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感动”成为语文课堂的正能量

2018-10-21刘亚仙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感动师生文本

刘亚仙

一、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一)感动与文本的关键处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用教材,是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他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感动便会如约而至。

(二)感动于入课的导语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会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那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那是心灵的滋补剂,那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涤和陶冶,更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

例如,四年级下册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前导语我这样写:同学们,当你早晨离开家时,带着灿烂的笑容向爸爸、妈妈告别那瞬间是一种幸福;当你课间和同学纵情在足球场上时是一种幸福;此时此刻,你们能心平气静地座在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教室里听课,也是莫大的幸福!可是,世界并不太平,在一些国家里,战争的硝烟依然弥漫!许多孩子正生存在战乱的水深火热中。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居无定所、妻离子散!日夜生活在恐惧中,要和平!不要战争!!请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感动于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注重了依据生活经验的理解,就会释放师生的个性。而在有个性的教学中,学生就会对文本有真切的理解。这种理解必定会推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又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例如,三年级上册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文本有了以下精彩的发挥:早晨,从开满格桑花的通村公路上,从社区的柏油马路上,从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不约而同地向学校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大家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有甘肃省、四川省、河南省的、有户县、乾县的。还有许多外村子的。大家穿戴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来到学校,便成了好朋友。男女生鲜艳的衣服,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语文教师能紧密的结合现实,那么在感动于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时,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也就诞生了。

(四)感动于课后的深入反思。

教师的教学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成熟的。那么,教师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就能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课后的反思中,教师往往有两种情感的体验:一是成功的愉悦享受,二是失败的懊丧和遗憾。当回想起课堂精彩的片段或尴尬与遗憾时,我们无不为自己的表现与学生的言行而感动。这种感动将引领教师更深入体验教学的甘苦,也将是教师自身不断地走向成熟。

“感动”是一种生命的诠释,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是一种人性的叩问。感动始终是一种养份,如同丰盈甘美的乳汁,对于感动,师生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着。吸着它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

二、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让感动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感动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感动”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教學相长”。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才能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同桌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学生的感动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感动,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动,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动,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动,并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动。

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契合时,师生就可以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密切关注在双向互动中的感动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课改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们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那就会在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中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如读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会产生对壮阔美的感动;在读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会产生对平静美的感动;在读到“千磨万击还坚劲,在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会产生对故友的感动;在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感动;在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时会对西塞山前春季迷人的风光感动……

感动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更是一种有益的洗涤和陶冶。

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得到尽情的发挥,也会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猜你喜欢

感动师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爱,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
浅谈《雪国》中的物哀美
也许一个转身,你就已经泪流满面
“感动”与“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