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旅游开发与对策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2018-10-21杨耀华
摘要: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证调研,分析并提出开发体育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体育旅游应本着对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双向负责的原则,实施多元化开发,以促进体育旅游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体育旅游;开发;可行性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研究现状
生产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开始关注自我与精神上的需求,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自我发展。再加上近年来终身体育意识的深入人心以及体育运动的普及,以体育运动为核心内容的特色旅游在欧美国家得以兴起并迅速发展。从欧、美、日近年研究看,国外体育旅游已多为应用性研究,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大型竞赛表演体育旅游的策划、对大众休闲健身体育旅游的实施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多见。
我国对体育旅游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体育旅游市场、消费与发展对策研究;体育旅游发展战略与方向研究;地方及民族体育旅游研究;体育旅游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研究。
因为起步晚,我国对于体育旅游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层面,缺乏与实践的结合,缺乏对体育旅游市场源动力等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趋势
体育旅游在许多发达国家已颇具规模,在我国也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近几年正呈蓬勃向上发展之势。因此,了解我国体育旅游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认真把握当前体育旅游市场态势及体育旅游者的群体特征,积极促进体育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希望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对体育旅游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提出促进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在全民健身及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发展体育旅游可以改善我国人民的消费习惯,使体育旅游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点,并为地方旅游业的开展拓宽新思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一定贡献。本研究对规范我国体育旅游开发、探索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互融合交叉的部分,顾名思义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竞技、体育交流等为意图的行为,譬如,登山、攀岩、探险、观赏及参与体育赛事等,具有广泛性、专业性、民族性等显著特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证调研,旨在探索我国开发体育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促进体育旅游开发及加强体育旅游健康稳步发展的一些策略。
(二)研究方法
进行体育旅游研究,适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个人访谈法、参考文献法等综合研究手段和方法。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体育旅游概念界定
关于体育旅游的概念,不同的组织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体育旅游是指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涉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装备制造、设施建设等业态。
(二)体育旅游的特征
根据体育旅游的定义,体育旅游以观看、欣赏及参与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因此具有参与性、娱乐性、观赏性等特征。
(三)体育旅游发展历程
体育旅游其实自古就有,如国内的赛龙舟、打马球、舞龙舞狮等,就是体育旅游雏形的开始明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体育旅游亦发展迅速,以娱乐健身为目的的旅游项目开展最为活跃。多年的实践中,体育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逐步显现,我国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指导等方面均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通过国家强制力统筹体育旅游资源,努力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壁垒,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体育旅游发展创造了积极、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四)开发我国体育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自2016年底,國务院办公厅、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促进、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文件,体育旅游迎来政策风口。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普通民众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基于市场需求变化,体验式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旅游与体育的配合,正顺应了消费式体验旅游发展的趋势。
(五)开发我国体育旅游的对策
面对体育旅游产业这座大金矿,许多企业不仅完成了体育旅游产品的平台搭建,并且不断深化国内乃至许多国外项目的合作,摩拳擦掌发力体育旅游。但,与国外较为成熟的体育旅游发展模式相比,当下国内的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尚处于前期阶段,以山体、水系等自然景观观赏类旅游为主,凸显地域性及文化性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成熟,中国的体育旅游至今却仍然是亟待开发的“处女地”,发展前景可观。具体来说,可以从培育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入手,以“体”带“旅”;应以现有的多类型体育项目为基础,拓展体育旅游产品项目,打造体验型体育旅游项目,以“旅”兴“体”,最终实现“体”“旅”结合。
由此可见,随着相关机构对体育旅游的重视及理论研究的深入,作为一项新的赢利模式,体育旅游新的项目切合点也将越来越多,体育旅游一定会成为中国新的旅游利润增长点。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体育学院)
作者简介:杨耀华,1971年生,男,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与体育社会学。
参考文献
[1]李光坚.旅游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卢长宝,庄晓燕,邓新秀.视角、理论与方法:体育旅游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1):57-65.
[4]李凯娜,朱亚成,金媛媛等.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5-10.
[5]鱼飞.“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12-15.
[6]杨强.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5):15-16.
[7]金银日.体育旅游研究范畴的西方文献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