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

2018-10-21李明壮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0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李明壮

摘要:数学游戏作为数学教学中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被广泛的运用在课堂之中,数学游戏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游戏在课堂中的运用,并且要加强管理,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游戏;应用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对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但是注意力也极易被分散,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娱乐中可以加强对世界的认知,锻炼思维能力,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这一特性,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实际出发,将数学游戏游戏有效与知识内容结合,通过游戏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深化知识、巩固知识。

一、运用游戏将知识引入课堂

学生课间活动在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学习态度的散漫,在课堂刚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还未能完成投入到课堂的知识学习中来,这时教师若是再以“让我们学习新一章的知识---万以内的加减法”为课堂開场白开始新知识的教学,不仅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在教师在课前应该运用更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方式开始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数学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课堂知识。此外,教师在教学设计数学游戏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数学游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课程学习需求,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游戏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并且要便于学生吸收与理解,以提高数学游戏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测量》一章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制作一些长度相等的卡片及裁剪与卡片成倍数关系的绳子,在课堂之中引导学生利用卡片测量绳子的长度,并记录下每条绳子测量所需要的卡片数,最后将卡片数相等的绳子进行归类,如第一根绳子需要三个卡片才能与其长度相等,第四个也需要三个卡片,就将这两条绳子放置在同一个盒子中,待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教师再提出问题:“那么还有更快捷的方法得知这些绳子的长度吗?”引发学生思考,最后再引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尺子测量长度,这时学生会更加专注于知识的学习,更易于理解所教授的知识。

二、丰富游戏形式

小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普遍追求新鲜感,即使是在课堂中玩游戏,教师若总是带领学生重复同一种游戏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此外,学生的认知、性格的不同会导致所感兴趣的游戏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丰富游戏种类,从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数学游戏。教师面向低年级的学生设计数学游戏时,可以利用鲜艳的颜色来勾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师在进行《分类和整理》这一张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色彩鲜艳的气球带到课堂,并带领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同颜色气球分类。而面向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故事性较强的游戏,例如,教师在进行《位置与方向》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找宝藏”的游戏将相关知识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再在小组中指定学生扮演“骑士”,“骑士”需要预先蒙上眼睛,并且要在小组成员的“前后左右”位置指令的引导下到达“宝藏”的指定地点,最先到达目的地的并取得“宝藏”的小组取得胜利,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对位置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在游戏中通过竞争的游戏形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从感知类及实践类两方面练习目的出发,丰富游戏种类,例如感知类的就可以设计“找一找”、“猜一猜”、“估一估”等类型的游戏以提高学生感知能力,而实践类的可以设计制作类、绘图类等类型的游戏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通过游戏深化教学内容

课堂巩固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巩固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学习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同时还可以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的比较多的知识巩固方式---课堂习题练习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在答题时虽然写出了正确答案,但是存在参考的其他同学答案的现象,这对成果检验的真实性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而且还可以在游戏之中将知识实际生活相联系,吸引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之中,并在游戏之中进行知识的深化及学习。例如教师在结束《认识图形》这一章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猜一猜”的数学游戏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在进行游戏前,教师可以先将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的物体放置在讲台上,并先将其用物体遮挡住。再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自愿到讲台上进行“你说我猜”的游戏,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是成为描述的一方还是猜谜的一方,负责描述的学生可以联系图形的特性、也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同种类型物体对其进行描述,而猜测的学生则需要要根据搭档的描述猜测物体形状,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就联想到了课堂所学知识,从而可以起到巩固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容作用。

结语: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要积极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体会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并且要不断丰富游戏种类,优化游戏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欧容成.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J].亚太教育,2016,(25):263.

[2] 魏茂开.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25(7):53-54.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莽卡满族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