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检测问题及其策略

2018-10-21刘金生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问题

刘金生

摘 要: 建筑外墙材料防火控制采用外保温材料燃烧性分级检测手段是检测数据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检测中,很多检测项目都会产生一定误差,本文阐述了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以及材料燃烧性能影响火灾的主要参数,对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检测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参数;外保温材料;检测;问题;策略

1 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的分析

当前国标《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将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燃烧性能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依据GB8624-2012分级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试验项目,分别检测了建筑外保温材料。其检测材料包括三种类型的材料,分别是不燃(A1,A2级)和难燃(B,C)以及可燃(D,E)材料。在检测这三种类型的材料中,对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各种实验标准都会对样品和试验环境以及试验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确保检测参数的准确性。

2 材料燃烧性能影响火灾的主要参数

2.1 热危害的参数分析

主要包括:(1)可燃性。材料可燃性往往是评价材料初始燃烧阶段的重要参数,是材料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有焰燃烧的能力,包括点燃性和火焰传播。第一、点燃性。材料的点燃性表征着材料引发火灾的概率。第二、火焰传播。火焰传播表征材料维持燃烧的能力,其由表面火焰的传播速率和传播距离等指标来衡量。(2)热释放性。材料热释放是描述火灾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体现了材料在火灾中释放能量的多少,是决定火灾发展和火灾危险的基本参数,也是评价材料燃烧发展阶段的重要参数。

2.2 烟气危险参数分析

主要有:(1)材料生烟性。材料生烟性与火灾规模、单位质量物质的生烟量、通风情况、材料燃烧时的温度等一系列因素有关。目前生烟性的测试方法多采用光学法。光学法评价材料生烟性有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第一、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是材料燃烧生成的全部烟量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测定烟气对光束的衰减。第二、動态分析。动态分析法的测定系统是开放式的,在烟气通过设备流出的过程中测定烟气对光的衰减。实际上,烟密度越大或增长越快,所提供给疏散人员和灭火的时间越短,故应考虑时间要素。(2)烟气毒性。材料燃烧形成的毒性物质对人及动物影响至关重要,目前的试验方法有化学分析法和生物试验法。第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主要采用光谱法测定气态产物中CO、CO2、HCN、HBr及N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化学分析法评估火灾气体的毒性时,往往与烟密度测定平行进行,一般只考虑最普通的有毒物质。第二、生物试验方法。生物试验方法多基于燃烧产物对被试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致死率)及生理状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材料的分解模式(热裂解还是燃烧)、分解产物的温度及浓度、动物种类及中毒时间等。

3 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策略

3.1 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存在的问题

(1)A1级材料检测问题。A1级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比如岩棉板、复合水泥、发泡板等等问题。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检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热值检测中,所取的数值较大。检测时间过长,检测效率太低。无机保温砂浆中,经常出现闪燃现象。在进行热值试验时,样品不充足。(2)可燃材料检测问题。在B级难燃材料或者在C级难燃烧材料中,其EPS、复合聚氨醋等等,这些都是燃烧性较高的材料。在相关规定标准中,其中外墙保温材料应该达到《建筑材料或者制品单体燃烧试验》的标准。有如下问题可能会对检测精度有着直接影响:气体分析仪器、管路、试验仪器标准等;单体燃烧物;样品制备和安装样品;检测样品的位置;燃烧使用为的位置。

3.2 加强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的策略

(1)A1级材料的检测策略。第一、在热值检测时,应该将试验仪器放入到一个标准试验室内,这个试验室应该建立在地下室内,防止阳光射入,也要防止冷热风源的影响。第二、在热值检测中,如果检测时间太长,那么有可能是在样品试验结束完成之后,应该等到内筒水温度下降到指定要求值内,满足其具体要求时,才能进行试验。在热值检测时,期内外筒内的水温可能较低,也有时候会较高,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到检测数据的值。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给实验室配备一个小型的电冰箱,将水冻成冰,无论在试验之前,还是在试验之后,都应该调节热值外筒的温差值,解决内外筒调节时间过长的问题,不断加强检测的效率。第三、很多无机保温材料,在进行试验中,可能会发生短暂的燃烧现象。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判断出是“持续燃烧”情况还是“闪燃”现象。第四、在热值试验过程中,样品很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的状况,这样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存在这样的问题,可以对研磨样品进行剪切,在将其剪切成为细小颗粒后,再进行研磨。在进行热值试验过程中,可以提高助燃剂的掺合量,不断加强检测精度。第五、在检测样品之前应先进行烘干。在选择烘干温度时,应该相适应的产品特性,蒸发出相应的水分。(2)B、C级难燃材料的检测策略分析。在采用试验原理时,选择相应的热释放的方法,根据耗氧原理。其中样品尺寸短翼成500mm×20000mm,或则长翼1100mm×16000m,成角置于样品框架内。为了加强SBI试验,检测精度应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因为样品尺寸和实际样品工程中所采用的模数,所以,在进行拼接时,但是不能拼接,这就应该根据材料的实际尺寸,在进行裁剪时,并应减少相应的影响。我们在设计金属拼接构件:因为贴片与铁钉加工时,可以形成一种订书形状,这样在拼接样品时,应该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在制造金属中,应该确保样品的紧密度。在安装样品两翼过程中,应该按照垂直卡紧的要求,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二、在SBI循环试验中,按照校准程序进行,对试验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检测人员应该定期检查仪器的气体流量,流量应该符合具体实际要求,定期观察湿气制冷状态,定期观察过滤器的情况,可以酌情进行变动,观察阀件和取样道管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除不确定的因素。第三、在SBI装置中,在使用燃烧器时,要注意主燃烧器是否会发生堵塞滴露物的情况,保证气体不会流出,确保试验数据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在检查燃烧器的时,应清除相应的滴落块体。第四、对于B,C级材料而言,所应用的SBI试验的滴落物,在分级滴落物时,准确滴落物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滴落物都是属于分级滴落物中,在滴落物达到具体要求时,才能满足其具体的要求。同时在清理SBI试验的小推车的燃烧物时,应该在样品前,装上干铺沙,这样在进行后续清理工作时,才能进行很好的清理,提高清理的效率,确保清理的质量,唯有在清理干净之后,才能保证清理的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其检测结果对这种类型的材料是否能够用到实际工程中,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对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检测问题及其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S].

[2] 徐发良.模拟真实火灾中铺地材料对墙面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J].建材发展导向,2016(6).

[3] 金恒岩.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性能检测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5).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检测问题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新型混凝土技术与建筑节能探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建筑材料质量评价相关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