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2018-10-21江增庚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专业教师

江增庚

摘要:本文结合汕尾教育实际,尝试从专家指导、校际交流、内部生成三个维度,探讨专业引领促进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研究;教师;专业

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校本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指专家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1]

一、专家指导:授之以渔,借力成长

专家指导主要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理论指导是指由掌握系统理论的专业研究人员通过专题报告、辅导讲座、问题咨询等活动,为教育工作者传授先进理念,丰富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指导是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显示,有39.83%的教师认为急需加强理论学习,否则校本教研将会低水平重复。[2]尤其在当前高考全新改革、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及时汲取最新理念,准确把握前沿导向,才能确保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汕尾市近年来不断加强专家指导工作,请到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和广州中学吴颖民校长作汕尾教育发展论坛的主讲嘉宾,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为汕尾教师传经送宝。2018年,汕尾市开展市级培训教师11459人,省级、国家级及港澳培训406人。

实践指导是指通过专家听课评课或备课,面对面进行教学现场指导,开展教学“临床”诊断,从而帮助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行为。这种指导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及时诊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提出改进建议,是教师普遍认为效果最为明显的专业引领策略。汕尾市采取创建名师工作室、学科中心教研组和教学视导等举措加强专业引领。目前全市共创建名师工作室30个,通过工作室主持人的传帮带,提炼教育教学方法、经验、模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市教研部门组建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开展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推广新经验新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每年开展高三备考工作视导,教研员与高三教师面对面、点对点交流备考策略、优化备考方案;不定期开展义务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检查,通过听课评课、查阅资料、学生知识抽测等,对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实施专家指导应注意三個方面的事项。一是理论和实践指导的内容应紧密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二是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教师学习的情况进行跟进落实,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三是引导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前沿期刊等广辟途径接触新理念、新方法,不能仅仅满足于专家指导。

二、校际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校本教研不是“本校教研”,以校为本不是“一校为本”。校际交流将不同学校之间结成对子,能够发挥资源互补作用,以校际之间结对互助、名师支教或经验分享等方式进行,通过开展专题汇报、示范观摩、座谈交流等活动,发挥优质学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近年来,汕尾市借助深汕合作契机,市、县两级有24对学校结成帮扶对子,深圳市每年选派1批教科研专家赴汕开展“名师送教”,同时汕尾市每学期选派骨干教师到深圳市学校跟岗学习,达到经验交流、互相学习。此外,汕尾市教育局组织教研员、高中学校负责人、骨干教师赴江苏、浙江、河南等教育强省学习先进经验,都将调研考察当地知名学校作为重要内容,学习校本教研等好的经验做法。各级教育部门逐步建立校际帮扶制度,在县域内不同程度开展学校结对帮扶、校际互带。

实施校际交流时,规模过小、资源有限的学校应主动与他校联合教研,实现校际互带。优势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教研时,应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否则二者的联结将面临困难。如,汕尾市自2016年起,规定城市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要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市、县于2018年全面实行教师“县管校聘”,打通教师进出的体制障碍,实施的第一年秋季分流教师866人。

三、内部生成:内生动力,持续发展

内部生成是指在校内,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等“校内专家”以集体备课、听评课、课题研究、教学沙龙等方式开展教研,以解决本校教学具体问题,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实现校级专业引领。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只有充分整合、发挥学校资源,调研各方面积极性,强化校内专业引领,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更肥沃的土壤。内部生成式专业引领应着力三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深度介入。校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中层以上干部,应强化教师第一身份意识,做到管理有“威”、学术更有“威”,深入教研组、备课组参加学习讨论,定期听课评课,组织教研活动,对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化、常态化、自觉化起到主导作用。二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学校应制订集体备课、听评课、课题研究等制度方案,让教师对标对表、任务明确地开展相关教学教研工作。三是健全相关激励机制。要对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职称评聘、评优选先挂钩,让实干者有更多出彩的机会。四是发挥网络教研的功用。近年来,汕尾市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小学教室多媒体率达到92%,师机比1.1:1,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17年建成投用,可提供基础教育各学科400多万节名师优课,包含课堂实录、教学设计等,开通了学校、教师、学生个人空间,为任课教师提供相应学科资源180万份。发挥好网络教研资源,不仅可以改变专业引领供给不足的局面,还为教研开辟了新空间,随时为研究提供条件,改变教师的成长环境。

实施内部生成式的专业引领,应注意保证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不能搞形式、走过场,要摆脱自上而下、组织管理式和分配任务式的传统教研风格。

总之,不同的专业引领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功能和操作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应根据对象需求与实际状况综合运用。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汕尾市开展有关专业引领的事实说明,加强专家指导、校际交流、内部生成,对于促进校本教研、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桂香,余云中. 推进校本教研建设的策略[J]. 职业时空,2009,(12)

[2]龚国胜.中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6,(4)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授说专业——部分专业解读
部分专业介绍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