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航空维修安全管理中人为因素的创新价值

2018-10-21刘学彪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差错航空人员

刘学彪

摘要:航空维修安全是航空机务人员能力的体现,但人为因素对航空维修安全的影响举足轻重。本文首先从个人因素带给航空维修安全隐患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如何避免或者减少航空维修时出现的差错进行了简要讨论。

关鍵词:航空维修;安全管理;人为因素;创新价值

航空维修安全是指具有飞机维修知识的人员在航空前对飞机安全风险进行大体准确的评估和控制准备,然后在保证安全监控系统和安全信息管理的前提下,对航空飞机做系统评价,提出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为依据,对航空整个航程期间保证飞行安全的意思。

1人为因素

所谓人为因素是指,在航空飞行中对飞机航程进行监控和信息管理,优化操作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所实施的主观或者客观行为。随着高分子物理材料的开发和使用,航空器的维修要求十分严格而复杂,对机务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大部分对航空器材的维修工作都是由机务人员来做的,就算机务人员再优秀,不免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风速的影响;或者受到来自自身个人素质的影响,比如,心理、体能、智商和反映是否敏捷的影响。

除此之外,某些航空部门受竞争环境的影响,视效率为第一追求,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外界环境,总是苛刻要求成本降低,重视航空器材的利用率,甚至不顾是否有足够的灯光照明或工作是否需要做一定的模拟分析计算,至机务人员于夜间做高难度维修,致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机务人员在这种状况中最容易失误,从而造成航空过程中出现难以挽回的错误。

2人为因素对航空维修安全的创新价值分析

作为航空专业维修人员,相对其他懂得航空维修安全的人员来讲,应该更加理解何为航空维修安全以及它的重要性,还有自己肩负的航空安全的使命和责任。所以分析个人因素在航空维修安全中的作用于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有效预防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的发生,还可以对机务维修人员自身做一个有效其长效的激励作用。

2.1关于工作环境的改善

航空维修安全环境相对来讲应该是比较艰辛的,无时无刻都要在第一时间感到航空维修现场,无论高温天气还是低温严寒都需要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维修任务。环境因素在很多方面会促进差错性发生。比如,当天气特别闷热时,气压较低,机务人员对机体或者发动机做出大修的时候,往往需要一整套维修检测程序才能进入正式维修状态,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气压小,会随时影响到机务人员呼入的空气量,再加上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很容易使维修人员失去意志力,放弃分析复杂的部分,或者中断修理,这就给航空维修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同时,也浪费了时间资源,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做好维修工作,并向上级递交维修成果。首先,应该给航空机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气氛对航空维修安全来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坚决避免航空机务人员在缺少良好的工作设备下进行维修操作,同时也应该给机务人员发放充足的劳保用品,杜绝不带劳保用品就对飞机进行维修的现象。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避免航空机务人员由于工作环境不良带来的安全风险。其次,为了避免航空机务人员情绪上消极,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长效性的内部激励机制,比如,待遇制度、晋升制度、还有技术职称制度,将它们的作用嵌入到绩效考核中,不但会有效调动机务人员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避免机务人员消极情绪带来的安全风险。

2.2关于培训制度的完善

为了飞行安全,降低机务人员由于自身差错引起的安全风险系数,在端正机务人员航空维修态度的同时,应该建立起一套与绩效考核直接相关联的系统的培训制度,提高机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心理承受力。航空维修过程很复杂很繁琐,站在维修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讲,用知识不断丰富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飞机材料、发动机或者操作键盘上都会有新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技术的发明,新技术突飞猛进、新思想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必然无法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应在恰当的时机组织培训学习,在完成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后,与机务人员不断进行提问和接受解答,这样有利于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到实践中去。领导在选拔人才的时,要看重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这包括专业知识的储备,还有应急环境中的处理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有能力完成部队交给的维修任务。

2.3管理机制的完善

对于整个部门来讲,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对于降低维修风险来说是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具有统筹防御作用。由于一个好的合格的机务人员应该发挥着航空技术维修的主导作用,而且其主体本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态度,以及有效方法等在保障维修质量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就需要建立的制度本身是坚守“以人为本”的要求的,要做到将根据其特长和个性将其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中,并且保证其人际关系良好。对人的管理机制恰好反映了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观念。如果管理机制的完善没有向着人的方向去发展,则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领导说的一定对,领导做的一定好,领导没有说或者认为错的就一定错,这样的工作环境势必会影响到机务人员的个人判断甚至会影响维修人员的心理,提不起精神工作,差错发生几率也就升高了。

2.4强化现场监控及检查力度

强化现场监控和检查力度,不仅是保证航空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且可以通过审查和鉴定,看出航空机务人员的技术能力所在,工作情绪是否良好,然后按照审查结果分配到适合的工作环境中,保证其能在良好的心情下进行航空维修,降低航空维修风险。监控现场的人员本身自己得懂得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修理飞机的实践经验,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准确的判断力,对细节要更加在意,防患于未然,现场监控通过后,还需要对其修理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这才可以称得上合格机务维修人员。同时也是挑选好维修人才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还需要落实交接任务的属实性和是否完整,配备各种任务完成的交接单,上面必须标有明确的交接时间和交接任务以及交接人。切实提高机务人员的维修质量。

2.5建构良好的安全文化

为了从根本上制止机务人员在维修时发生差错,就需要对所有机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培训人可以是知名国内外的具有相当经验和知识以及具有自我的一套心理梳理的专业人员。要将安全的概念深入人心。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相互搅绕的网络型的规章制度,才可以有效防范机务人员由于个人因素问题造成的维修差错。

2.6对自愿报告机制的完善

它和普通机制的不同在于其原则有所不同。自愿报告机制的原则为自愿性、真实性、保密性和非惩罚性。相信每个维修人员对这样的机制都会加以认同,它规避了很多弊端,比如,它可以吸收维修人员遇到事故隐患和风险的第一手材料,为以后预防人为因素引起的维修事故风险做保障;保证不影响自愿报告同志的晋升等等。

3总结

“马航事件”直到现在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确保安全是顾客首要考虑的现实问题,这对整个航空工作,做好全方面的隐患检查,力所能及为顾客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做好维修等人为因素在提高航空运行安全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重视员工培训,提升其维修技能与维修责任意识,完善其维修业务素质,加强整体管理体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做好维修工作检查,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本文对此给予了相关论证,望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秦芃. 航空情报管理中人为因素的重要作用与控制策略[J]. 才智,2017,(36).

[2]唐远飞.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中人为安全风险及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7,(5).

[3]韩良元. 航空维修中人为差错诱因分析与预防建议[J]. 科技视界,2017,(5).

猜你喜欢

差错航空人员
丁是丁,卯是卯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跟踪导练(四)
航空漫画
完形填空Ⅸ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