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2018-10-21王传晓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土地规划措施研究存在问题

王传晓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但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通过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具体的规划利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达到改善民生的效果,而且能够推动一个区域的整体转移。在当前我国土地规划利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给予充分重视,从而全面提高土地规划利用的水平。

关键词:土地规划;存在问题;措施研究

引言

土地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分配规划,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要认真研究土地规划问题,针对土地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及时解决,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土地规划概述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规划大致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未利用土地等,人类对土地不同的改造和利用所反映出来的土地的用途,就形成了不同的土地规划。根据土地的利用形式和分布的规律,可以将土地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细致的划分。承载人类活动最密集的是城市土地,它以密集的分布方式来使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农用地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物品,保障着人类的生活质量。未利用土地因其自身的因素,开发难度较大,但是根据该类土地的自身性质,它可以更好的为人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规划是指对某一个区域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使这个地区的土地能够有效利用,更好地实现资源分配。对土地的利用,要以城镇的建设为出发点,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有效管理规划,提升土地自身的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问题也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各国都在努力的对土地规划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资源环境的发展形势更加严峻,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也是重要的发展课题,合理分配土地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就对土地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

2.1规划方案可行性不高

土地规划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在设计土地规划方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多项因素,综合设计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1]。但从现阶段土地规划方案实施的情况调查研究发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并不高,而且在一些规划方案中还掺杂着传统的规划思路,规划方案缺乏新颖性,更不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再加上土地规划中存在的盲目性等问题,不利于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2.2土地规划思维固化

土地规划工作是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从某个角度上说是在前两者的引导下进行规划的。但现阶段一些土地规划人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土地规划中也会将这些传统固化的思维应用到土地规划工作中,从而造成土地规划思维固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无法突出土地规划的新颖性、优越性,还依旧采用老套的规划方式,整体土地规划效率不高[2]。另外,土地规划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也是影响土地规划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在土地规划管理模式上如果秉承传统的僵化、固化管理模式,也同样会导致土地规划思维固化。

2.3 土地规划过于片面性

土地规划是实现对地方以及国家的整体土地规划,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但从当前的土地规划实施的情况来分析,片面性问题较为严重,如,无法达到全面统筹土地规划工作,未能考虑到历史遗留问题等。

3、完善土地规划利用的强化措施

3.1协调我国土地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开展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利用,可以使土地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制定土地规划利用的发展目标,并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土地规划利用目标,更好的发挥出相关部门对土地规划利用的监督职能,以此来协调好土地规划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3.2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推进农用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由于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综合管理力度,以此来有效的解决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存在的各种问题,缓解人地之间矛盾。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融资机制,为土地规划利用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应用的质量和效率,则要做好土地资源的整理工作,即利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土地整理来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当前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还要贯彻落实好城乡一体及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加大对耕地和湿地的保护力度,以此来保证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地和自然的和谐相处。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此来改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推进农用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3 保证土地规划方案实施的全面性

土地规划片面性问题将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人文历史等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人文历史方面,規划的不合理破坏了历史文物古迹,这样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土地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应保证土地规划方案的全面性,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在土地规划工作中应尊重自然,不能以土地规划为理由去破坏自然环境,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突出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在制定土地规划之前要对规划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和检测,例如是否存在历史古迹等,针对性做好保存、修建等规划方案,保证历史文物古迹能够保留下来,从而体现出土地规划的全面性。

4、结束语

土地规划利用工作的开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配备有相应的制度建设才能够全面确保土地规划利用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维护土地规划利用工作的权威性与严肃性,用制度进行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处理好土地规划利用与土地生态的平衡关系,协调好地方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土地规划利用工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饶燕玲.现行乡镇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7):71-72.

[2]丁肇明.探析土地资源管理中超规划开发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农家参谋,2017(18):226.

[3]杨薇.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问题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措施分析[J].建筑知识,2016,36(05):33.

[4]付博,李博,李琪,伍春娇.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J].国土资源,2016(03):46-47.

猜你喜欢

土地规划措施研究存在问题
基于四象限分析理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研究
探讨基于经跻转型背景土地利用的规划筐理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安全防控研究
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管理运用构建会计内部控制
新时期乡镇土地规划管理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