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节目配音制作基本流程及技巧

2018-10-21万泽思

中国传媒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

万泽思

摘 要:广播专题配乐朗诵作为一种广播节目形式,常用于电台日常音乐、文艺类节目。本文从广播节目配音制作的基本流程入手,介绍相关基本制作技巧,并阐述如何通过这些技巧呈现配乐朗诵节目的声与情。

关键词:广播节目;配音;制作流程;音效

中图分类号:TN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09-085-02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18.09.034

在广播与艺术高度融合、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引导新闻舆论导向、营造和谐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广播节目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其中,广播专题配乐朗诵是常用于电台日常音乐类节目、文艺类节目、广告栏目的一种重要的节目表现形式。在專题配乐朗诵节目中配乐得当,在烘托氛围、营造意境、直击心灵的同时升华主题,反映社会生活,传递真情实感,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节目让听众感同身受,是广播专题配乐朗诵节目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

1.广播节目配音制作的基本流程

广播节目是集采编、制作、传输等相关途径制作,最终以声音的形式呈现的节目。由于广播节目无法传送画面,只能给听众提供声音信息,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台节目中的音频制作是配音节目中唯一的表现渠道。配音节目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情绪处理既不可太过艺术化,也不可太过平静。配音员需要在忠实文案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造与情感表达。在影视配音中,由于作品是由音视频、文字同时呈现,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所以,在声音难以表达之处,可通过字幕、画面来展现;而广播只能通过声音来呈现,声音是唯一的表达渠道。因此,从这一角度说,广播节目配音对配音员以及后期声音制作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以“孩子,让我读给你听”公益伴读活动中声音制作的自身经验为例,简单介绍广播专题配乐朗诵节目制作基本流程以及调整音色、搭配音效,选择配乐等相关基本技巧。

录制配音节目的第一步就是录制人声。这一步通常先由配音员在录音棚中用话筒录出干声。根据“孩子,让我读给你听”中风格各异的故事分别提供不同的配音环境,可以使配音员更好地融入不同的情感氛围。儿童故事中的配音应符合受众人群的年龄和需求,普遍呈现轻松的情绪,即使故事表达紧张的氛围,配音员亦需注意语气张弛有度,情绪不可太过奔放或压抑。词语的运用、口头习惯的表达方式也要尽可能符合青少年儿童受众群的喜好和趣味。

第二步则是将录好的干声交给声音后期制作者进行基础的检查与编辑。这一步主要是将人声中的错音删去,并且根据录音环境的背景噪声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降噪。降噪即减少背景噪声对人声的影响。[1]根据部分建筑内允许噪声NR数建议值,如果播音录音室符合NR曲线数值在15以内的标准,则录制的人声无需进行降噪,如果是在个人工作室录制的作品,则可能需要酌情进行降噪。

在进行错音剪辑或分段剪辑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留出配音员对话间自然的气息声,好的气息声能使故事衔接更加自然,做到“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第三步是针对人声的效果处理。常见的声音效果处理器一般有均衡器、混响器、压缩器等。均衡是指改变了某一频段上信号声能,使之与其他频段信号的声能间产生相对变化量。均衡器是通过这种原理使人耳对声音频谱结构的听觉感受发生变化,也就是使音色发生了变化。均衡器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图示均衡器、参量均衡器、房间均衡器等类别。图示均衡器通常将20Hz~20kHz的信号分成10段、15段、20段、30段或31段进行调节,Q值恒定,每个频点设有一个推拉电位器,通过面板上的推子直观反映调整的均衡补偿曲线,使每个频段的提升或衰减情况一目了然,在日常声音后期制作中使用非常广泛。参量均衡器,顾名思义,可以调节划分频段的各个参量。通常均衡器可调参量有均衡频率、均衡量以及均衡宽度等,均衡宽度通常由Q值决定。参量均衡器在应用中比图示均衡器更为细致。由于此次活动人声并不复杂,仅使用了Protools自带均衡器,因为之后要配上背景音乐及音效,所以对人声的补偿和修饰工作主要集中在去除齿音、增加声音厚度、提升温暖感与减少闷声等方面,图示均衡器的功能就能够满足以上需求。混响则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密闭空间,比如房间内的声学现象,混响声是指多次反射形成的声音。室内声源连续发声,当室内被吸收的声能与声源发出的声能相等时关闭声源,在室内仍留有余音,此现象被称为混响。混响时间是指声源停止发声后,室内声能密度衰减60dB需要的时间。适当的混响效果可以增加声音空间感,使声音变得丰满浑厚,当故事场景是走廊或大厅等空荡的地方时,也可以增加一些厅堂或房间混响来营造空间感。

最后一步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加入音效及配乐。音效与配乐在选取后可能需要进行一定剪辑与拼接处理,使之旋律、时长等要素能够配合配音员的节奏和情绪,也能符合故事的情景与叙述。

2.广播节目配音制作中的一些基本技巧

广播节目配音制作涉及到的技巧非常丰富,比如,是否有一个好的同期声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品质好坏,配音员配音时的语气、力度、情绪都需与文案内容结合,好的同期声能够使后期制作省时省力,也能将故事情感传达得更加充分;其次,剪辑手法也非常重要,在影视录音中,对白剪辑构成了影片的主体,剪辑手法的优劣对影片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广播配音节目中更是如此,好的剪辑手法在后期音效、配乐的选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音色的调整

调整音色是将人声与作品视为一个整体,将人声调整至既能突出特色,又与作品音乐、音效互为补充的一种制作手段。人声是一个复合音,即由声音的基音与一系列泛音所构成。基音是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振动中振动频率最低的音,而泛音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倍数,对音色的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泛音可分为低频泛音、中频泛音和高频泛音。低频泛音幅度较强则音色浑厚,但过多低频泛音则容易造成音色浑浊;中频泛音幅度较强则音色圆润自然,但若中频泛音过多,而低频、高频泛音缺少则声音缺乏特色;高频泛音幅度较强则音色清亮、清晰度高,但过多的高频泛音也可能会导致声音刺耳、齿音明显等问题。

在节目制作中,由于配音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音色特征各异,有低沉温柔的音色,也不乏较尖细单薄的声音;有发音标准的普通话,也有掺杂着地域特色的方言。那么,在音色调节中,均衡器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在专业语录音室中录制的人声,要使其声音听起来自然、有美感,又不脱离原有声音特点,均衡器的调节尽量控制为3-6dB(部分需要过滤的超低频或超高频另论),即可达到改善的效果。同时,要总体考虑声音的清晰度和丰满度,兼顧其他频段。在众多音频制作软件中,会有各类均衡器作为插件辅助制作者创造出完美的声音。不管使用分段式均衡器还是点状线性的图示均衡器,都可以用到以下几点技巧。去除50Hz以下的交流声,可以使音色更加干净;声音较为尖细单薄可以尝试提高250Hz左右的低频,但要注意低频的提升对音色影响尤为明显,所以,提升低频时要谨慎为之;齿音严重的可尝试适当削减4kHz左右的高频,这样可以使齿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2音效的应用

当声音基本问题处理好之后,就可以开始添加音效。音效即为节目添加的声音效果元素,通常在特定对话剧情或创意中被用来增加声音画面的真实感,营造气氛或增强戏剧讯息。音效包括乐音和效果音。好的音效可以使故事瞬间生动起来,拉近朗读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使故事栩栩如生。在专业的音效网站上可以筛选出符合故事氛围的效果。音效分类细致,很多音效都是录音师外出录制的自然界与生活中的真实声音或者拟音制作而成。音效应用的第一步就是筛选出符合故事场景的效果,并进行相应时长的切割。

第二步是插入音效。插入音效的方法与位置决定了作品的表现力。(1)持续性的响度稍大的音效往往插接在配音员稍有停顿或换气处;(2)瞬时完成并且具有响声的动作,比如放书包、滚雪球、流星坠地等,则需要紧紧伴随着动作而来的声音特效;(3)配合画面与意境选取效果,这类音效通常用在一段话的开头或结尾处,用以烘托意境、营造氛围,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感,能起到音画过渡对接的效果。

2.3配乐的选取

配乐是广播配音类节目后期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想为节目选择恰当的乐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有广泛的音乐欣赏,良好的音乐素养做基础。(2)配音节目普遍选取纯音乐,在选择配乐前多听和多感受各种风格的乐曲,并且进行一系列归纳整理,方便有灵感时迅速找到心仪的曲目。(3)乐曲旋律风格应和故事的情感风格一脉相承,乐曲间不可跳转太多太快,使听众难以融入其中。当需要在故事中间切换音乐时,可根据情节的演进使用淡入/淡出的方法切换调性相近的音乐,使音乐间的转换不会过于突兀。(4)在选取配乐的过程中,有些配乐里的乐器音色特性鲜明,比如唢呐,中高频较多,声音尖锐嘹亮,因为人声也有中高频较多的特点,唢呐与人声存在大量频谱交叠,所以,即使整体配乐声音再小,也会对人声频率产生一定的掩蔽效应,听上去会产生不和谐感。(5)音乐的节奏与停顿需要与配音员的气息与停顿相配合。如果音乐停顿与气息停顿不能完美切合,则需要制作者进行适当的剪辑拼接。(6)为故事选择配乐的时候要处理好版权问题。

结语

好的配乐能够烘托氛围、营造意境、升华主题,使声音灵动,传递创作者的情感。让音乐发挥直击心灵的魅力,使各类艺术方式相融合,这是创作者的使命。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
用受众思维看广播节目转型升级
融媒体时代中的广播节目主持入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及基本素养研究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创新思路分析
地方电台政风行风监督节目的生存空间与发展
强化创优意识 提升广播竞争力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形象塑造
浅谈广播节目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碎片化阅读时代广播节目的生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