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树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策略研究

2018-10-21张羽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枣树病害

张羽

摘 要 枣树属于常见的经济型树种,本文对枣树种植过程中的各类病害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旨在促进枣树稳定生长,获取更大的种植经济效益。

关键词 枣树;病害;防治策略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林业是重要的发展主题,经济林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在枣树种植过程中做好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防治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全面落实早防治的基本思想,需要选取生态化防治措施,避免应用过多化学农药,全面应用各类无公害防治措施。

1 当前枣树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分析

1.1 枣锈病

枣树在种植培育过程中枣锈病是重要的叶片病害,病害实际威胁程度不同,有时会对果实产生较大危害。叶片在发病初期阶段,在叶背位置会产生淡绿色的斑点,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斑点颜色会发生变化,主要呈现出淡灰褐色斑点,最后病斑颜色还会发生变化,变为黄褐色,产生孢子堆。病斑的表皮部分开始出现破裂问题时,孢子会不断散发。在情况严重时,主要是从7月初期时开始发病,发病属于零星状态发病,等到自然种植温度更加适宜时,越冬的孢子开始对嫩芽侵袭。等到8月发病高峰期之后,落叶数量开始增加。树势基本生长态势开始减弱,对枣树整体产量以及种植品质造成较大威胁。在枣锈病发病以及流行范围不断扩散的主要原因是多雨高湿的自然种植环境。枣锈病菌通过夏孢子在落叶中寄生越冬,等到枣树第二年生长阶段成为主要初侵染源[1]。

1.2 枣缩果病

枣缩果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又称铁皮病、黑腐病等,是枣树生长中的主要病害。枣缩果病在各个地区都能分布,病害日趋严重,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实际病果率能达到10%至50%,在实际发病较为严重时能达到90%,对枣树种植产量造成较大影响。在枣缩果病初期发病阶段会出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果面没有光泽,病斑会逐步扩大。果肉病斑由内向外开始逐步扩散,向果肉深层出开始延伸。果肉病斑开始由外向内开始扩散,病斑开始逐步收缩。枣缩果病主要在的阴雨天以及晴雨转化较高的季节发生,此病发病主要是通过雨、雾、露和各类昆虫进行传播[2]。

1.3 炭疽病

枣树果实染病之后,在并处以及枣树果实腰部开始出现危害,最初患病颜色开始发生变化,产生淡黄色,随着生长时间延长开始出现水渍状斑点,然后扩散为黄褐色斑块。病斑处开始出现圆形凹陷处,病斑出现连片红褐色,导致果实提前掉落,早落的果实开始变色。在自然天气较为潮湿的情况下,病斑开始黄褐色斑点,病果果肉颜色开始发生变化,味道苦涩,受病害影响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晒干之后果肉连接果皮,不能用于食用。果实受到病害侵袭之后,枣子果肉糖分开始降低,生长品质角度差,正常生长情况下不能脱落。尚未患病的果实能够正常结果着色,如果炭疽病在患有缩果病的果实上进行感染,病斑拓宽速度加快,落果问题严重。枣树其他部位感染之后,在前期生长阶段不会产生过多较为突出的症状,处于潜伏状态。病菌和菌丝体在枣股、枣头上越冬,会作为受到侵害的主要感染性病源[3]。

2 现阶段枣树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防治策略探析

2.1 枣锈病防治

在枣锈病防治过程中首先需要控制菌源,当枣树进入到休眠阶段之后,需要及时扫除病落叶,采取集中烧毁和深埋措施,这样能够消除病源。其次需要采取合理修剪措施,将生长密度较大的枝条进行疏除,改善树冠基本通风条件。在自然雨季需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积水过度,枣树种植环境湿度过大,为枣锈病提供发病环境。在枣粮间作地间可以种植豆类等矮秆作物,确保树冠具有良好的痛风性。在药物防治措施中可以配置相应浓度的波尔多液、粉锈宁倍液、多菌灵胶悬剂倍液能够对病害进行有效防控。

2.2 枣缩果病防治

结合枣缩果病实际发病情况需要拟定防治措施,如果在枣树生长上半年感病指数较高,需要及时清除枣园掉落的果实,采取集中处理措施,这样能够限制病菌传播源。此外需要做好枣园肥水管理措施,这样能够提高树体基本抗性。如果树龄较大,需要在枣树萌芽之前及时对老树皮进行清理,可以在全树喷施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在化学防治措施中,可以选取硫酸链菌素倍液进行喷药防治,或是选用DT500-7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性喷施2至3次,这样能够有效杀灭病害传播危害[4]。

2.3 炭疽病防治

炭疽病主要是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实际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病菌主要是通過风雨和露水进行传播。从炭疽病实际发病情况来看,发病时间早晚主要有自然降水量相关。在降水量较多时节发病概率较高,在气候较为干旱的季节实际发病危害较多。当叶片受到病害侵袭之后,叶片颜色开始发黄,部分叶片呈现出焦枯状态和黑褐色。在枣树生长过程中,炭疽病大多呈现出零星状态发生,需要及时进行防治,不会产生较大威胁。但是炭疽病发生之后会与烂浆果病以及缩果病进行交叉性感染,对后期防治造成较大困难。在防治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枣园进行清理,在树冠下部喷施适量“免深耕”,这样能全面提升种植土壤通透性。在春季要采取修剪措施,剪除染病枣进行消除。在药物防治措施中,需要确定炭疽病发生主要阶段,在7月份上旬喷施噻唑锌与与波尔多液,间隔相应时间进行喷施。在发病前期阶段可以喷施相应浓度的多菌灵倍液,对炭疽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5]。

结语:

总而言之,枣树种植经济效益良好,种植市场广阔,在其种植过程中,枣锈病、缩果病、炭疽病较为常见,对枣树种植产量与质量威胁较大,所以当前需要拟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病害防治效率,促进枣树稳定生长。

参考文献:

[1]杨红,包建平.枣树病害与栽培管理的关系[J].落叶果树,2013,45(2):58-59.

张静文,张新平,岳朝阳等.新疆枣树病害的发生及危害[J].防护林科技,2015(Z1):86-88.

牛均平.枣树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资,2014(16):116-116.

[4]马向阳,樊红金.枣树主要病害枣疯病和枣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6(10):24.

[5]马存世,戚建莉,黄华梨等.景泰县枣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6,41(4):32-34.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枣树病害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在异乡
枣树皮煎水治疗腹泻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枣树下的故事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