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2018-10-21姜囡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姜囡

摘要:数是数学的灵魂,是人们在生活中应用最广的数学知识,它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所以贯穿了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还要加强学生的估算和笔算能力,让学生在计算中发散思维,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是创造能力和数学思想,为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和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使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的重要步骤。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推动学生计算能力的多方面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运算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理解的提升。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学生的数学计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现状

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尤为重要。换言之,计算是数学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计算能力可以被认为是衡量他们数学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若某个学生的计算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那么其数学成绩必然不会优秀。通过教学实践调查发现,虽然部分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当他们真正去计算数学题目时,往往会出现计算效率较低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准确意识到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数学教学目标。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1.重视课堂计算训练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的计算训练,既要有趣,又要有效。小学生整处在一个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的阶段,同时也是待发掘的潜力最大的时期,学生在明确教学进度的同时要制定更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课堂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课堂练习既是对创新意识的培训,也有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与整体性。然而,学生的计算水平不同,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目标,以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1~5以内的加减法”与“6~10以内的加减法”时,这两节内容是最基本的计算,在讲解这一部分时,我选择借助计数棒来辅助教学。通过计数棒的减少与增加,可以间接性地更加明确的展示出计算过程,学生这样理解起来更加直观与方便。在教师的讲解部分结束之后,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用我所讲述的方法对一些习题进行计算,五分钟讨论时间后,每小组派代表来挑战,最后计算快且准确率高的小组获胜,优胜组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励。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兴趣,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来提高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关注。

2.认真审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计算能力水平高低以及计算正确率等与学生的数学计算习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认为,计算能力对学生计算能力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审题不够仔细、无法找出计算题的规律、看错数学符号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例如,针对计算题“4×2.5÷4×2.5”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错误的算成(4×2.5)÷(4×2.5),导致计算结果出错。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无法正确找出该题目的规律和特点,无法利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导致计算效率大打折扣。但是,学生如果仔细观察这道题目的特点,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进行计算,使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都得到了保证。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3.利用数学错题展开数学计算教学

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之外,还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计算方面出现的错题也就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以数学错题为依据,仔细分析学生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同时,为了有效避免学生下次犯相同的错误,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相似的题型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巧,促进学生计算准确性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寻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则,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4.加强日常计算锻炼,让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态度和习惯

小学生进行学习和计算训练时,要使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积极促进作用。老师在进行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有具体的方法,第一,要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后的检查和检验,逐渐形成习惯。进而保证计算准确,也会提高计算效率。第二,在得到习题后,不要急于动笔,要先审题,对题目要求及要进行计算的结果进行清晰明确。然后再根据计算规则和顺序实施计算,这样可以确保计算过程准确。最后对计算结果和过程进行检查,实施验证,保证计算准确性。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习惯,要有日常生活中的训练。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相应的计算习题,以日常生活简单的实际事例建设计算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训练,进而提高学习和计算积极性。比如,随同家长到超市购买物品时,要积极计算花费;学校活动时,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材料设置,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计算等,以此让学生养成随时进行计算的习惯,有效锻炼其计算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谓是学习数学的基石,如果基础不牢靠,那么就会像建筑房屋一样,“轰然倒塌”,所以,我们一定要夯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提高小学生的計算能力并非一日一天就可以见成效的,需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为之努力,不断思考,创新方法,可以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得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丽.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2] 郑丽山.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28).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