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合作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
2018-10-21黄友才
黄友才
合作型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种在讲授式学习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学习者或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的学习者,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学习者之间围绕学习主题,借助网络平台组成合作学习的小组,共同设计合作方案,讨论交流,展开学习活动,在理解掌握教材资源和课外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最终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和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平台的合作之外,教师通过语文信息资源与学生合作,一般不会给予学生具体明确的答案,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合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自主意识。
信息化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因此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学习,教师需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自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教学中,既要认识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也要关注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明确的分工和互助之下完成共同的任务,一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把班级42人分为7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每个小组必须共享信息资源、积极合作,才能在整个班级的学习和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经过近两个学期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与传授式学习模式、个别化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型信息化教学设计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要高于个人的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共享语文信息资源,也可以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其二,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面对的是同样的网络同样的语文信息资源,不用过多考虑双方的身份地位,有利于实现平等互动,有了教师的积极參与,学生的投入学习,师生之间感情更加深厚,语文课堂不再沉闷。其三,群体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案例分析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作品,是较好地让学生全面了解戏剧特点的学习材料。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和潜台词,内容上有强烈的矛盾冲突,且戏剧和其他文学样式不同,需要突出它的舞台性。本课的教学设计围绕三个话题“说不尽的周朴园”“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层层深入地展开。在教学时采用合作型学习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研讨,走进人物形象,理解矛盾冲突,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资源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探讨答案的能力。教学设计如下:
利用网络或电子图书馆,学习语文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戏剧作品,加深对戏剧知识的认识。学生可利用网络或电子图书馆查找有关戏剧知识、曹禺介绍文学常识,帮助学生养成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和掌握基本文学常识的习惯。
浏览QQ群共享,下载阅读作品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雷雨》人物形象分析、戏剧语言、矛盾冲突等方面的鉴赏文章上传到群共享供学生下载阅读。同时将电影《雷雨》的视频资料发到网上供学生观看,使之熟悉剧情。视频和鉴赏文章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确立主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了三个话题,每位学生可以自选一个话题,并选择一个角度作为自己的学习主题,无固定的答案,只要能言之有理,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学生每6人一组,经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在交流中就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做分析和阐释。6人之间再进行详细分工,每位学生都需查找相关资料,两位学生负责撰写小论文,两位学生负责制作PPT,一位学生代表全组在全班作小组汇报,一位学生负责在小组汇报过程中做好记录。
小组集中,归纳总结
小组每一位成员交换各自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彼此之间交换资料,资源共享。撰写小论文、制作PPT后小组成员集中修改补充,小组内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本小组的学习任务,并将PPT在全班做交流汇报。
教师分析评价,充分肯定学习成果
教师首先对各小组学习成果进行高度评价和肯定;其次对各个小组内的情况分析评价,比如对每个组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充分肯定了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
结语
合作型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模式,包含了直观演示、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方法,符合职校学生的学习个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体现了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也体现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帮助者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