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2018-10-21强洪娟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系管理

强洪娟

摘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现代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并为实现质量最终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因此,不断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现代组织的一项必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客户需求以及质量管理能力发生改变,建立质量管理完善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能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企业进行生产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生产本质上就不是一种生产,而是一种消耗。所以,在企业由过去的粗放式生产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已使我们逐步认识到,产品质量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企业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由此可见,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由于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就无从谈起。企业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技术的改进等,这样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的差距取决于产品质量的差距;产品质量的差距取决于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上的差距。所以没有产品质量就没有数量,也就谈不到经济效益。因此,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二)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强化品质管理,从而使自身产品或服务让顾客满意,并通过优质的产品服务提升企业核竞争力。企业产品质量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成为企业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企业发展是成长、壮大的过程,其中既包括量的增加,也包括质的变化。以质量为生命,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产品的质量检查要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只有通过检查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继续操作,这样才能符合消费者的要求,也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能有效避免质量风险。无论在任何时候,质量都是一个企业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并保持持续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是关键因素。质量风险就是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发生的损害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根本,质量风险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管理体系能够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序经常处于受控状态。因此,企业唯有不断提高其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售后服务、改善产品设计以及降低成本等,才能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需求。也只有借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效性才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思路

(一)统一思想认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水平,并能不断满足更多客户、法律法规等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激发企业上下共同完成质量目标的决心,使员工能力得以发挥、潜力得到挖掘。严格把关生产过程中的流程规范,实行质量问题责任制度,培养员工自觉的质量管理和责任意识。把这种理念贯彻到整个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环节,更好的为用户创造价值。必须把全员动员起来,做到“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从原材料的进入到成品的出厂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以管理,建立一个健全而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企业应该树立“大质量概念”,即要认识到现代经济中质量的广泛性,不仅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企业上下应全员参与,相互监督,共同为提高产品质量付出努力,只要我们向着同一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把产品质量提高。

(二)加强培训工作。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质量教育和技术业务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整体素质,通过这些举措使职工明白提高质量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相关的。在企业中都要树立起“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管理。企业通过进行质量知识的培养和教育,让人们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每一位员工包括企业负责人明确责、权、利的相互关系,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樣做,负什么责,做到人人心里有数。企业内部如果形成了“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这些好的作风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形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文化,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就变得理所应当了。只有先做好培训工作,抓好制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防患于未然。如果等到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再去采取补救措施,不仅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吓跑潜在的市场和消费者。

(三)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让企业全体员工全部都参与其中,在满足客户需求以及实现企业最经济水平这一前提下,不断开展调研市场、研发设计、进行相关的售后服务,使质量管理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要健全完善管理、监督、督查、考核体系,严格落实各层级岗位责任,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使社会效益得到更大的进步。企业应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首要任务。要将质量改进与企业经济效益拄钩,用经济效益驱动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体系,只有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才能建立起正常的生产运营秩序,以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制定实施质量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要依据部门的职责,对质量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与部门绩效和岗位绩效考核挂钩,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推动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抓起,牢固树立以质量为中心,以企业需要为前题,以服务为宗旨,以有效为标准,以提高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

(四)加强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内审是体系实现自我完善的手段,通过加强内审的策划,增加内审的频度、力度,提高内审质量,不断发现不足,进行整改,以促进质量体系建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编制审核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体系的特点,重点要放在对质量形成有重要影响的过程或要素上,如设计和开发、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生产和服务提供、不合格品的控制等,而不要把大部份时间放在文件和资料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要素上,否则将产生本末倒置,失去审核应有的作用。在安排内审员时,应注意专业知识上的搭配,让熟悉本专业的人员担任本专业内审员为宜。第二,内审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而不是为寻找不合格项而审核。对于发现的不合格项要区别是偶发的,还是多次重复发生的,必要时应增大抽查频数或深度,力求反映该体系的真实情况,以确定不合格的内容和性质。

(五)借助外力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审核,进行 “健康体检”,持续改进质量体系。外审的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决定了外部审核在企业质量体系建设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无论是认证公司、民航管理部门、还是顾客审核,都会提出不符合项,我们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举一反三整改,起到了预警的作用。

此外,应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使我们的体系更趋完善,更趋国际化。近年来,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学习了国外知名企业质量管理的经验,通过了解他们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我们学习了西方人质量管理的新思路,通过这些,使质量管理体系逐渐与国际接轨,为扩大国际合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六)要不断提升質量控制技术。

生产过程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将事后质量检验变成事前预防,做好事前与事中控制,以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要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水平。要充分激发全员来齐抓共管,形成广泛网络层,从而保证每一个细小环节乃至各道工序都严格过关。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标准验收物资供货渠道、物资质量、标识、包装等,做好库房保管与出库验收工作,以避免物资混淆或损坏,从而符合生产质量需要。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机构,配有专业的质量检查人员和科技化的检验设备;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制度,根据产品质量的自检、互检和专业检验的工作机制。要借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效性提升产品质量,通掌控原材料质量、精细化生产、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等提升产品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企业还应加快信息化建设,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需以ERP为建设核心,构建健全的质量管理数据体系,有效控制生产与供销等环节的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让消费者放心。

参考文献:

[1]唐晋美,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D].汕头大学,2011.

[2]温韧钢,质量管理与企业管理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

[3]王春明,关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J].经济师,2011(04).

[4]任居贤,试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10).

猜你喜欢

体系管理
构建六大责任体系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物质体相(宇宙 世界 生命)形成,以及运行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