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报纸的冲击
2018-10-21罗旺
罗旺
摘 要: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似乎越来越倚重于网络,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似乎被冷落了。但人们忽视了报纸专业性的特点——权威、客观。这也是目前新媒体需要完善的地方。新媒体环境加上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受众已经进入到信息过剩的时代,信息只多不精、杂而无章。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报纸;智能手机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8-00-02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和广泛,而以纸质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则遇到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单纯地依靠纸质媒介来获取讯息,了解外部世界的发生变化,伴随读者数量急剧下降的是广告收入的锐减,传统媒体内部开始出现生存危机,本文就以上背景来分析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纸媒的受到哪些冲击,该如何转型。
一、技术革新带来传播变革
(一)人人都有麦克风
技术推动生产变革,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使用移动互联网轻松便捷地获取新闻资讯。Web2.0时代以来,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信息传播通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Web2.0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利用Web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互联网产品内容。通俗地讲,在Web2.0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可以获得信息资源。移动互联网基于Web2.0模式,去中心化、开放、分享的特点使人们能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资源。
(二)大數据新闻时代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成为世界潮流,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来分析受众群体年龄、学历、兴趣等方面与新闻的相关性,从而精准定位生产符合受众口味的新闻。具体而言,数据新闻以图表、数据为主,少量文字;实际操作中,记者主要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挖掘等技术手段或从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或抓取大量数据拓展,既有新闻主题的广度与深度,最后依靠可视化技术将经过过滤后的数据进行融合,以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加以呈现,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客观、系统的报道以及良好的阅读体验。
(三)强大交互性
报纸和微博微信、移动应用等都有各自的传播方式,但互动性各有差异。报纸与受众的互动常伴以读者来信,电话反馈的形式,但这些反馈方式都是落后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程度非常低。互联网还未出现,传者与受传者是处于失衡的状态,两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被固定化。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让传者和受传者回到了平衡的天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地位、作用、影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程度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高,受众的意见有时候代表的就是一种社会舆论。
二、移动互联网终端使用对报纸的影响
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具有知名度的报纸杂志有超过30家停刊,对于发展遭遇瓶颈的纸媒更是雪上加霜,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报纸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未来将继续有相当数量报纸媒体停刊或转型
随着报纸订阅用户的减少造成广告收入的减少,报纸经营盈利能力日趋困难。2014年全国70个城市的报纸零售终端(包括报刊亭、报摊、便利店、超市、书店等),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和2013年相比下滑了30.5%,其中都市报类下滑幅度最大,居于各报之首。2015年第一季度报业广告收入下降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个别报纸下降幅度30%。然而,报纸整体行业不景气的状况下,手机、pc端网络新闻用户却呈持续增长的趋势。2015年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64亿,较2014年底增加4546万,增长率为8.8%。网民中的使用率为82.0%,比2014年底增长了2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4.82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长了6626万,增长率为16.0%,网民使用率为77.7%,相比2014年底增长3.1个百分点。一边是报纸销售量的不断下滑,一边是手机网络新闻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受众对传媒而言是广告二次售卖的客户对象,受众数量关系传媒组织的盈利。未来,整体报纸行业盈利能力会继续呈下降趋势,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二)报纸订阅用户数量将呈下降结构,且受众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之前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人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方式主要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三种媒介,而报纸因有专业的从业人员向社会传递信息而具有权威性,深得人们的信赖。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传播的模式,传统媒体很难再吸引新的受众。而原有的用户群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具有一定的忠诚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
(三)传播语境的变化导致报纸“议程设置”功能的削弱
在新媒体产生以前,议程设置的主体主要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以其绝对的权威性和统治性为普通大众设置议程。但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微博、博客等自媒体的流行以及公众自我表达、民主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大众开始自我设置议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报纸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拥有强大的议题生产和设置的能力,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和自媒体用户对社会重大新闻事件的舆论强化或重构力量越来越强大;互联网发展初期,在舆论引导、议题设置方面往往跟随传统媒体的步伐,充当补充和延伸的角色,网络新闻的题材和舆论方向基本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互联网传播媒介时代的到来,重新构建了传播的环境,传播范围广、传播迅速、跨时空等明显的特点是之前任何传播时代都未有的,尤其是传播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者即受传者,受传者即传者。交互性的特点解放了传统媒体束之高阁的话语权,受众获得了传播意义上的相对平等。
议题设置本是传媒业为了引导舆论正确走向,通过传播媒体意见影响人们对社会事件的看法。但报纸作为一种实体媒介受传播范围限制无法与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抗衡。报纸议题设置和生产能力下降特别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没有六小龄童,此事件一经暴露便激起广大网民的关注,网民纷纷表示希望六小龄童上央视猴年春晚,在微博上关于“六小龄童上春晚”的话题迅速窜至第一,点击率超三亿,获得许多媒体的关注。虽然最后没有上央视春晚,但这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影响舆论方向的能力十分强大。反观报纸,在重大新闻事件议题设置方面总是显得“迟缓”,而议题的选择和设置往往参考网络上重大新闻事件。
三、报纸该何去何从
(一)走向专业化报纸
相比新媒体蓬勃发展,报纸低迷的状态不禁让人产生一种疑问:报纸真的会消亡么?报纸诞生至今有悠久的历史,在新闻生产制作方面形成了专业性的优势,虽然新媒体发展迅猛,但还是存在专业性不足的缺点,许多假新闻便出自新媒体,所以在未来报纸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还将继续存在,但是会走向一个精细化、专业化的道路。专业性的报纸的内容限定很小,基本局限于本行业内的资讯及信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获得信息变得非常容易,从浩如烟海的信息库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就成了非常关键的工作。而报纸应该做的就是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帮助受众寻找有思想有温度有价值的信息。对待热点事件围绕长篇幅专题展开,开展连续报道,尽可能减少纯粹性消息类报道。《南方周末》是新闻业界的翘楚,其拳头产品便是深度报道和评论,《南方周末》的成功虽不可复制,但间接反映出了受众的需求,报纸编辑应深谙其中的规律。
(二)深度推进报纸与互联网融合
虽然现在出现了电子报,但这只是报纸简单机械地将内容复制移动到互联网上,电子报出现后并没有改善纸媒的生存状态。网络报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制约了融合发展,其中主要的问题还是:第一缺特色内容,照搬现象严重;第二盲目发展,对市场定位不精准;第三为善于利用网络交互性的优势,缺乏与读者交流;第四市场化需求与传统媒体体制的矛盾未能得到解决。推进报纸与网络融合过程中应认识到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務,打造独立特色,借助网络优势增加新闻的深度,同时扩大广告市场是重中之重。
(三)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组织融合,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新闻广播事业的特征是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经营。新闻行业并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受我国政策约束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是以社会事业为导向。报纸也不例外,在目前的法律政策的范围内,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发展成三种报纸格局,如:①党报肩负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负责传达国家重要的政策、经济目标等,要倾听基层声音;②完全市场化的报纸,纯粹以盈利为目的,在法律范围内受国家管控较少;③社会舆论报纸,不受市场导向,由政府投入财政补贴,主要发挥舆论监督、文化教育等公共功能。据统计,我国有报纸有2000余份,由此可看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就传播效果而言,报道的内容同质化过于严重,缺乏个性,不能对社会的各个方面起到关注的作用,而且严重浪费社会资源。推进报纸行业的兼并,进行优势互补,培育报纸行业既有有知名度又有竞争力的报纸,多样化报道版面。
四、结语
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路线不仅仅是在传媒内部的信息生产机制上的创新,更是媒体技术和金融资本的参与,这样才能完成的意见系统性改革,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曾经媒体引以为荣的“内容为王”也渐渐失灵,再好的内容,当遇上了互联网,也会怕“巷子深”。诚然,纸媒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一定会遭遇转型的阵痛,究竟未来会向哪一方面发展,还需要根据形势来判断。
参考文献:
[1]刘竹凌.浅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互动[J].金田,社会视野,第303期.
[2]崔保国.中国报纸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报业,2009(3).
[3]金泽.从《体坛周报》看体育类报纸发展[D].成都:四川大学,2005.
[4]陈红.专业报纸如何实现新突破[J].新闻世界,2012(9).
[5]张志刚,李彩秋.新媒体环境下体育类报纸的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报业,2012(4).
[6]张洪忠,李明倩,朱蕗鋆.移动互联网使用对报纸与电视媒体的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3.
[7]郭宏斌.移动互联网对企业竞争情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重庆大学,2014.
[8]郭丽,齐志勇.移动互联网时代地方报业的实践与思考——以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为例[J].新闻界,2013.
[9]胡萌.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报纸编辑创新能力的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
[10]齐志勇.移动互联网时代地方报业的实践与思考[J].全国报社新闻技术工作会议暨中国报业技术年会,2013.
[11]赵曙光.传统媒体的“三位一体”转型——互联网发展20年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传媒,2014.
[12]马若,何宏雯.移动互联网时代报纸微信矩阵的建构策略[J].采写编,2016.
[13]洪京一.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走向融合和纵深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产业[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4]王辰,顿海龙.专业性报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转型——以《体坛周报》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
[15]于晓芸.我国传统报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研究——以“澎湃新闻”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2015.
[16]张谦.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盈利模式探索——以《纽约时报》为例[J].青春岁月,2017.
[17]张晓敏.融媒体环境下主流纸媒大型会议报道创新路径——以《人民日报》十八大、十九大报道为例[J].现代视听,2018.
[18]柏松.在融合中共存共荣——新媒体冲击下报纸的困境与出路初探[J].新闻世界,2013.
[19]李杰.新媒体挑战下的纸媒应对策略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4(10):102-103.
[20]余春玉.浅析网络媒体冲击下纸媒的发展问题及出路[J].新闻研究导刊,2015(6):71,30.
[21]李利.新媒体背景下纸媒的突围路径[J].新闻世界,2014(9):89-90.
[22]赵振宇.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网络媒体新挑战[J].传媒观察,2001(10):第29页.
[23]王舒怀.传统媒体转型的社交化路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运营实践[J].青年记者,2013(4).
[24]陈彦玲.新媒体环境下对报纸编辑的素养要求[J].传播与版权,2016(2):78-79.
[25]邵慧珠.浅议报纸编辑现代意识的深化与创新[J].视听,2015 (5):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