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叶,写入大地的风光(外一篇)

2018-10-21胡富健

参花(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黄岩永宁绿道

落叶,应该是秋风所为,却在春天发生了,这对莺歌燕舞、万物复苏、绚丽多彩的春天来说,是突兀的,却又是真真切切的。

抬头望树梢,只见枝头长出一簇簇鲜嫩的红艳艳的芽叶,不知几时长成的绿叶在呵护着它们,再绿一些的更是密密匝匝地簇拥着,稍老些的则是选定这个春天的黄道吉日,悄然地离去。

随手捡起几枚落叶,发现它们不像秋天里的落叶那般枯黄,有的依然有着青翠的颜色,只是边锋有些卷;有的只是在碧绿的底色上透着些许微红或者微黄。显然,它们的飘落不是受到外力的驱使,而是完全受着内在生命力的驱动。

微风轻拂中,它们悠然地旋舞着,然后,静静地躺下,享受着大地的抚吻和绿色的拥抱。仰望着枝条上片片鲜亮的新绿,那种怡然,那种从容,感觉它们有一种满满的自信。

我不知道还有哪些树在春天落叶,大概在橘乡黄岩只有这香樟树了吧。香樟树,选择在春天落下叶子,它们应是些不恋红尘不负光阴者。它们落在向春夏大踏步的挺进中,落在若有若无的轻轻叹息中。它们挥别了每天的日升日落,月圆月缺,默默地返璞归真,而后再也不会伤春悲秋、忧晴愁雨了。

它们在树上的日子应是幸福的,它们造就了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绿,千变万化的绿,斑驳多姿的绿。我想,每片叶子都应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而每个故事是否感人至深,只有它们自己知道,我们人类只有怀揣着它们那样的一颗心方才能够感悟到吧!

站在香樟树下,面对一片叶子的凋落,我的心底仿佛也有一片叶子落下。但这样的落下不伤悲,不哀怨,是一种让人高不可攀的激流勇退,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高风亮节。流水前波让后波,长江后浪推前浪,芳林也从来都是新叶催陈叶的。有一片叶子掉落,就有一片叶子的新生——谁也无法改变生命的更迭。

这些落叶,秋天的时候顽强地留在枝头,等到春天出现新的绿芽才肯离开,仿佛人间的接力赛。我不禁感叹自然界和谐完美的更替,正是它的巧妙有序又天衣无缝的代谢,才使得香樟树一年四季青春常驻。很多人吟颂秋天,吟颂秋天的落叶,我却怜惜这春天的落叶。

春天的落叶,肆虐的秋风不曾奈何得了它,严酷的霜雪更衬托出它的英姿,在那惆怅沮丧的季节,它用自己生命的绿色告诉世人:无论怎样寒冷,都要坚强,都要拥有希望。而在充满生机的春天,在人们欢呼雀跃的时刻,又以无声无息落叶的方式告诉我们:即便是在最幸福最辉煌的时候,都不要忘记落寞随时相伴。

春天的落叶更像慈母一样。老了,新的生命有希望了,尽管有万千的不舍,然而,离开的时候已经到了,就微笑着飘落,绝不纠缠。它知道,有一种爱叫放手,有一种境界叫舍己成人,有一种精神叫无私。

春天的落叶,是春天写在大地上不朽的、耀眼的风光。

回归绿道

天气晴好,站在九峰山顶,极目西眺,母亲河永宁江曲折蜿蜒,自西穿越橘乡黄岩城,向东流经椒江汇入东海。它的南岸江堤曾一身时髦,靓丽成几十公里婀娜多姿的“绿道”,冷不丁成了橘乡黄岩的又一张名片。绿道平坦、漂亮、魅力无穷!它像一条缤纷的彩带,飘落在橘林丛中;又像一条雅致的越绣,串联起沿途可人的风景。在绿海中畅游,在清风中穿梭,這已经成为黄岩人的一项新乐趣。绿道,改变着不少橘乡儿女的生活。

常有人问我,去走过绿道,或者做过骑士?按理说,绿道对于热爱户外运动的我,不应该是陌生的,而且乡下老家也在其旁,又与大名鼎鼎的凤洋柑橘博览园紧邻。但因各种缘故,我一直没能正式与绿道会晤过。特地走上这绿道还是去年夏天的事,那天,是个周末,单位同事十几个人相约出游,目的地正是澄江凤洋的柑橘博览园。我因家里临时有事,最后还是半道开溜了。

春风十里,踏青绿道,去感受那春风拂面的温和,燕子呢喃的喜悦,万物争春的嫩绿,我觉得这是件幸福快意的事。不能拒绝造物主赐予的季节,更不能错过啊!这是能让人春心荡漾的季节。周末,我终于来了次回归,沿着永宁公园的主干道走到了绿道上。

被钢筋水泥包裹久了,被电脑文案摧残烦了,突然地走出去,那种拥抱自然,回归自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天是湛蓝湛蓝的,地是多姿多彩的;橘林中,间有油菜花盛开着,随便你拍照,随便你逗弄,着实让你流连忘返。时不时有鸟儿飞临,在树间鸣叫,它们是在歌唱春天的快乐,亦有蜂拥而至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它们是在寻找甜蜜的生活,更有蝴蝶在其间翩翩起舞,它们在辛勤地作着嫁衣。这景象分明是春天的标配,鸟语花香啊。吹面的杨柳风透着阵阵暖意,那枝头上的嫩芽让人满怀期待。

走着走着,不时有穿着利落的运动装、戴运动头盔、蹬山地自行车的“骑士”飘然而过,更多地是骑着公共自行车,也不乏如我这般的步行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三五成群,有说有笑,踏着这宽窄合适、平整舒畅的水泥道,悠哉悠哉。他们一会儿却步细看路边的花草树木,一会儿驻足欣赏江岸边三三两两的垂钓者。

过了城新大桥,但见两颗大大的红心,立在草坪上,好像预知了我的到来,相拥在那绿草如茵的草坪上欢迎我。枝头那绽开的花蕾更让人喜出望外,告诉我,已到了樱花盛开、花团锦簇的樱花驿。是的,跨过城西水闸桥头,就是樱花驿了。面对白里透红的樱花,人们纷纷拿出手机,将美丽留住,将春天留住。此刻,我想起了朱熹的《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哦,在这春意盎然的绿道上,春天的身影无处不在,她或是路边枝头的嫩芽,或是油菜花田里的灿黄,更是人们额头那一颗颗渗出的汗珠。

不远处,新黄岩中学矗立在橘林中,不禁使我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走读黄岩中学的情形。当年的黄岩中学还是在城区的九峰路上(现已开发成高档住宅小区),为了节省几分几毛的乘车费,每周的上下学都是步行回乡下老家。那时没有这绿道,黄长路也是未改造前的沙石土路。晴天,车子过处是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白了我的少年头;若是雨天,碰到泥泞的水路,“文明”的车子就会溅你一身“不文明”的泥水。因而,每当周末返校,都得起个大早,天未亮便与母亲一起挑些冬瓜、青菜、土豆之类的土特产,一门心思赶路。走一个多小时,到城里天刚蒙蒙亮,卖了东西后再赶到学校。这样就可少受尘埃之苦,免却蓬头垢面,又帮到了家里。母亲往往将卖菜所得的钱匀几角给我,作为我一周的菜金。现在,这绿道上的野花星星点点,不仅让你看个够,还可大胆放心地采撷,真的是不采不采白不采哦!这空气也特别清新,多吸一口人就会醉了,简直是天上人间。也许就在那会儿,不经意间养成了我每天早起的好习惯,这个习惯使我受用一生。

眼下是一座水泥桥,当年可是座繁忙的“七里浮桥”,先前的七里等地要到城里“落市”(赶集),这“浮桥”是必经的。走过红旗公社(现在称西城街道)的大树下村,再从黄长线到城里。如今这浮桥改建的石桥也已被有关部门认定为危桥,桥的入口处已打了几柱水泥桩,只有单车和行人方能通过,其余车辆是不能驶入的了。好在这危桥附近有座新桥正在打桩建设中,对岸有一个新的住宅小区正在兴建,有几幢几十层高的楼盘已巍然屹立在江岸边。和煦的春风中,清亮亮的江水倒映出高楼的粼粼光影,多看上一会儿,我的眼睛有些花了。

永宁江上,白鹭翩飞,绿道行人络绎,江堤旁边的橘林、田畴与村舍错落。江堤下的埠头,随处可见洗衣妇在江边洗涤衣服,垂钓爱好者隐蔽在芦苇丛中等待鱼儿上钩,十分悠闲自得,好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

一路上,众多的小水闸依村而建,譬如仙浦汪闸、桥头王闸、仙浦喻闸、东江河闸、仪江闸、凤洋闸等,几乎每过一村就有一座。江南不愧是水乡,河网发达,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小河流向永宁江,对于当年的农村,水利兴则百业兴。不知不觉已到达老家仪江闸边,举目北望,对面原是新界村渡口,如今显然是看不出渡口的痕迹了。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有船工在此摆渡,自从在下游不远处道头村渡口建了跨江大桥,这两个渡口也就自然消亡了 。

想当年,鼎盛时期,橘子的出运都靠航行在永宁江上的“小火轮”。小时候看“小火轮”跟看西洋镜一洋,直看得它从停泊到装好橘子开走了,还心有不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前方的江弯处。说到“小火轮”,不得不提村后的黄岩柑橘“四场”。走下这绿道便进入橘林,春风拂过,犹如来到两千多年前的楚地,听着屈子歌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澄江是黄岩蜜橘的始祖地,橘林好比橘海,周边村社不仅橘子产量高,因为有永宁江通海,海水涨潮倒灌,所产的橘子品质也好,汁多味美。四场便应运而生,它原是黄岩水果公司收购包装储运柑橘的集结地,当年橘子采收时节,这乡下地里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四十多年前,四场的门口有几个小百货摊,摊里有零食、文具等物品,十分诱人。现在的小孩口袋里有钱,我们那会儿要是手头有个三五分硬币,便是大富豪了。为了解馋,我们这些小毛孩就会顺手牽羊,趁着大人担着生产队的橘子进场前,抓几个吃,吃饱了就剥橘皮,到摊上换糖果和炒豆等零食吃。我除了换吃的,还换些橡皮擦、铅笔、写字本等文具。如今,虽然也是橘林掩映,但已物非人非,这四场的功能彻底转变了,有私人在此办起了养老院。

再向西走不远就是近些年声名远播的凤洋柑橘博览园,那里不仅有几千亩品种不一的黄岩蜜橘,还有柑橘博物馆、黄岩名人馆,可以尽情享受江南小邹鲁悠久古老文化的熏陶。每年的橘花节和柑橘采摘季,吸引了沪杭甬等各地游客,或组团或自驾,纷至沓来。这博览园我倒经常光顾,每当有朋自远方来,我俨然是个导游,带着他们走走瞧瞧。这也是一种自豪,一种作为橘乡儿女对家乡、对家乡文化的自豪。

绿道的出现,是一种回归,对休闲的回归,对环保的回归,对绿色的回归,更是对生命的回归。

作者简介:胡富健,浙江省黄岩区人,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黄岩区作家协会理事,《散文选刊》(原创版)签约作者。有散文、诗歌等在《散文选刊》《三月》《长江诗报》《浙江日报》《南昌晚报》等报刊发表并获奖。

猜你喜欢

黄岩永宁绿道
自然醒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北京将新建500公里绿道
有趣的游戏
成长的绿道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四校联合举办“同题赛场”现场作文活动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张永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