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分析影片《黑天鹅》

2018-10-21胡彦迪

传媒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黑天鹅弗洛伊德

胡彦迪

摘 要:《黑天鹅》以主人公妮娜成功演绎“白天鹅”与“黑天鹅”的心路历程为主线,巧妙地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相关理论,将妮娜如何实现由自我到本我的过渡、如何让潜意识冲破意识的束缚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揭示了个体自我难以将多重人格从社会压力中统一出来的困境。本文将从释梦理论、潜意识、三重人格理论对妮娜蜕变过程的矛盾性与双重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弗洛伊德;释梦理论;无意识理论;本我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8-0-01

作为悲剧美学中的杰出之作,《黑天鹅》以缜密的情节安排、完美的视听效果、深刻的主题反映,将女主人公妮娜由“白天鹅”到“黑天鹅”蜕变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本纯洁善良、循规蹈矩的“白天鹅”妮娜,在本我與自我的激烈对抗中实现了本我的胜利,使深藏于内心的潜意识冲破意识的压抑,最终完美地演绎了“黑天鹅”,回归本真。

一、梦幻与现实的交织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梦的学说“在精神分析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标志着一个转折点。有了梦的学说,然后精神分析才由心理治疗法进展为人性深度的心理学”。作为给予梦以系统解释的第一人,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说中对梦做出了独特的阐释,在它看来,梦的真正创造者是人的无意识的冲动,在实质上,梦其实是人的愿望的表达,人被压抑的出于本能的欲望以伪装的形式在梦中得以满足。

在影片的开始,女主人公妮娜在梦中与男伴跳舞,男伴突然变成恶魔,妮娜被其擒住,这一寓言式的开头在某种程度上隐喻着妮娜完成蜕变的必然性,同时也是对释梦理论的一种准确的实践。妮娜在选角之前一直完美地诠释着白天鹅,她本身纯洁、善良的性格与角色十分吻合,可当得知要饰演黑天鹅之后,妮娜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导演托马斯的严苛要求促使了妮娜的蜕变,她必须释放压抑的本我,才能完美地演绎出黑天鹅的精髓。托马斯对妮娜施压,通过亲密的身体接触激发妮娜潜意识中的欲望,使其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望通过梦的形式获得间歇性的满足。同时,影片以反映潜意识的梦境开头,也将观众摆在了和妮娜同样的认知水平上,跟随妮娜的主人公视角一层层由意识到潜意识的递进,认识人的本能属性。

二、深与浅的交叉

人的意识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共同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其中,无意识主要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它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只顾及自己是否快乐,并未考虑到是否符合现实的规范。而意识主要遵从现实原则,通过规范促使本能按照符合现实标准的形式得以展现。无意识与意识的博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妮娜从小在母亲充满控制欲的保护下成长,房间布置、衣服围巾、洋娃娃,一切都是粉色与白色的,虽然已是28岁的成年人,但她生活的环境,依旧是一个被母亲营造的童话世界,因而,她的潜意识也被压制在意识的管束下,未能得到释放。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分域论里,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里的卑劣感和性欲会产生羞耻感,一旦进入到意识界,就会引起人极度的焦虑。而随心所欲、放荡不羁的莉莉不仅是妮娜的竞争对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妮娜本我的象征。妮娜害怕莉莉抢走属于自己的角色,而莉莉则主动接近妮娜,带她感受舞蹈之外的世界。而在一次酒吧放浪之后,妮娜把莉莉带回家,在两人在亲密的肢体接触中,妮娜使压抑在意识中的本能欲望得到释放,在高潮的最后一刻,妮娜发现这实际上是自己产生幻觉,她本我中的潜意识在能动性行为中得以展现。

三、“黑”与“白”的交替

弗洛伊德在三重人格理论中这样谈到,在无意识领域中,人的各种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总和形成本我,而自我同本我相对立,压制脱离现实规范以及标准的本能冲动,超我则是人的宗教的、审美的、道德的理想状态,超我既对自我起督促作用,又与自我一道,从理想的层面来管束本我所蕴含的非理性的冲动。

影片中的黑天鹅放荡不羁、邪恶,白天鹅则善良温顺、纯洁,黑天鹅和白天鹅两个对立统一的角色的相互转换,使妮娜的内心精神世界处于两种人格调换的状态,一方面是来自本我的原始冲动,而另一方面则是遵循着社会范式的自我对本我的束缚,而妮娜的母亲则代表着超我,对妮娜的压抑在本我中的欲望进行规范,对其自我中的思想状态和实际行为进行引导。黑天鹅中的本我成分与白天鹅中的自我部分时刻进行着激烈的博弈,两个角色相互影响、相互排斥、相互依存,形成了妮娜精神分裂的根源。黑天鹅的演绎需要妮娜摆脱循规蹈矩的生活,从自我的压抑中解脱出来,实现原始本能欲望的暂歇性满足。最终,妮娜张开的双臂变成丰满的羽翼,本我在与自我的斗争中实现了胜利,妮娜在两者的博弈中完成了蜕变,用生命诠释了黑天鹅与白天鹅,成功演绎出《天鹅湖》的精髓。

《黑天鹅》通过妮娜演绎角色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人物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究竟是遵循本我的原始诉求,还是遵守自我的行为规范,成为了影片留给观众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2]于子卉,董慧萍.影片《黑天鹅》的精神分析研究[J].戏剧之家,2017.11.

[3]郝新莉.电影《黑天鹅》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J].美与时代(下),2011.11.

[4]谢雯.妮娜形象的人格探析——对电影《黑天鹅》的一种精神分析解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5]王楚沂.浅析电影《黑天鹅》黑白艺术之美[J].社会科学(文摘版),2016年第06月02.

[6]宋小杰.在裂变中重生——影片《黑天鹅》赏析[J].大舞台,2011年第7期.

猜你喜欢

黑天鹅弗洛伊德
黑天鹅
弗洛伊德案目击者含泪作证
2700万美元!弗洛伊德案和解金
市场突遇黑天鹅机构 继续减仓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黑天鹅
丁当黑天鹅华丽变身双面女神
漫画
应用题
弗洛伊德和一个纳粹分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