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情感
2018-10-21马梅
马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情感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導致出现很多单亲家庭孩子的原因,这些孩子情感上的缺失,以及心理状况等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期,同时也是最需要家长关爱和呵护的时期,但是却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亲情的缺失,导致他们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怀,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自信,用数学的魅力来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让这些在亲情上缺失的孩子也能重新自信起来,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情感态度呢?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单亲家庭孩子的情态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用爱来浇灌,帮助单亲家庭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关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加倍地关注这些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家庭生活,对于他们在学生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实际的指导和帮助,并通过数学教学的途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配合教师的工作。另外,教师还应当多和这些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地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变化,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从而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的阴影。
肯定学生的长处,进行适时表扬
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都比较内向、胆小,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善于表达自己,这也就使得他们很少有机会被教师表扬。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鼓励这些孩子表现自己,并对他们的长处进行肯定和表扬。比如,在学习加减乘除等算法时,教师可以鼓励单亲家庭的孩子上黑板解答题目,当单亲家庭的孩子对于相关的题目解答正确时,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和表扬这名学生。但如果解答错误,教师应当引导其他学生一起对他进行鼓励,让其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怀,从而帮助其重新获得学习和生活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上进心,促进他们健康乐观地成长。
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效地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灵活地进行运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得重视教学过程的优化,转变之前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并且适应学生的心理,同时还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以此来解开学生们的信息障碍。
例如在正方形绘制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准备一个长8cm、宽4cm的制版,大部分学生在实际的绘制过程中,通常都会将正方形面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并且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明白面积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答案,鼓励学生深层次地进行分析,打破传统思维局限。只有在不断尝试下和探索下,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合理地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得善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七巧板拼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相关的情境问题,如:“同学们,你们通过几个正三角形才能拼成一块地砖?如果是其他形状,你们会使用怎样的方法来拼凑?”以此来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阐述欲,同时这样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重视课堂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又比较强,再加上单亲家庭的孩子学习方法比较缺乏,进而不知道如何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
例如在《乘法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找寻到两个乘数分别代表的意义,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新知识的建立,不仅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情感态度,并通过数学教学途径来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感受到关爱,帮助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心理。
教师也可以通过沟通、鼓励和赞扬等方式,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们重建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