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出版社全局角度关注审读的内在延展路径

2018-10-21赵晓红

传媒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角度出版社

赵晓红

摘 要:出版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链,从编辑约写的初稿,到编辑的审稿组版,再到排版和审读,及至印刷发行,在这一个整体中,不允许有“短板”的存在,因为任何环节的纰漏,都会对党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出版社决策者应该从全局长久发展的角度,规划审读的内在延展路径。只要有纸媒的存在,就会有审读的岗位。但是无论是出版社的决策者还是审读的一线人员,都应该考虑怎样让审读这个岗位,散发出新时代的朝气和魅力。岗位是固定的,但是人的思想意识是不断前进的,用日新月异的思维打开审读岗位在出版社体系中的崭新路径。审读作为一个职业,在媒体类别的出版社系统里,一直以来只能算做二线岗位,甚至是个“怕出名”的岗位,没有差错的时候默默无闻,有了差错就是失职失责。由此,有关的学术论文大都把侧重点放在避免出版物的差错上,但是,本文拟从出版社全局的角度予以关注审读的内在延展路径,以求得实践中最好的审读效果。

关键词:角度;审读;出版社;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8-0-02

审读作为出版社标配岗位,每一天都工作在“陷阱”之中,这话并不为过。这些由于编辑、作者、排版人员造成的疏漏,都需要审读人员去把关,责任大,压力也大。同时,又是相对的二线岗位,积极性、主动性难免会受影响,久而久之,审读的内在延展路径会大幅收窄,不利于审读工作的后续发展。本文拟从以下方面予以阐述,积极探索可行性方案。

一、站在出版社全局的角度

出版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链,从编辑约写的初稿、到编辑的审稿组版、再到排版和审读,及至印刷发行,在这一个整体中,不允许有“短板”的存在,因为任何环节的纰漏,都会对出版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出版社决策者应该从全局长久发展的角度,规划审读的内在延展路径。

(一)建立专家培训和外出学习机制

出版社是党的单位,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紧跟党中央和各级省、市委的领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党的核心要义,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那么,作为出版社的审读人员,理应与时俱进,熟知党情国情,夯实理论体系,才可以在审读工作中把牢关口,确保不出现重大政治性差错。

建立专家培训和外出学习机制,就是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出版社决策者应该按时邀请专家给审读人员组织培训。请进专家,培训业务,这在相当多的行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制度,也是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应该具有的超前意识,审读作为出版社行业中的一个环节,也应该建立同等的培训机制,而不是等着问题发生了,才亡羊补牢,因为有些过错,是没有机会弥补的。

走出去,學习先进经验。现在是一个比学赶超的时代,任何有利于审读工作开展的好经验、好做法,都应该被广泛地接受和学习。编辑们可以外出学习、技术岗位也可以外出学习,审读也应该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像医生进修一样,不搞走马观花,而是要实战操练,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见识,永远做井底之蛙,绝不可能把工作做细做好。

(二)建立奖惩和容错机制

任何一种发展规划中,都会有两手准备,那就是正负两个方面的应对措施,出版社也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对审读环节建立合适的应对措施,也就是相应的奖惩机制。

出了见报差错,应该罚,但是这个罚的度是什么,怎么罚,罚过之后的目的怎么样,需要从出版社全局的角度加以确认。所谓的罚,不是目的,不是罚的人人自危,畏首畏尾,而是应该罚出一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通过相应的惩罚,解决审读工作中的一些弊端,以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和延续,确保经历过的差错绝不会重复出现,提醒当事人,惊醒身边人,这才是罚的最终意义所在。

有了罚,就该有奖。本文所说的奖,应该不仅仅限于口头表扬,还应该有实质性的物质奖励。倘若每一次的罚,都是具体的经济措施,而奖则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抑或是罚得重、奖得轻,如此循环往复,那么本就不被出版社链条中视作一线的审读岗位,会出现一种怪圈:既招不进来人,也留不住人。

这个怪圈的出现,势必会阻挡审读的内在延展路径,越走越窄,甚至对任何一名审读人员而言,都意味着前路黯淡无光。所以,要想保证出版社的审读质量,要想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审读队伍,还应该建立容错机制。

这种容错机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干部的选拔和使用中实行“容错机制”,给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创造平台和机会。站在出版社全局的角度,也可以在审读岗位上对这个机制加以借鉴和模仿,给热爱审读工作,有能力、有想法、又愿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人员以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砥砺成长。

二、练好内功拓宽延展路径

用辩证法的思维,审读若想长久的发展,仅有外因是远远不够的,内因才是促使审读内在延展路径不断走向进步的主要因素。

(一)审读人员的自身岗位诉求

作为审读从业人员,首要的职业操守应该是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敬重自己的职业,甚至是敬畏自己的职业,只有真正的热爱和敬畏,才会知道审读人员手中可以签下付印版样的笔,意味着什么——出版物瞬间走向印刷工序,稍有差池,轻则几十万份出版物就得重印,重则连重印的机会都没有,见报差错的恶劣影响无法弥补,即使侥幸得以重印,几十万份的出版物损失怎么算,延误用书时间又怎么算。

所以,出版社的审读人员必须潜心钻研业务技能、从而提升综合素质,锻造成为行家里手,无愧于党和国家的信任,无愧于岗位的信任。可以从最不擅长的问题类“术语”入手,慢慢就会知道什么是摔跤的“一本”,音乐会的“收束”,绘画的“焦墨”以及诗词的“参差十万人家”……只要善于积累,时间总会嘉许,回头再看这些稿件的时候,审读人员就可以做到“由看热闹到看门道”的飞越了,收获总在默默地耕耘间。

从这个角度而言,审读人员是幸福的,审读这个与出版社如影相随的岗位,是最美丽的出版社岗位,修身养性,独揽风情。

(二)在经历中成就审读岗位的“大国工匠”

告别了过去的校雠和校对,迎来了审读时代,没有相向而坐的人可以依靠,也没有底稿可以核对,唯一实用的是平时的学识和经验。审读人员唯有从自身做起,苦练内功,打造“绝活”,才可以在出版社中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大国工匠”精神,出版社更需要由“大国工匠”来打造经得起受众检验的、零见报差错的出版媒体集团,审读人员应该勇挑重担,跻身“大国工匠”行列,塑造新时代审读人员形象,假如每一个审读人员都怀着“大国工匠”的梦想,那么审读职业的勃勃生机就会油然而生,未来的内在延展路径必不可限量。

任一个“大国工匠”都是有“绝活”的,做审读的“大国工匠”也理应如此。审读人员要拿出在“校样”上最有说服力的改动,赢得岗位的存在感和话语权。同时,还应该具有主动意识,主动承担岗位使命,主动考虑职业规划,从明明白白干审读做起,历练到把审读干的明明白白,只有这样,才可以成就审读行业的“大国工匠”,在一份零见报差错的出版社中找到岗位荣誉感和归属感,进而拓展审读岗位未来内在延展路径。

三、结语

只要有紙媒的存在,就会有审读的岗位。但是无论是出版社的决策者还是审读的一线人员,都应该考虑怎样让审读这个岗位,散发出新时代的朝气和魅力。岗位是固定的,但是人的思想意识是不断前进的,用日新月异的思维打开审读岗位在出版社体系中的崭新路径,应该是全体新闻从业者的共识,从出版社全局的角度加以重视,从审读人员自身加以升华,二者合一,审读在出版社中的内在延展路径一定会历久弥新,愈加宽广。

参考文献:

[1]陈彧.非智力因素对校对质量的影响[J].新闻编辑,2000年3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花梦然.浅谈对报刊校对工作的认识[J].中国报业,2013年2月.

[4]张遵融,张菁.常见语文差错辨释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刘运峰.慢些,慢些,再慢些——为出版社进一言[J].中国图书评论.PKU,2010年2期.

[6]殷茵,王红帆.青年审读编辑职业倦怠与心理建设[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4期.

[7]吴耀华.关于出版大转型时期审读管理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

[8]徐泳.浅谈特殊图书审读的几个问题[J].编辑之友.PKU CSSCI,2014(2).

[9]覃文静.出版审读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浅谈[J].出版发行研究.PKU CSSCI,2013年2期

猜你喜欢

角度出版社
我等待……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角度不同
人啊
On the Problematic Sounds of English Interfered by Shaanxi Dialect from My Stud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Reasons
石油工业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