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2018-10-21李德华
李德华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的道路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的提升。而面对现在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公路使用必须讲究其后期的合理养护,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作为其中的重点部分,必须注重其施工技术的综合效率提升。本文结合对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及其养护意义概述,对当前的沥青养护各项技术进行了描述,并就养护实施的各项应用要点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公路养护
1 前言
在公路的工程管理中,沥青路面的合理养护是其中的管理要点。如何能够有效的控制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避免其裂缝及更深度问题的发生更是重中之重。通过调查,公路使用中的主客观因素都会导致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问题出现。为此,公路养护技术人员必须充分的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并制定合理的对策,尽量的实现公路养护技术及管理观念的创新。只有确保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实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地,才能确保公路养护管理起到实际的公路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性能提升的效果。
2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
随着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发展需求提升,国内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方面逐渐走向防患于未然的有缝必补的趋势。裂缝修补技术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加逐渐的走向快速无损修复技术发展。同时贴缝技术以不开槽,施工效率高,环境影响小的直接贴缝胶粘贴为主。沥青再生技术由单一的封水处理向沥青性能恢复及路面抗滑度提升方向发展。微表处理考虑到施工噪音问题,逐渐开展低噪音微表处理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一些新型的设备、设备及技术也会不断的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处理中,使得沥青路面的养护逐渐的走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模式推进。
3 公路养护中运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意义
(1)节约成本和资源。预防性养护能够使得公路的使用寿命延长。通过实际的道路跟踪表明:在道路的正常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以使得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10~15年,寿命的延长收益远大于预防性养护的成本。公里养护中,小洞得不到及时修补,很可能扩展为大坑,通过预防性养护,小洞的养护比发展为大洞的养护来说,成本上要低很多。据美国的公路维护调查来看,每1元的公路养护费用支出,会节省3~10元的公路病害资金。所以说,预防性养护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和各项资源。
(2)确保公路沥青路面的完好程度。预防性养护就是在公路还没有出现或者将要出现早期病害的时候,对路面进行的及时养护处理,使得路面不会发生结构性破坏,提升路面的通车条件和维持原有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公路的沥青路面处于完好的程度。
(3)防患于未然。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施,可以改变传统的种维修,轻预防的公路管理理念。
4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现状分析
(1)裂纹修复技术。针对沥青路面的裂纹问题,修复的方式有很多,其原理主要是进行裂缝的封闭来阻止水下渗到路面结构内部。裂缝修复已经成为减缓路面病害出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主要方式。其在具体事实上有三种:最常用的是灌缝,其借助专用的开槽机等设备及灌封胶材料,对裂缝进行填充和修复。另一种是填缝处理,填缝不需要开槽,在简单清理裂缝后,直接向裂缝中灌注修补材料,这种处理主要是针对非运动或者不宜开槽的路段,属于传统裂缝修复技术。还有一种新型的贴缝修复技术,不用开槽或深度清理,在简单清扫后,直接用灌封胶进行路面的裂缝粘贴。
(2)沥青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颠覆了传统沥青使用概念,是当前生态环保及资源节约的重要发展技术,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主要是将需要返修的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再回收及筛选处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等进行重新混合搅拌,从而形成一种心的具备公路使用要求的沥青混合料。这种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公路使用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材料及工程造价成本。
(3)微表面保护技术。微表处理技术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及城市主干道的路面表层养护。技术实施材料主要是改性的乳化沥青聚合物与细碎集料、矿物填料、水、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这些混合料铺到路面后能与路面紧密的结合而形成一种路面保护结构。微表处要借助专用设备一次性成型,对路面破坏程度较重的可以进行多层的摊铺。微表处能够很好的处理路面的裂缝,磨光及车辙等问题,从而使得路面恢复较好的平整度,提升路面的防磨防水性能。其还具有较好的施工可行性和成本节约性,从而在高速公路养护中具有广泛的使用。
5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应用的要点
(1)制定科学的预防性养护周期计划。结合现代的信息及科技条件,进行道路使用情况及路面情况的动态监控和分析,根据道路使用情况,合理把握养护实际,在不同的实践选择合理的养护措施,形成年度的公路养护计划。通常来看,在病害初期要进行病害的总体评估并设计合理的养护方案,将病害控制在萌芽阶段,阻止其更深度的发展和蔓延。对确实需要大修或者返修的工程,必须拟定可行性维修计划,并提前进行审批,以合理的养护规划来降低养护总成本。
(2)完善质量体系。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必须形成一套完善的公路养护质量监管体系,并加强其在路面养护中的实施监督。高度重视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处置质量把控,确保大中修中的公路病害得到彻底的处治。严格把控沥青路面的养护中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关,加大检测力度,通过对各种材料的质量控制来提升公路养护质量。对于维修后的公路,必须及时的进行自检和抽检,一旦发现沥青路面养护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必须立即进行原因调查和返工,只有整改完成才能进入到下一个工序的施工开展。
(3)强化公路养护相关的培训、学习。公路养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性工作,参与公路养护管理的人员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加强对养护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相关养护培训,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常态性培训模式。并重点培养公路养护实施中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合理配备养护管理实施人员,重点加强对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才培训,并制定合理的绩效保障体系,确保养护工作人员的队伍稳定性和工作自觉性。
(4)确保养护过程顺利。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实施中,要以公路养护工期及质量要求为前提,合理制定养护进度规划,确保工程开展的顺利性。同时在养护技术实施中,要強化管理监督,坚持完成一道工序,检查一道工序的原则,确保工序衔接可靠性,避免工期延误。加强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施工序管理,确保各工序施工顺利性。同时严格把控每个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设备及养护用料规划,通过综合性能的发挥来提升养护顺利性。
6 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的高速公路管理中,面对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沥青路面的道路养护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沥青路面的养护应该注重预防性养护与管理的相互结合,一方面提升路面的使用安全性和质量,另一方面要确保公路使用的长期性。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的做出合理的养护调整,确保养护管理的完善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更准确的把握各项道路养护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升道路养护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海虹,吴春颖,张丽丽.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与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2(3):6~8+12.
[2] 格力巴,李春辉,董晓绚.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2):1~2.
[3] 涂丽丽,吴明楠.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2):38~39.
[4] 陶莉,张俊.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管理[J].江西建材,2014(2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