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能力的思考
2018-10-21胡坚郭红亮
胡坚 郭红亮
摘 要:由于城市的人口较稠密且经济活动较为集中,导致气象灾害的致灾有放大效应与连锁效应,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是城市管理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重大考验,因此要增强城市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对气象灾害的应急服务的同时,根据城市的特征做出相应的改变,从优化气象防灾的规划设计上,推动智慧气象建设、加速城市转型与提升公众防灾减灾的参与度等提出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1-0334-02
1 引 言
近年来,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影响,发生洪涝、暴雨、雷电、干旱、地质灾害、风雹、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逐年增多。随着各地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物流、人流不断密集,如果出现突发性的气象灾害,农业、工业、交通及基础设备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可能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所以做好气象灾害的应急救灾工作,减轻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与影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达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各级政府义无反顾的责任。
2 城市气象灾害特点
针对联合国的世界气象组织相关统计,城市的自然灾害中大约90%都是气象灾害或者与气象灾害有关。气象灾害的出现与其规律具有明显特点。
2.1 城市的气象灾害趋于复合多元化
因为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系统在城市的内部密切联系,而极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因为自然与人为双重属性所导致的。城市除了极易受到连日阴雨、台风、大风、雷电、持续高温等大范围气候系统所造成的气象灾害,且也存在像狭管风、局地热对流、城市热岛、雾霾等由于城市局部气候造成的气象灾害。因为城市是人类活动强度高的区域,敏感程度不同的人群与行业对不同的气象灾害呈现出的脆弱性也不同,当各种气象灾害同时发生时,通常会同时影响到城市内部系统的多个脆弱部位,体现在城市的复合气象灾害造成的灾害强。
2.2 连锁效应
由于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与人员财富的越来越集中,导致城市基础设备无法承载起相应带来的负担,城市对气象以及其衍生灾害的脆弱性、暴露度与敏感性日趋增加,城市所面临因气象灾害所带来风险也日趋提高,气象灾害出现“连锁性”效应越来越明显。现代化城市的正常运行需要依靠生命线工程,若系统中的某点出现瘫痪,灾害会与系统内部之间发生连锁反应。所以城镇化区域极易出现衍生、次生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1]。
2.3 城市对气象灾害具有“放大器”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当城市成长到一定规模以后,因为人类活动较为密集,城市的下垫面与地貌出现改变,会造成城市局部气候特点与生态环境产生变化,让城市气象灾害印上了人类活动的痕迹。用暴雨内涝灾害为例,在城市高层建筑的集中区,热岛环流有助于加强城市上空进行热对流,更易诱发暴雨,因为城市内部的路面硬化率高、下渗率降低,增大了地表的径流,造成暴雨出现积涝的概率大大提升,影响到城市的发展。
3 改进措施
城市气象灾害的防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较为完善的基础设备,也需要从科学预案、监测预警、制度建设、灾害保险、灾害管理、科普宣传等方面增强非工程对策的实施力度。根据现阶段我国城市气象灾害的非工程应急对策中所具有的问题,笔者觉得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相关工作进行改进。
3.1 技术预防与加强城市气象的监测预报能力
在城市气象灾害预防中应发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协同作用。灾害预测是救灾活动与救灾准备的前提条件,灾害耗损的大小和预报预警的准确率与提前时间成正比。①持续完善空、水、气、地一体化的城市综合气象监测网络的基础建设,从而增强预报城市气象灾害的能力,尤其是增强城市气象的多灾种前期预警理论与其系统建设的开发与研究。②要强化传递气象灾害预报信息的途径,充分发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新闻媒体的传递作用,让公众迅速知道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削除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盲区”。
3.2 科学防灾,做好城市的气象灾害防治工作
增强城市的规划设计,完成气象灾害要素的考量与研究,推动城市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验证,按照城市气象灾害的特征,把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等理念落实到城市开发中去。其次推动城市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划区,科学制订预警等级与应急级别,确定与设计相应的救灾预案、防护标准、避灾场所与规划避灾路线等,城市气象灾害形成分级防御机制、分区预警,既要避免预警的滞后性与应急的不足性,又要避免过度应急与过度预警。如部分城市开始进行分区气象灾害防御与预警,实践表明,该种方式对比传统式全城防御、全员待命形式,极大的减少了防灾费用,且提升防灾效率。最后在城市的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可以探索调整部分地区气象条件的对策来改善城市气象环境和建设的适应性,像建设城市绿地、城市生态湿地、城市生态性隔离廊道等[2]。
3.3 完善城市灾害预防管理机制与法规体系
强调制度与组织的权威性是灾害预防非工程对策的重要特征。①应改善现阶段城市灾害管理机制中的分地区、分部门、分灾类的管理形式。组合各单一灾种的管理单位,建立一个由各级政府领导且完善的减灾管理组织,综合管理城市的灾害,深化城市跨行业、跨地域、跨部门的应急与灾后恢复的重建能力。②要增快推动综合减灾法律法规的进程,按照影响城市运行的气象灾难,探索涵盖预警、防灾、救灾、灾后重建的全部过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制定适合城市灾害防控的法规条例。
3.4 完善发布渠道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渠道十分重要,通过社会媒体与社会成员把气象信息传播出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形成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的联动机制。当前,最重要的是不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挥其权威、快速发布、覆盖面高的优势。
3.5 提升社会参与城市气象灾害的防治能力
①引进经济機制,推进经济防灾,通过运用灾害保险等形式提高应对城市气象灾害的平稳性。灾害保险在国外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像日本、挪威、法国等国家把自然灾害风险强制纳入保险范畴;而中国的灾害保险的现状是投保率低、业务险种少且赔付率较低,在2008年南方出现雨雪低温冰冻灾害直接导致经济损失1516.5亿元左右,而保险公司赔付的经费不到总损失额3%,所以中国城市气象灾害的保险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②强化社会公众的主体意识,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由城市社区机构组织对居民进行气象减灾防灾科普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居民抗灾能力。③发挥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预防和控制城市气象灾害的关键作用,做好受灾救助工作,防止因灾害诱发的社会危机事件。
4 结束语
气象部门的职责就是及时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面对气象灾害,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需要科学指挥,积极应对气象灾害,迅速联动,有针对性的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帮助人民群众在灾害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和帮助其开展灾后重建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郑 艳.推动城市适应规划,构建韧性城市-发达国家的案例与启示[J].世界环境,2013(06):50~53.
[2]陈正洪,杨桂芳.城市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相关问题研究进展[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5(3):21~22.
收稿日期:2018-6-20
作者简介:胡 坚(1979-),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气象应急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