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现状与最新政策研究

2018-10-21黄帅刘加林张冬雨刘良玉

乡村科技 2018年7期

黄帅 刘加林 张冬雨 刘良玉

[摘 要] 如今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宅基地闲置浪费、农村公共建设资金不足、农民的农宅财产权得不到保障等。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二元体制下城乡分割的宅基地制度。因此,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全力推进现有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以适应城乡一体化和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基于此,本文分析当前宅基地制度背景下农村的发展现状,并解读我国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最新政策。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宅基地政策;农民权益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07-20-2

1 当前宅基地制度背景下农村发展现状

1.1 大量农村居民用地、农村宅基地被闲置浪费,难以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1995年,农村人口数量及所占比重更是出现了“双降”现象。按照常理,农村人口减少、城镇化加快应是节省居住性建设用地的。当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购房后,相比较在农村居住,其居住用地会更加集约。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尽管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大规模增加,但是农村的建设用地也在迅速增加。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可以看出,2000—2011年我国农村人口减少了1.33亿,但农村居民建设用地却增加了203万hm2。

以宅基地为主的农村居民建设用地在农村人口大规模减少的情况下不降反增是很不合理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其实,在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的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问题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国土资源部有一项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居民闲置用地高达200万hm2,低效率用地更是高达600万hm2,而这两项指标更是只占了现有城镇用地规模的1/4、3/4。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测得我国农村空心化治理潜在价值尚有0.076亿hm2。

引起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及浪费的关键是因为当前的宅基地制度不完善,存在很多缺陷。长期以来,宅基地使用权只流于农村集体内部,更或者是农村集体没有权利有偿收回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这样一来会出现2个后果:一个是宅基地主体,如农村集体之外的农民、市民、企业等不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流转宅基地,无法获得市场价值;二是农村增加人口所需要的宅基地与农民进城而引起的宅基地闲置这一矛盾不能够通过市场化流转和配置,形成农村宅基地闲置与农村宅基地需求量增加共同存在[1]。

1.2 城乡居民房屋财产价值因农宅财产权不能实现、制度差异和权利不公平而产生巨大的鸿沟

住房作为人们的首要财产,价值量极大。农宅包括地上住房和地下土地的宅基地使用权,这是农民最贵重的财产。但是,农宅无法市场化流转使得其潜在价值无从实现。当前我国农村住房人均面积约为37 m2,如2015年农村人口60 346万人,农宅造价839.9元/m2,农村居民住房仅造价就达18.7万亿元。我国农宅潜在价值保守估算可达35万亿元,每户平均13.5万元。若放开市场,进行市场化交易,农宅的价值将会翻几番。

最近几年,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進城务工、经商、买房,导致其住房和宅基地长期闲置。但是在政策的限制下,农民没有合法交易闲置农宅的途径。原来城市居民没有房屋财产权,但可以住福利房。之后经过改革,国家赋予了市民房屋财产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1.3 农村建设由于公共资金的缺乏,发展缓慢

如今有一些很突出的问题出现在我国农村建设当中,如对农村建设发展没有规划和资金不足,导致农民建房标准低、无抗震性、缺少文化气息、风貌不佳等。由于农村公共资金不足而产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现象横生。最近几年,各地各级政府虽然投入较多资金进行改善,村容村貌有所改观,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也正是因为种种问题的出现,我国开始着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颁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的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防止犯颠覆性错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2]。落实集体所有权,就是落实“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稳定农户承包权,就是要将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本集体组织的每个农户。放活土地经营权,就是允许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配置给有经营意愿和经营能力的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化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二是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3]。抓紧修改有关法律,落实中央关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重大决策,适时就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办法、新的承包期限等内容提出具体方案。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推进试点范围,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三是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行特殊保护。完善土地复垦制度,盘活土地存量,落实生产建设毁损耕地的复垦责任。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完善平衡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到位、质量到位。

2 我国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最新政策解读

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农村面临着大改革,农村改革发布了很多惠农政策,村民享受的补贴也越来越多。而农村宅基地的问题向来很受村民的关注,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2017年7月,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宅基地改革的具体政策。

2.1 宅基地确权政策

宅基地作为国家给户口在农村的人的一项福利政策,属于村集体的村民可以免费用宅基地来建造房屋居住[4]。村民拿到了宅基地的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代表着村民使用宅基地是合法的,有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宅基地完成确权后,就会拆除一些违法建筑,村民在空余地块私自建的建筑将面临拆除。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宅基地确认后,各村民权限分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宅基地不确定而产生的争执与矛盾,缓解了村民的内部矛盾。

2.2 农村宅基地继承政策

农村的宅基地是给户口在村集体的人的一项福利,户口不在农村,不属于村集体或者是前几年农转非的人,不能享受使用农村宅基地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户口不在农村,就不可继承宅基地。户口不在农村不能继承宅基地,能继承宅基地上面的房屋建筑,但是不能对房屋进行翻新、修建,等到房屋自然消亡后村集体收回宅基地。若此期间房屋面临拆迁,房屋拆迁款归继承人所有。这一政策的出台,可以大大减少一人两户口的“空挂户”享受城乡双重身份人的数量,原本想着一人占多套宅基地的想法化为泡影,切实保障了农村村民宅基地权利的公平实现。

2.3 超出宅基地规定面积要交税

不管是哪个地区的农村,对于宅基地使用面积都是有一定标准的。比如,山东省济南市平原地区的农村宅基地最大使用面积为260 m2,若实际建筑面积超出了这一标准,每年都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交纳的费用根据当地实际经济水平与超出面积来计算,每年的交纳标准为3~10元/m2。这一政策有效解决了违建、扩建、乱建的现象,超出部分交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村民图大、图气派而与邻居争建的攀比心理。

2.4 退出宅基地有补偿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很多村民已经在城市购买了房子。进入城市生活不再回农村居住的村民越来越多,很多地区出台了自主退出宅基地补偿的政策。补偿标准因各地经济水平不同而不同,补偿标准为80~120元/m2;地上建筑补偿根据建筑材料来确定,补偿标准为300~700元/m2[5]。补偿政策一方面保障了城里买房村民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宅基地的回收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率。

2.5 不可随意翻建房屋

现在即使户口属于村集体,可以免费使用宅基地,也不允许随意建造或者翻建房屋。因为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农村面临着拆迁。在农村翻建房屋需要经过村委会及相关部门的同意,否则按非法建筑来处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村民因为贪图更多的拆迁赔偿款而盲目扩建给政府财政带来的压力。村民扩建的房屋大多质量不好,有很多房屋存在安全隐患,这一政策的出台也可以保障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军扩,张云华.关于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经济时报,2017(6):41-45.

[2]许经勇.论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及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学习论坛,2017(1):33-36.

[3]张爱明.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机制创新及政策理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32-34.

[4]刘辉.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新思考[J].农业经济,2017(3):105-107.

[5]陈璐,韩学平.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立法完善对策[J].农業经济,2017(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