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8-10-21张婧陶颖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山西省

张婧 陶颖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现代人类社会的重要议题,作为一种可实现旅游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的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和潮流,更是弥补传统旅游不足的一种必然趋势。现今的生态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发展的不成熟,使之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对山西生态旅游发展研究和探索应对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山西省生态旅游的现状发展及山西生态可利用资源,同时阐述了现阶段山西省发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及趋势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山西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

生态旅游是文明不可或缺的媒介。对山西省而言,对其生态旅游进行充分的实践性,是其旅游业想要完成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山西省具有黄土及石灰岩溶洞景观、峡谷断层、第四纪火山等多种自然景观。从人文景观看,山西省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不仅是龙蛇图腾、青铜文化和汉唐盛世文化的辐射源,而且也是主要胜地和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另外还具有丰富的煤炭能源等大量可供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山西省应该正确认识生态资源价值而正确发挥其价值,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让生态旅游事业得到大跨步的发展,促进山西旅游业持续、稳步、协调的发展。

一、山西省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由表1的山西旅游主要指标可知,2012年到2016年的这5年发展的过程中,山西的接待过夜旅游人数、饭店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四星级以上酒店数量、客房开房率等旅游的主要指标都出现缓慢增长的情况;所以山西的旅游业也都出现缓慢速度的增长。

(二)资源条件

山西拥有的人文景观方面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唐代的五台南禅寺大殿、宋代的晋祠圣母殿、辽金的大同华严寺等);还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榆社社火节、山西面塑等);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名山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等)等等。

二、影响山西省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现阶段山西省生态旅游的资源开拓情况还处于对自然认识浅薄的初级阶段,还没有意识到要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层阶段的保护,甚至其生态旅游的实践与内涵没有达到一致。要建设全新的生态旅游省,就会需要按市场需求逐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而开发就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环境破坏。因此,我们要认识下面所提及的山西建设生态旅游省所现存的问题,为完成旅游环境的保护和保障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新思路。

(一)旅游文化带来的冲突

历史证明社会形式和经济体系的转型,都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与冲突。造成我国一定程度的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矛盾的原因是我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经济也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而旅游文化得冲突作为最特殊的社会冲突现象,也不容忽视;即旅客与旅游地当地居民不能友好地沟通与交流。就如现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向山西迁移旅游、定居,旅游者的突然增多、交通拥挤、嘈杂不堪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适应和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争执、打架之事。

(二)城市公交系统不健全

优良的城市的公交系统可以给旅游者出行带来安全保障,对于旅游者的一段旅行带来身心的愉悦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给城市旅游的内循环带来促进作用,将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在方位上进行强化,对整个城市的良好印象有很大的帮助,还能起到旅游客流分出去的效果。但山西的某些城市公交系统仍然存在太薄弱的问题,就连省会太原市的地铁都还没有建好。

(三)旅游文化宣传的不到位以及产品单一

以清徐为代表的醋文化,以大同市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等。多种多样、各式各样的文化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宣传的不到位不利于吸引旅游客源、也不利于旅游客源的分流平衡,可能会导致旅游旺季一部分的地区人流集中,给旅游区、旅游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和影响。

当下,山西省开拓的旅游产品的层次较低,还没有发掘和设计出自己独立的品牌。山西旅游产业对产品开发相对较少,与其他省的旅游产品都没有太大差异,缺乏能够代表和体验具有山西省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组合产品。

三、山西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山西现今的生态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发展的不成熟,以及发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之不能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因此,现在对于山西的生态旅游而言,对其今后发展的趋势以及走向进行科研,意义重大。

(一)坚持“两手抓”的文明旅游

即坚持“两手抓”的文明旅游,强化旅游安全保障和创造安全舒适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的内涵,即不仅对当地社区有所帮助、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就业和发展问题,还要给当地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对景区环境本身有一定的益处[[]]。就是要解决好文化旅游所带来的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旅游冲突,塑造一个高素质、深内涵的文明安全的旅游环境。旅游部门应该对旅游景区的游客最大容量进行日常性的评估,还应该对旅游景区进行客流量的限制。尤其“五一”、“十一”黄金旅游期间可以采取包括交通调控、入口调控、停止售票、分流、加派人手等等方式进行合理控制客流量。以宏观的眼光看待,虽说减少了部分的收入,但是不仅保护了景区长远发展还可以给旅游者带来文明旅游的同时有优质的景区服务质量。

(二)加强区域间合作、点线面的发展全域旅游

树立“大旅游”思想,即旅游业所涉及食宿、交通、购物等关联的全部产业的强强合作;这种强强合作有助于各个产业之间的注入新的思想、均摊风险以及共同发展。所以山西即将进行“旅游+”计划,将“旅游”元素渗透到金融、互联网、会展等产业中进行组合行创造。山西全域的发展旅游建设将从点、线、面三方面全面综合整改发展。“点”就是所谓的景区旅游点与旅游时所需要居住的驻扎点。规划和管理好景点、酒店、公共旅游设施等各个点。所谓“线”一是完成“線”的功能即点点相通,就是将各个景点、酒店、公共服务设施的“点”连接起来;二是丰富“线”的内容,即丰富景点、酒店等等“点”之间的沿线的景观建设给游客的旅程增添色彩就极为重要。所谓“面”一方面是作为硬环境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二方面是作为软环境的人文素质的增强。

(三)加强立法及意识

现今,人们从一般的生活质量需求逐步向精神文化需求靠拢,寻求回归自然的热情进一步焕发。而随着国际旅游业的突飞猛进,旅游的产业地位日益重要。由旅游瞬时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摩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对山西生态旅游而言,如果想要同时开发其旅游并且对其进行保护环境,就需要制定有效合理的规章制度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还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为屏障实施严格监督。山西“十三五”规划指明,现今山西生态旅游的品质主要取决于生态旅游的保护立法和制度建设。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国内外生态旅游良好的发展形势加上山西省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人文、地理区位资源以及后天形成的交通、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优势和生态省发展战略的有利支持作为山西省生态旅游良好发展的前提。然而,山西旅游发展本身的不足,包括城市公交系统不健全、区域缺乏合作、生态旅游立法的不足以及薄弱的生态意识、宣传力度不够产品单一、公共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山西省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限制山西省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因素,山西省的“十三五”规划将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如加强区域间合作以及立法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建设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制定设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旅游线路等等有效对策,极力的证明了山西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要正确看待以上利弊因素以及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提出未来完成山西省旅游可持续发展所要追求的潜力模式和方法途径。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张婧,1993年生,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方向。

指导老师:陶颖,1969年生,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春华.关于海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2.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106-112.

[3]邹仁爱,陈俊鸿,陈绍愿.旅游地群落: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视角[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4):79-83.

[4]史本林.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49-252.

[5]赵文逸,俞益武.浙江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探讨[J].农业考古,2009(2):40-44.

[6]張霞,焦宪芝,李燕.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5):328.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山西省
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探讨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计划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京津冀将共建两大生态旅游协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