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PRRS)预防与治疗措施研究

2018-10-21冯瑞芳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治疗措施预防

冯瑞芳

摘 要 本篇文章首先对猪蓝耳病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日常管理、紧急免疫、自繁自养三个方面入手,对猪蓝耳病(PRRS)预防进行解析,并结合猪蓝耳病病症的表现,提出猪蓝耳病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猪蓝耳病;预防;治疗措施

猪蓝耳病作为猪养殖环节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类型,其自身含有较强的发病率,并且病症具备一定的繁琐性,使得无法对其加以科学把控和防范。并且,这种基本发病较为快速,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和治疗,将会使得病猪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病猪的死亡。所以,应该意识到防范猪蓝耳病的必要性,结合猪蓝耳病的发生因素,采取对应的防护和治疗对策,加大猪的日常管理工作,以此从基础上减少猪发病机率,并要求预防和治疗工作同时落实,给猪养殖营造良好环境,实现猪的稳定生长和发展。

1 猪蓝耳病的基本概述

1.1 病原

引发猪蓝耳病出现的因素主要以单股正链RNA病毒为主,其包含在动脉炎病毒范畴内。这种病毒通常是结合巨噬细胞将其自身作用充分激发,使得猪蓝耳病的出現[1]。

1.2 流行病学

猪蓝耳病一般会在一定范畴内实现传播。猪蓝耳病不管是在传播效率方面,还是在治疗几率方面,相对偏高,传播过程中不会遭受猪的品种以及年龄的约制,含有较强的感染力。在猪养殖中,年龄相对较小以及处于怀孕阶段的母猪感染猪蓝耳病的几率普遍偏高。假设猪感染了猪蓝耳病或者携带此类病菌,将会给猪蓝耳病传播提供条件。通常情况下,猪蓝耳病传播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病猪传播;第二种是空气传播;第三种是精液传播。传播方式具备多元化特性。如果猪群包含在易感染猪范畴内,当和携带猪蓝耳病病毒的猪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将会遭受病毒的感染。猪蓝耳病在传播过程中含有持续性特性,同时这种病毒在猪体内停留时间比较长。由此可知,该病毒将具备较大的威胁性以及残留性。

2 猪蓝耳病病症的表现

针对各个种类的病猪来说,其病状体现形式将含有差异性。例如,在患有该病毒的母猪中,体温将会上升至40摄氏度,同时表现出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现象。当母猪正处在妊娠阶段时,这些病状将会给其生产带来直接影响,甚至还会发生流产或者早产等状况,给猪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当感染该疾病的猪群为幼崽时,其病状将会呈现出四肢无力、呼吸紧促、肌肉萎缩等状况,甚至其皮肤呈现出不同规模的斑点,肺部也存在一定炎症。

3 猪蓝耳病(PRRS)预防

3.1 日常管理

要求对猪发病状况有所认识和明确,并把现代化种猪检测技术运用其中,在养殖场所范畴内建立隔离区域,以此给后续检测工作的落实营造良好的条件。并且,还要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清理,对养殖用具进行消毒,减少养殖密度,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养殖场所通风以及降温工作。

3.2 紧急免疫

需要结合免疫相关标准,对种猪进行定期的疫苗注射,保证所注射疫苗质量,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从基础上防止病毒的传播[2]。并且,应该根据养殖现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对可能出现猪蓝耳病病状的猪注射接种疫苗。

3.3 自繁自养

为了防止猪蓝耳病的出现,需要在养殖场所内部设定较为平稳的种猪群,对养殖厂内疫情状况有所认识,并且,定期开展血清检测工作,根据检测结果将阴性猪引进来,防止引进阳性猪。此外,还要设定隔离区域,定期开展猪监测高红做,一般状况下,检测周期不得超过30天,以此实现养殖朝着规模化的趋势迈进。

4 猪蓝耳病的治疗措施

4.1 发病母猪治疗

如果发生猪蓝耳病的病猪主要以母猪为主,应该对其产道进行清理,选择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八百毫升,将其注射到母猪子宫中进行清理,之后利用四百毫升的蒸馏水进行二次清理,此外还要把青霉素注射到母猪子宫中,注射量不得高于800万单位。如果为了把子宫恶露进行及时清理,可以把脑垂体后叶素40IU注射到母猪的皮下。当疾病母猪生产出的幼崽存在死亡状况,应该把配种时间向后延迟,把所生产的幼崽进行焚烧处理,并做好四周环境的消毒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所有猪群进行猪蓝耳病疫苗注射,以此增强猪群自身免疫力。

4.2 发病仔猪治疗

针对刚刚断乳的幼崽来说,发生猪蓝耳病的机率相对较高。要想从基础上防止该现象的出现,应该提前进行断乳处理,并采用异地隔离的养殖形式。此外,还要对幼崽进行灭活疫苗的注射,提升其免疫能力。要想减少幼崽呼吸道疾病发生几率,不但要注射灭活疫苗之外,同时在饲料中还要增添适量的金泰妙,喂养时间不得高于7天[3]。

4.3 药物治疗

在出现猪蓝耳病状况时,母猪将会在生产之后出现一定的并发症以及呼吸道传染疾病等,这时如果仅仅对病猪接受简单的疫苗接种工作,将无法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应该结合对应药物的应用需求,采用对应药物进行处理,这样不但能够实现对呼吸道疾病的科学把控,同时还能避免发生感染状况,对猪蓝耳病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4.4 高烧症状治疗

针对猪群出现的高烧状况,应该及时找出病猪发病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病猪的类型以及发病状况,选择对应的药物,同时每天注射三次抱唾吠钠以及中药解百热药物,根据相关标准实现免疫核糖核酸的注射,以此缓解病猪发热状况,之后还要进行四天左右的药物处理。此外,在饮水的过程中,可以在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以及维生素C,增强病猪的自身免疫力,以此实现病情的缓解和治疗。

5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猪蓝耳病自身含有较强的传染性,在猪养殖中积分普遍,自身含有传递效率高、传播面积广以及危害性大等特性,直接影响养殖事业的今后发展。鉴于这种现象,应该给予猪蓝耳病防治工作高度注重,从预防以及治疗两个方面入手,减少猪蓝耳病出现几率,采用规范的治疗方式,提升治愈效率,降低经济影响,实现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尚宏.规模场猪蓝耳病预防及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0):78.

[2]崔绍丰,刘建权.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有效治疗建议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8):248.

[3]徐明东.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浅析[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11):34-35.

猜你喜欢

治疗措施预防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分析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探讨
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