式课堂教学”的风格形成及内涵应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教学实践中去提炼产生,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邃密以丰实累积。倡导邃密的课堂教学风格必然会让教师注重夯实基础,注重抓点滴积累,注重帮助幼儿养成一丝不苟的认真习惯。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告诫世人要勤学好读、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为形成自己的风格累积经验、丰实基础,否则“苏式课堂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罢了。

第二,易简以注重感悟。“苏式课堂”除了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外,还强调扎实、质朴、感悟。鼓励幼儿积累那些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确有共鸣和深刻体会的内容,从而内化、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

第三,共生以催生智慧。“苏式课堂教学”应该让每个致力于打造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能够任性地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创造,去催促着不同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或教学风格的智慧共生,这样的“苏式课堂教学”才能五彩斑斓、生生不息。

2.构建“苏式”学前教育课堂转变的科学方式

(1)构建学前儿童对话教育。对话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性的成长,所以我们的苏式课堂在目标定位上追求“三新”:一是建立新的关系,在“人格平等、心理安全”的情境中,对话教育创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儿童个性,激发学习兴趣,强调儿童的主体性;二是达成新的共识,对话教育着力研究儿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育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儿童实践与创新能力;三是发现新的自我,对话教育是用人性重构课堂文化,用交流启迪儿童智慧,用平等培育师生的人格力量。对话教育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2)构建体现儿童主体的苏式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时代性特征,集中体现在倡导以儿童发展需要为本的教育思想。贯彻生本思想看起来是个老问题,可至今仍解决得并不怎么好,很多课堂上,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儿童只能被动接收,儿童的思维没有被真正激活,这样的课堂本质上就是一个僵死的填鸭式教学。

但凡先进的教学方法,无不是以充分调动儿童思维为目标的。苏州的几位著名幼师风格各异,但在这一点上恰是颇有共识。就教学手段而言,他们都是为了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儿童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展,这就是“儿童本位”产生的教学效果。

(3)构建精简“苏式”课堂教学环节。按照幼儿思维发展之序。从内部学习秩序来讲,苏式课堂十分强调厘清知识序、认知序、教学序三者之间的关系。苏式教师在此关系上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精巧打磨教学细节,精准思考教学语言,使课堂整体呈现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精妙流畅的特点。

3.构建“苏式”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

(1)重视儿童的自主学习。苏式课堂强调探究式学习,注重儿童动手实践的过程。苏式课堂卜的探究式学习,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儿童自主地实践、感受、体验,从而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儿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2)创造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创造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能促使幼儿在教师的尊重和帮助下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始终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使幼儿懂得表达想法,敢于自由争辩,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幼儿也不再只是接受课本上的知识,他们更加亲近社会,了解世界。

(3)培养幼儿体悟知识的源流。苏式课堂追求“进退有度”。教学的目的是使幼儿成长和进步,而这种进步往往是建立在教师能退到孩子的生活经验与思维起点,直到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的基础之上,在关键之处通过敏锐捕捉、适时进攻和果断介入来助推幼儿对知识精深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4.总结

“苏式课堂”是将苏州地域文化特色融合到课堂中的教学改革,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探索的。本文所研究的构建“苏式”学前教育科学课堂是倡导研究性学习,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目的就是要满足学前儿童发展需求。正是苏式课堂放手下的探究性学习,让学前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将会有明显的提高,使学前儿童终身受益。只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根本,培养学前儿童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形成“苏式课堂教学”风格,真正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孟晓东.“苏派教学”探微[J].江苏教育,2010(13).

猜你喜欢

苏式儿童幼儿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即将开启!独墅湖边的“新苏式”工作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明代苏式家具设计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综合应用
“苏式”与“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