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视唱练耳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18-10-21朱艳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音准音乐作品旋律

朱艳婷

一、视唱练耳的基本特征与教学现状

(一)基本特征

视唱练耳主要是由视唱和听音两部分组成。从字面上理解来看,视唱就是简单的识谱即唱,而实际上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如节奏、力度、旋律、音准、音程、和弦、和声、调式、调性等等,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达等综合性练习也属于视唱练耳的范畴。它可以分为对节奏的视唱、单声部旋律视唱与多声部旋律视唱、及加上伴奏的单声部和多声部的旋律视唱等,其中各项均可再进行细分。除此之外,视唱还包括对音乐表情的阐述,即对作品的处理方法,这方面也是不可忽略的。听音部分一般可分为旋律听写、单音、单个音程与和弦的听辨、连续单音听辨、和声音程连接、和弦连接,以及节奏听辨等,其中各项亦可再细分。视唱与听音两者关系密切,相互融合。

(二)教学现状

据目前对高校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了解,专业院校在视唱练耳的教学表现较为具体与系统。视唱与练耳有专门的分科训练,专业教师对学生在视唱中的音准、节奏、乐曲表现力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 在听音训练遵循由浅入深的方式,从单音听辨 、音程听辨、和弦听辨及旋律与节奏听辨都有明确规划目标,总而言之,高校对视唱练耳教学的态度较为严谨。然而,中小学的视唱练耳课程并不像高校那样有着专业的训练,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大都采用视唱和练耳同步进行。但是,视唱练耳课程过于单调,练习过于死板,技术训练的成分过多,这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兴趣,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对于开展音乐教育都较为勉强,更谈不上对视唱练耳教学的系统训练,就拿我所实习的学校——佛冈县迳头镇中心小学来说,此校位于迳头镇镇中心,主教教师人数31人 ,支教老师人数10人,学生人数 660人,按照各科教师分配比例,教师人数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负责主课教学,因此术科教学特别是音乐课也就成了虚设。2015年10月12日我被分配到这个学校实习,负责音乐课的教学,经过两个多月的音乐教学,我深入的了解到此校对于音乐教育毫无实践与经验,在我们开展音乐课程之前,学生们的音乐课都是被其他科任老师拿来上主课,学生的艺术课被“霸占”,直接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音乐课给学生带来的兴趣与渴望。

总之,通过对各校音乐教学的初步了解,可以直观的发现,视唱练耳作为音乐课程中的基础学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学实施,未达到国家对音乐课程实施的要求,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二是师资力量不够;三是条件设施的影响;四是学习环境的影响。

二、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对音乐基础的训练作用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都应包含节奏 、旋律 、速度和力度、调式调性等等组成,这些组成音乐主要表现手段中的要素,正是音乐中最基础的东西,我们演唱或演奏一首音乐作品首先就要学会识谱,通过识谱,准确的表达音乐,若演唱者或演奏者根本就没有系统的学过音乐,不懂识谱,因此其在演唱或演奏时只能靠直接模仿,而完全无法深刻理解音乐的结构与组织,就好比业余歌手模仿他人演唱歌曲却对音乐结构毫不了解,看不懂谱子,从而无法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只知表象不懂其韵意,即使能准确无误的模唱出来,也只是个“躯壳”,因此只有通过对视唱练耳的训练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方能更深层次的领悟音乐所真正表达的情感,完美的演绎音乐作品,继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

(二)对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音乐记忆是指“以前感知的音乐现象在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情况下,在脑中再现出来的映像”。音乐具有不稳定性,稍纵即逝,而音乐记忆具有储备音乐信息的功能。这一功能使我们把感受得到的音乐连接起来,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所以说一切音乐学习与音乐欣赏的活动前提离不开音乐记忆。练耳中的听写练习“是获得良好音乐记忆力、促进内心音乐听觉能力形成与提高的有效途径。” 还有在我们在“唱”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的形成一定的音乐记忆能力。

(三)对学生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表现力就是善于精确地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它以高超的演唱技巧为前提,以出众的表演才能为基础,以敏锐的音乐听觉和优异的音准为保证。音乐表现的依据是对音乐作出诠释,简单的说就是要学会看懂谱子,这就涉及到对音乐作品的速度、力度、结构、艺术特征、以及演奏技巧与情感处理等各方面的领悟程度。而这方面能力的获得关键是要通过视唱练耳的系统训练。

三、视唱练耳教学的基本方法

视唱和练耳两者之间互相辅助,缺一不可。在实际教学中,通常将它们连在一起进行教学。视唱练耳最基础的部分就是音准与节奏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训练的就是音准与节奏。基本方法:

一是,“模唱”与“构唱”。对音高的模唱,在掌握了一定音高记忆与节奏感的前提下再进行构唱,

二是,听力记忆能力。前面已提到过遵循音乐记忆规律对学习视唱练耳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听力记忆能力的培养与音乐记忆力的获取大同小异,都是为达到听力能力有更高的进步空间。

三是,普及基本乐理知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两者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礎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两者当然是不分家的,我们平常所说的乐理一般指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记谱法等等,这跟视唱练耳有着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的关系,这一个过程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学科,对日后的音乐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铺垫作用,不仅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唱练耳的从小培养训练,学生自身一开始也要将视唱练耳作为入门的基础课,从而更好的去认识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使自身的音乐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猜你喜欢

音准音乐作品旋律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给你的信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7月,盛夏的旋律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