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建设研究

2018-10-21卢忠明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电视广播广播系统无线

卢忠明

摘要:随着我国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由于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目前在中国处于普及和发展阶段,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模数同播”的原则形成的地面数字电视频点资源较少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上的需求和市场状况国内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并充分考虑投资成本,介绍了一套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建设方案并分析其功能以促进中国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建设

引言: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出现是这一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提高了人的利用,而且提高了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使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

1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概述

1.1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的定义

地面无线电视广播主要是通过VHF和UHF两波段的广播实现数据、信息传输服务。它可以用于我们的多媒体服务使用[1]。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的诞生不仅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整个广播电视的发展。

1.2地面无线电视广播的组成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主要由地面数字电视节目集成平台、地面数字电视节目传输系统和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各自履行职责,但相互补充。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数据采集、编码和传输的整个过程已经完成。

2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的优势

2.1数字电视的主要优势

目前,电视可以分为两类: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比模拟电视有很大的优势:(1)信号质量更稳定,适合远距离传输;(2)利用数据压缩技术促进不同网络的融合,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真正共享;(3)信号存储容易实现,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4)可以实现时分多路,充分利用信道容量,实现文字多工广播(5)合理利用各类频谱資源;(6)具备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兼容性[2]。

2.2无线传输的主要优势

(1)本钱廉价。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建立专用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式,节省人力和物力。(2)建设周期短。当远程基站相互通信时,无线链路可以快速建立通信链路,工程周期可以大大缩短。(3)良好的适应性。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具有更好、更广泛的适应性,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4)可扩展性好。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需要将新设备与系统设备连接并扩展。

3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建设

3.1建设的需要

(1)地理环境的需求

陆地无线电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通常,地面无线数字网络在开阔的地区会更好,比如平原、丘陵等[3]。由于在森林地区接收信号的能力很弱,地面无线电电视系统一般不在森林地区。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来观看网络电视。

(2)发展的需求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的普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网络的建设覆盖了广大地区。它是当今社会唯一能够覆盖郊区的系统,所以人们只需在家里安装一个机顶盒和一个天线。有线电视节目,无疑为大众提供了便利。

(3)建设的需求

在建立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时,应考虑地形。西部地区以山地无线数字网络为主,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开放的地理位置更适合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建设。由于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的建立,电视产业正在打破传统,开辟一种全新的模式。给人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3.2系统结构与组成

信源部分主要指广播电视节目及数据信息的来源渠道。信源设备主要包括数字卫星接收机、节目采编工作站、编码器、有线电视机顶盒等。数字卫星接收机选用同洲P5000,可解码MPEG-2,H.264/MPEG-4AVC,AVS等编码格式节目;能将所接收的节目以ASI、HDMI、网络信号输出;开放SNMP可编程接口,便于广电机房设备集中管理。处理部分主要是对工作流程中各种数字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并使系统附加服务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3]。系统选用了哈雷多通道复用器Prostream,该设备集复用加扰为一体,具有网络输入/输出端口与TS流端口。它的作用是将CA软件产生的加扰信息同节目信息复用到一起;同时给每套节目添加相应PID,以此产生节目排序表,是所有信号的汇集点,也是广播系统的终点站。

3.3系统结构的建设

(1)系统结构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数字前端、传输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用户终端等。但其内部结构复杂,应当在建设的过程中加以重视,以提高地面无线数字电视信号的稳定性。

(2)数字结构

数字前端结构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信源部分、处理部分以及编码服务器。信源部分在数字前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电视传播中的信息源。处理部分的作用是在工作的流程中,对信源部分发射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编码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编码软件的载体,各服务器之间,可通过交换编码载体,加强信号的稳定性。

(3)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安全性管理、用户管理以及设置管理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网络运营的稳定性。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选择适当型号的管理系统服务器,并按照国家的标准安装AVS软件以及相关的客服软件等,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管理系统。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信号应与节目的信号区分开[4]。

(4)发射系统

信号发射地址的选择在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选择合适的信号发射地质,可有效的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

4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覆盖情况分析

4.1影响因素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信号覆盖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发射参数,它指的就是在发射过程中出现的对发射结果具有参考性的数据。比如说发射器材的功率,发射高度等等。第二,射频接受信号的强度,这个信号的强度有一个固定的范围,超出或者是低于这个范围都不利于信号的接受,从而导致信号覆盖的范围变小。第三,是接受参数。接受参数的大小跟信号覆盖是成正相关的,接受参数越大,信号的覆盖就越广。第四,是极化方式,极化方式主要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两种,相较于垂直计划而言,水平极化的方式更有利于信号的覆盖。第五,是信号的覆盖方式,在我国常用的为单频网的覆盖方式,它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信号的干扰,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另外一种就是多频网了。

4.2改进策略

第一,针对众多的参数做出调整。比如说把发射器的发射功率做出调整,或者是提高发射站的海拔,以此来保证信号的覆盖。第二,针对区域需求做出调整,比如说有些地区环境限制,我们就应当选用水平极化的方式来扩大范围。第三,我们还可以通过漏缆的方式来扩大信号的地下覆盖范围。

结束语: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出现是人们在这一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感受,还提升了对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做出改进,使得这一系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买然木马江.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干扰有线电视信号的有效应对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12):252-253.

[2]张巍.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覆盖方案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5):78-79.

[3]田澍.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传输覆盖方法[J].西部广播电视,2018(06):238-239.

[4]马天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8(01):52-53.

猜你喜欢

电视广播广播系统无线
湖北省兴山县调频同步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无线追踪3
遗传算法在校园听力考试广播系统施工优化中的应用
无线追踪
无线充电我最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无线充电器
“迪士普”展出多款广播系统
无线电技术在广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