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研究

2018-10-21梁燕

大东方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材情境情感

梁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兴趣也好,“乐之者”也罢,都属于人的情感范畴。所以,情感这一动力,在学生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实施情感教育,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我们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渗透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特点,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还可以融会并充分发挥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构成要素的情感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的统一,形成健康的个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与同行分享。

一、情境相融,激发学生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产生的机制之一就是“情境熏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小学生情感丰富,极易被生动的情境所吸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利于把学生内心的情感移入所认知的与教学相关的对象。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示出教学内容上的情感,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情感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下面,我浅谈几点情境创设的形式。

1.创设多媒体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集声像动漫于一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通过多媒體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形象象化,给予学生生动鲜明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拓展,更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亲身体验过小兴安岭的美丽,仅依赖于文字描述是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的。因此,教学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些小兴安岭的图片、视频,以音乐为背景配上课文朗读,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用心地去体会作者笔下描绘的锦绣山水。这样,激起了学生深深的情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2.创设音乐、书画情境。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文字,更多的是文字带给我们的感染力,在最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学生头脑中还没有对实物形成概念时,我们就要把文字想表现、想感染你的情境重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悟文字所呈现的魅力,也更利于学生接受和记忆,在图文转化间获得情感的升华。如,诗歌虽然仅仅几句话却表现了极为丰富的情境,把诗歌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识记,与此同时还能激起学生更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创设模仿情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对于这样的文章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表演模仿中深入体会,从内心深处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道理,最终在表演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二、丰富内容,满足学生探究需求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由于距今年代较远,虽然有的是学生熟悉的,但在平时却很少引起学生的重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增强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并提供必要的范例,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融入教学中,尽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进行引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期待,还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样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建构。

1.找准切入点。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一门课程,在学习语文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口语和书面语,具备了一定理解课文的能力,尽管学生的阅历有限,但对课文中所描述或是叙述的大多数事物都是熟悉的,只是学生没有关注或意识到而已。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把学生个人知识、经验引入教学中,找准切入点,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颐和园》时,我就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或是自己的小屋最有特色的布置、装饰。以此引出课文,看看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美誉的颐和园的设计者都有哪些独到匠心。

2.加工重组教材。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就要有创新精神。在研究教材的时候,我们要力求在教材处理中有所创新,科学地进行补充或是删减,大胆而合理地使用教材。根据题材引进教材,如,在教学《丑小鸭》时,我引进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根据思想内容引进教材,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我引进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

三、完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积极完善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这里情感性的教学评价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

1.要体现出认识和情感的统一。教学目标要做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并重,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目标的教学都是不合理的教学。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认知能力、智力,形成良好的认知风格,还要形成学生积极的个性倾向性,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等目标。教育教学中,知情统一是其必然规律,缺一不可。语文教育是充分人性化的过程,既重思维,也重情感;既发展智力、开发智慧,也塑造心灵、培养品格、完整人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评价的时候,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还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认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伴进行。

2.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领悟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以及表达方式,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除此以外,评价标准在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的同时,还应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的价值,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总之,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及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只有让情感充满课堂,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富利镇董家小学)

猜你喜欢

教材情境情感
教材精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台上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