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师的身份转换
2018-10-21戚伟春
戚伟春
摘 要:在幼儿园教师队伍中,80后,90后已经鲜嫩登场,作为一名70后的资深教师,既有自身的充足优势:教学经验充足,带班管理老练,家长工作扎实,对孩子充满爱心。但是,不可否认,面对80后,90后的强劲,70后的教师们要保持充足的活力才能在幼儿教师队伍,中仍能起引领作用,否则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局面。所以,我认为,在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形式下,作为70后的老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积极融入,正确引导,为幼儿教师的队伍起承前启后作用。
关键词:以前幼儿教师身份;教师;保育员;勤杂工;修理员;当今幼儿教师身份;教师;陪伴者;其他
很多70后的教师已为人母,她们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或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经过多年的实践,70后的幼儿教师大都有自己的一套带班方式,也有很高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技巧,教育经验,教育方向。她们是整支幼教队伍的核心了,无论是奋战在一线,还是作为一名管理员、教研员。
但是,诚如省特级教师杨蓉所说,这些教师因为有充分经验,但是也奋斗到了幼教事业的顶层,对于她们来说,很多事情都不是难题,所以也难激发她们对教育教研工作的持续关注和探索。杨老师曾说,她要带领这群老师继续朝深入发展。
当然,作为一名普通老师,难以达到杨蓉老师的高度,只能就现在带班存在的问题展开一下自己的探索。
比如,我就是一名70后教师,但就我而言带班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活动,时时充满着挑战性和探索性。
家长观念的更新
我刚毕业的时候,家长的年龄比我要大多了,我只要带好孩子,家长就觉得非常感激,认为我能帮助她们解决后顾之忧了。而现在的家长,年龄在80,90,这几档,对整个社会、教育、文化都充满着期待和疑惑。一方面她们需要比他们大的人的引领和帮助,一方面他们又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有新的注解。所以,家长们既希望他们孩子的老师能帮助他们教育孩子,又希望老师能高标准的完成各项教育指标:比如孩子要有自信,有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好的修养,有冒险探索精神,有个性,有更好的发展。总而言之一句话,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们对幼儿教育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还有些家长喜欢年轻一点的幼儿教师,在他们的观点中,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有活力,有热情,会和孩子一起玩玩鬧闹,会成为孩子的姐姐和朋友。虽然教育保育工作经验稍微欠缺一点,但是吧,现在的各种培训机构能充分满足家长们对教育保育的需求。总之,在这群家长的观念中,到幼儿园来,只要能带孩子一起充分的玩耍就可以了。而作为一名老教师,在这些方面比不上年轻教师了。
所以,家长的观念的更新,促使我们幼儿教师的观念的更新,作为 一名老教师,虽然从教时间比年轻教师多一点,但是年轻教师的活力和热情也是可以让我学习。
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我们听取的各级各类教育课堂,教育思想的讲座中,幼教前辈们、各级教育教学管理者和研究者们经常强调,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做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和观察者。幼儿教师既要有其他教师的纯正教育功底,同时还要理解,帮助孩子的一颗童心。说得通俗一点,在3~6岁的懵懂时期,孩子的各种能力,表达方式最为弱,所以相对其他教师而言,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尤为突出。
那么如何既能让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又能让孩子满意呢?我觉得幼儿教师除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还应该是孩子的很好的玩伴,能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学习中的、交往中的各种难题。
社会理念的更新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各级各类的幼儿园将不可避免迎来入园高潮,家长的需求、社会的需求都促使我们有更好的育儿理念为孩子们服务。所以作为一名70后的老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融入孩子的生活游戏中去。
如何做好孩子的陪伴者
首先,我们应该界定一下陪伴者的含义:所谓陪伴就是让孩子有一个贴心的、喜欢的、愿意交往的、乐于听取的朋友兼老师。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一般都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但幼儿教师不同,我们更注重对孩子的亲和力,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陪伴者应该是一位具有亲和力的、可爱的、有趣的老师。
那么,如何界定陪伴者和教师的两种不同的身份呢?我以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两者缺一不可。首先,我们应该有教师的尊严,让孩子从小就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品质,同时也是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教师也应该放下教师的架子,能和孩子玩在一起,能了解孩子喜欢的事物,比如游戏、动画片、图书等,知道现在孩子交流的信息是什么。再次,陪伴者应该有充足的文化内涵和专业修养,及时了解幼教动态,及时掌握各种理论知识:比如熟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认真贯彻落实。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做好一名孩子的陪伴者首先教师应该理清当今的幼教理念,把握好教师和陪伴者的相互关系,把握好教师和陪伴者角色转换,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
教师应该具有应有的社会尊重,让家长、孩子、社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所谓信其师、重其道。当我们相信某位老师,我们会自然的对他所作所为产生好感,并 通过模仿,潜移默化的理解老师的行为,传承老师的优秀品质,并发扬光大。而作为一名孩子的陪伴者,我们要把自身化身为孩子,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并且能够帮助引导他们走出自己的困惑,同时把一些好的品质,优秀的内容通过陪伴潜移默化的转化孩子,让孩子喜欢上老师,并乐意听取老师的建议,乐意向老师倾述,乐意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从而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扎实基础。
在具体班级管理中我是这样落实陪伴者这个角色的。
我带的是新一届小班,年龄都在2013~2014年,这些粉
雕玉琢的小宝贝非常可爱,但是和所有的新生宝宝一样,对于初次上幼儿园,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和集体,小宝贝们集体抗议。在新入园的时候,有很多小宝贝哭闹不止。很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孩子心疼不已,甚至已不适应为由,由着孩子呆在家中,不上幼儿园。
我们通过家访、聊天,发现家长们的困惑。为此,我们在班级中创设成长树,鼓励天天上幼儿园的孩子,让孩子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树的小花会越来越多。孩子们也会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老师的诚意,从此爱上幼儿园。
这样,我们可以缓解新生入园紧张的情绪,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很好的缓冲时间。
2、孩子是容易反复的。在幼儿园里,等孩子渡过了新生入园焦虑期,我们就会考虑让孩子有一个必要的常规意识:比如安静坐15~20分钟,学会倾听,能知道喝水应该排队等。这些常规的训练时,免不了要孩子们能约束自己的一些行为,能和别人一起共享班级资源。所以,这是,教师也以身作则,不插队,学会倾听孩子的语言,让孩子觉得教师也在一起努力。这样,在教师的陪伴下孩子的班级常规也良好形成。
3、温情陪伴。现在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明白陪伴的重要性。我们发展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孩子的继承,孩子是我们另一个事业的开始。所以,我们尤其要重视陪伴的作用。在幼儿阶段,离开成人的陪伴是很危险的事情。就我们班而言,我们在每一个清晨会让孩子玩自主区域。小班的孩子喜欢玩娃娃家,通过一个小小的娃娃家我们可以陪伴孩子获得很多的良好习惯和品质。比如关爱他人。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渐渐和老师产生浓厚的感情,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把烧好的东西给你吃,非常感动。又比如:刚开始时,一个孩子烧饭,另一个孩子也要烧饭,这样就产生了争执,通过一段时间的协调,孩子们知道了协作的重要性,这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些成长过程中,教师的陪伴功不可没。教师既不干涉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不放任不管,而是他们遇到争执的时候、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向老师求助。这样,教师解决事情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乐意听取。这就是陪伴者的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老教师,既不能在以往的经验中固步自封,同时还要及时汲取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才能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社会集体中发挥教师应有的绵薄之力。让我们在和孩子的陪伴中一起快乐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阳明幼教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