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控制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管理措施
2018-10-21刘玉坤
刘玉坤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果,工程的成本造价是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确保工程预算造价的质量。本文针对当前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来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水利工程预算造价,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管理
1 引言
水利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水利工程基本建设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长久以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管理是其主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加强对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的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预算造价,确保工程预算造价的准确性,是水利建设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
2 当前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的现状
2.1 预算造价出现差错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地区壁垒,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不再受到地区的限制,相关的建设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之内建设施工。但是由于当前各地区之间的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和基础以及预算编制等的相应规定和标准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些跨地区承揽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企业对于工程所在地的相关规定没有深入了解,使得在实际的预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由于地区壁垒的打破,水利工程建设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企业在进行竞标时,为了赢得一定的优势,投标竞价的时候,会在工程量一定、预算造价中直接费一定的基础上,对间接费和经济利润进行调整,最终降低竞价。建设单位在编制过程中将预算作为基础,但是由于对竞争分析和竞争形势缺乏准确的认识,使得间接费用和经济利润选取过程中出现差异,最终导致预算造价出现差错。
2.2 工程预算造价确定方法静态、滞后
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虽然采用工程量清单造价模式,但在确定工程预算造价过程中仍以定额为计价基础,定额单价是以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同时定额又往往是多年一贯制,因此这种工程造价方法仍然是一种静态、滞后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也正是由于其静态及滞后性决定了无法与工程造价要素市场价格同步,从而不能反映工程的真实价格,也不能反映竞争态势,更谈不上与国外动态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接轨;再加上水利工程一股都具有工期紧的突出特点,这种工程造价模式的静态、滞后性还表现为定额单价是以正常工期为基础而没有考虑赶工成本,致使投资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导致承建单位都可能赔本赚吆喝,在建设过程中要么设计变更不断,要么“烂尾”。这是导致工程预算造价管理失效的另一根源。
2.3 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达到要求
由于水利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很繁琐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不仅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系统的工程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在水利工程预算中,不乏少数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平平,暂时未能达到预算造价管理工作所需的那种水平。我国现有的工程造价师或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般只具有从事概预算工作的资格,其主要业务大多是依靠定额进行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因此在推行预算造价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预算人员不适应现代预算造价管理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预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导致材料价格不合理、费率选取不当),工作不细心(小数点、数字位置颠倒等出错),导致基础单价有误;另一方面专业技术素质差,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投资预控能力差,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大量的工作仍停留在事后处理阶段。因而很难准确地进行预算造价管理。
3 有效控制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的措施
3.1 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预算造价的相关标准,避免造价差异
由于地区壁垒的打破,水利工程建设跨地区承揽的情况逐渐普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和基础以及预算编制等的相应规定和标准还是存在着差异,为了保证预算造价的准确性,预算管理人员要及时的了解工程所在地的相关预算标准、预算定额等基本资料。同时要深入了解到工程竞标的竞争态势,合理的分析竞争状况,在选取间接费用和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掌握合理的尺度,避免预算造价出现错误。
3.2 更新和完善预算造价的方法
为了符合当前预算造价发展的需求,要对预算造价管理方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在定额单价的制定标准方面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操作,进行动态管理,提供预算造价管理的水平。由于定额单价的制定基础是根据人员、材料价格以机械設备价格等资料来确定的,而随着工程的进展,这些资料都会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出现变化,因此预算造价不是一组静止不变的数据,而是随着市场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数据,因此要强化动态管理,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实时关注市场上相关材料费用的变化情况,总结出变化的规律,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改和完善。
3.3 强化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当前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管理中,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具备一定工程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水平的经济预算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预算过程中,还是有部分的工作人员无法满足预算造价管理的要求,对于概算、预算、费用定额等方面尚未深入透彻的理解。对于这种情况,要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内容有深入透彻的理解,熟练的掌握相关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预算价格。同时要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在工作过程中仔细认真,避免由于人为失误使得数据出现差错,保证基础单价的准确性;加强对于专业技术的学习,提升处理复杂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妥善处理好各项目之间的关系,确保预算造价管理的顺利进展。
4 结语
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确保预算工程造价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真正发挥预算造价的控制作用,在预算造价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四点:(1)要做到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预算造价的相关标准,避免造价差异。(2)要保证预算造价贯穿于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3)要更新和完善预算造价的方法。(4)要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准确的了解到每一项目参与竞标和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同时要及时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有效性,进而实现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高立雄.浅谈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措施[J].中国水运,2015(7):113~114.
[2] 刘麟.浅谈大型灌区水利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J].四川水利,2014(1):67~69.
[3] 韩纲领,李志军,顾延丽.浅谈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6(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