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开辟一片快乐的土地
2018-10-21番应芬
番应芬
在云南省腾冲市的广大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普遍,部分小学九成以上新生都在幼儿园阶段学习过小学课程。由于幼儿教师绝大部分是非专业的代课教师,缺少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她们便像教小学生那样教育幼儿。幼儿园这种“超前教育”不仅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阻碍了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努力。
学前教育“小学化”首先表现为: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珠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们身边的儿童,在幼儿园里真的像大自然中的蝴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吗?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造成的恶果 就是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幼儿的天性遭到扼杀,幼儿的快乐被剥夺,幼儿的身体、心理健康受到危害。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纯粹是 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难能可贵的是,也有那么一些乡村幼儿园,老师们积极探索,用智慧和爱心为孩子开辟一片快乐的土地。如腾冲市滇滩镇水城幼儿园,便是这类幼儿园的典范。
水城幼儿园位于中缅边境,始创于1989年,属于水城完小的附属班级,有三个班,为半日制学前班。虽然教育部2010年7月就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国家未来的教育发展规划中,将会把普及学前教育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直到2016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新规划,才建成了这所占地面积2666平方米、建筑面积141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面积500平方米的较为规范的幼儿园。
水城幼儿园现有6个班,在园人数196人(傈僳族61人)。教师7人,3人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大学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2人,高中学历2人,初中学历2人。所有教师均为代课教师,月平均工资不到一千五百元。工资来自保育费(每个孩子一年的保育费为1400元)收入,经中心小学统筹后发放。园长李丽艳,是一位温和美丽的女性,内慧外秀,多年来一直用心经营,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启蒙教育默默奉献着。在付出与收入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不责难,不抱怨,更不给孩子的父母增加经济上的负担。只是带领同事们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或废物利用,打造孩子的乐园,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片快乐的天空,
从水城完小背后步行二十多米,便可看到幼儿园的全貌:一幢新建的三层教学楼兀立山下,长方形的操场两端,左边是青山,右边为食堂。
一株高大挺拔的橡树屹立在校园门口,铜枝铁干向四周伸展,在炎炎夏日给人带来清凉的慰藉。进入园区,看不到琳琅满目的游乐设施,操场上仅有一组滑梯和一间小小的娱乐房。然而,这些简陋的设施并不影响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因为,这里的孩子们有更广阔的天空可以翱翔。
跟大多数乡下幼儿园一样,水城幼儿园资金的投入相当有限。她不像城里的幼儿园,教具、娱乐设施应有尽有。这里没有一台电脑,也没有多媒体,连网线都没有拉着。孩子们的床和被子是市二幼更换下后来赠送给他们的。有一个班的孩子甚至没有床睡,只能打地铺。
艰难的办园条件反而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生存智慧。她们在放学之后把整个园区打扫得干干净净,从里到外,一尘不染。她们既是教师,又是保洁员。楼道的墙上,挂着具有民族风味的绘在小簸箕上的图画,画面多为傈僳族孩子或傈僳族勇士。
教室外面的过道上,则悬挂着师生们到山上捡来的松果串。这些松果用水彩涂了色,带着点神秘,带着点野性,一串串咧着嘴笑着。有的松果串还配竹筒、小木板画,就更生动有趣了。走廊边,鸡蛋壳、矿泉水瓶或易拉罐里栽着的青草生机勃勃。
走进课堂,同样让人有不一样的感动。教具、作品大多就地
取材。孩子们从河里捡来的鹅卵石,形状适合的,老师就教孩子在上面作画。他们在小石头上画上了太阳公公、蝴蝶、猫咪、小兔、鲜花等。用五颜六色的瓶盖拼图;用捡来的橡树果做给小猪喂食的游戏;用包谷、辣椒、大蒜装饰小小的“家园”。
沙地是孩子们作画的好地方,无需准备画板、水彩、画笔和纸张等画具。金色的阳光洒满沙滩,孩子们蹲下身子,用手指在地上尽情挥洒。看,有两个孩子绘出了尖顶的小房子,有门窗、有烟囱。一个孩子画了她最爱吃的冰激凌,有的画了鲜花或者小动物。反正,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很多体能课的器材也都是由孩子和家长共同制作完成。比如小轮车,有独轮车和两轮车。用一根木棍或竹棍做柄,在靠轮子的一端打洞,将轮轴穿好,再将柄固定好,一只小独轮车或双轮车就做好了。还有一种更简单的独轮车,用两尺长的一根铁丝,将一端弄弯,套住轮子,即可轻松驾驭。孩子们推着自制的小车在操场上尽情撒欢,有时还搞搞比赛,你追我赶,红扑扑的脸蛋渗出细细的汗珠,欢快的笑声荡漾在校园上空。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自制的高跷、梅花桩等。高跷用的材料是竹子和尼龙绳,将粗一点的竹筒锯成两段,高六公分左右,两边各打一个洞,用绳子穿起。绳子的长度由孩子的身高来决定,孩子站在竹筒上提着绳子一步一挪,有的孩子才只站上去,立足未稳,高跷一偏,一个趄趔跌坐在地上,立即引来一片无邪的笑声。跌倒的孩子也不认怂,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继续前行。梅花桩是用易拉罐做的,用胶带将七个易拉罐绑在一起。一个孩子做一个,按一定间距摆放,孩子们在上面行走;也可以踩住一个,用手移动另一个,再踩住,再移动,以此类推;还可以将“梅花桩”顶在头上。无论是哪一种玩法,都能锻炼体能、平衡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一儿童节期间,各班都在紧锣密鼓准备节目。小班的孩子们准备的是合唱,站在台上指挥的是个小女孩。她不仅能指挥唱歌,还能领着小朋友跳舞,有板有眼,令人啧啧称奇。
她叫谢海析,今年四岁,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跑生意。受父母的影响,胆子很大,做事沉着,有号召力。来到幼儿园,老师发现了她的这一特长,有心加以培养,尽量给她平台,让她做主角,老师只是参与者,适当加以点拨。如今,她可以有模有样地代替老师上课了,孩子们居然也服她管。到兒童节那天,父母看到孩子出色的表现,该是多么的自豪。
春天来临的时候,园长在操场边种下一排向日葵,仲夏之日,花朵正欲开放。园长种下的,不仅是一株株向日葵,同时种下的还有爱心和希望啊!
如果把幼儿事业比作一座大花园,那么,教师的爱与奉献就是其中最美丽的花。一旦融入了爱的教育,孩子的眼睛里便会闪耀着快乐,即使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跳起欢快的舞蹈。
(作者单位:云南省腾冲市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