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寄宿制学校空间重构策略研究
2018-10-21张进常绿茵
张进 常绿茵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并把“乡村振兴”放在了国家战略高度,反映了国家对乡村的重视程度,而乡村教育正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然而,目前我国乡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空间不合理、建筑单体质量差的问题。针对此,本文以河南省舞阳县九街镇初级中学为例,分析目前建筑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空间重构设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乡村寄宿制学校;政策背景;空间重构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05-117-4
1 乡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政策背景
以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起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撤点并校”走到了终点。在这十年中,我国乡村和乡村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2种乡村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发展寄宿制学校是农村地区实行集中办学后解决上学远问题的主要措施,也有利于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向他们提供必要的看护和照料。然而,在寄宿制学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根据2012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部分市县所做的调查发现,53.9%的市县中寄宿制学校在学生生活、安全、卫生条件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1]。可见“撤点并校”政策虽然在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产生了寄宿制等新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寄宿制学校的全面规范化建立势在必行。
国家对乡村寄宿制学校的问题一直以来都颇为重视。从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到:“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到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期间大量乡村寄宿制学校逐渐建立起来。
各省也积极响应,出台了相关文件。例如,陕西省在2003年出台的《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的意见》中提到“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措施”。河南省人民政府在2016年12月7日印发的《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中表示:“要切实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规划和建设。今后五年,无寄宿制小学或不能满足寄宿需求的乡镇,至少改扩建或新建1~3所农村标准化的寄宿制小学。优先安排改扩建或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完善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食堂等设施,使其达到标准化要求。”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宣布“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2个孩子的政策,将会导致未来3~5年生育婴儿有一个爆发性增长。因此,未来5~10年,随着中小学人数的增多,乡村寄宿制学校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问卷分析和实地调研法对舞阳县九街乡初级中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对乡村学校空间进行重构设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2 项目背景
九街镇初级中学位于河南省舞阳县九街镇育才路,东临九街镇中心小学,两个校区共用一个操场,目前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为844 人,共16 个教学班。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划要求,未来学校拟设置36 个教学班,计划招生人数1 800人。由于用地有限,在校园的后期空间重构过程中,九街镇中心小学将搬迁走,两个校区将合并建成寄宿制九街镇初级中学。
3 舞阳县九街镇初级中学发展现状
本次研究针对领导、教师和学生共发放了13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学生95份、教师16份、领导5份。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与发放问卷的形式发现该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3.1 用地面积严重不足
通过实地测量可知,该校的现状面积为24 443.31 m2,现状生均用地面积为13.6 m2,与标准生均用地面积相差6.4 m2(见表1)。
在进行学校空间重构时,由于学校南邻街道,东西紧邻民宅,无法向外扩地,只能勉强向北扩1 966.11 m2,但扩地后生均用地面积为14.7 m2,仍与标准相差甚远。而且为了稳定教师队伍,规划中要求该校建设教师周转房,会进一步压缩学校用地。
3.2 建筑空间布局紊乱
从图1可以看出,九街镇初级中学和九街乡中心小学虽然名义上是2个学校,但却共用餐厅、操场、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如下:①宿舍和餐厅偏西布置导致小学生去宿舍、餐厅的距离太远;②室外旱厕位置不合理,如位于西南角的旱厕影响主入口的美观,而小学教学楼附近没有室外厕所,学生只能使用靠近操场的室外厕所,使用不便;③办公区位置不合理,即西北角的办公楼离教学区距离远,来往不便导致部分房間已改为教工宿舍;④教工宿舍布置不集中,即北边、西边、东南角和中部都有分布,严重干扰学生流线。由问卷统计可知,有75.00%的老师对目前学校的整体布局不满意,有48.86%的学生感觉一般(见图2)。
3.3 学校硬件设施严重滞后
由问卷统计可知,学生和老师对教学楼、宿舍、食堂和操场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其中学生对游戏设施满意程度最低,老师对广场的满意程度最低(见图3、4)。具体问题如下。
①教学楼、宿舍和食堂存在建筑面积不足、质量差的问题,建筑的外貌千篇一律。
②厕所为旱厕,而且教学楼和宿舍内都没有厕所。学生和老师不仅上厕所不方便,而且旱厕本身也不卫生,容易造成疫情传播。
③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此项工程是基础性工程,至关重要。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人力、物力等原因,过往政府往往只重视看得见的单体建筑,忽略了这项“隐形工程”。在实地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学校投资新建了冲洗式厕所,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清洁,最后只能荒废。
④垃圾处理形式落后。该校是在操场的一角挖坑,用来堆放垃圾,到达一定量后进行焚烧掩埋(见图5)。这种形式的弊端为:垃圾坑过深且靠近学生活动区域,易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产生安全事故;焚烧的形式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掩埋在地下的形式,严重污染了土壤,使土地不能再利用。
⑤学校缺乏休闲、游戏设施和绿化严重不足,校园总体环境需要改善。本校中仅教学楼前有绿化,其他区域未见有绿化和休闲、游戏设施。通过问卷统计可知,其中有44.00%的学生认为宿舍楼外的活动空间不够(见图6);关于室外休息设施方面,有44.00%的学生、50.00%的老师认为设施数量太少,有42.40%的学生、31.82%的老师认为设施陈旧(见图7)。由于乡村经济落后等原因,乡村和集镇均普遍缺少公共休憩场所,因此乡村学校师生对休闲、娱乐场所的需求更为迫切[2],这也是学校空间重构中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
⑥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环形跑道为东西向布置,不符合规范要求。而且由于2个学校共用一个操场,导致面积严重不足。单双杠和乒乓球台等设施数量少且设施陈旧(见图8)。
4 舞阳县九街镇初级中学学校空间重构策略
①重视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在学校进行单体建设前,邀请专业人士设计好供水、排污系统。
②通过拆、改、扩、新建等手段,重构学校建筑空间,确保功能布局合理[3](见图9)。
③坚持循环渐进、先建后拆的原则,进行分期建设,具体步骤如下。一是通过实地调研确定哪些建筑是长期保留的,哪些是可以拆除的。例如,该校中位于东北角的教工家属楼由于是老师集资建设的,有利益纠纷问题不宜拆除,需要长期保留;2个教师周转房因为是2015、2016年新建的,宜长期保留(见图10-1)。二是拆除西南角男女厕所,外移变压器,开设北门(见图10-2);新建教学楼南楼和综合办公楼、餐厅多功能厅和部分停车场,搭建临时室外厕所(在老教学楼西山墙处)(见图10-3)。三是拆除旧餐厅、部分操场、篮球场、中学教学楼、临时厕所、办公楼、教导处和政办室(见图10-4),新建女生宿舍楼、男生宿舍楼、教学楼北楼和新校门(见图10-5)。四是拆除旧学生公寓、旧教工宿舍楼、中心校、小学教学楼、操场、综合办公楼和厕所(见图10-6),新建操场、看台和教师周转房(见图10-7)。五是拆除西北角旧办公楼,組织校园道路和绿化,完成最终规划(见图10-8)。
④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减少对学生教学情况的干扰。
⑤重视景观、休闲空间的重构。寄宿制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生活的场所,因此,对学校景观、休闲空间的设计重构至关重要。例如,该校在空间重构的设计中不仅增加了一个围合感强的升旗广场,还预留了3块花园,可在后期深化阶段设计为休闲活动场所或游戏场所。
5 结语
近年来,虽然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我国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舞阳县九街镇初级中学为例,阐明目前乡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适合当地的乡村寄宿制校园空间重构策略,希望能够对河南省寄宿制学校的空间重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对农村撤点并校政策的评价与反思[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郭春华,欧阳秀明.乡村学校环境建设探讨[J].广东园林,2006(5):20-23.
[3]聂明魁.中小学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