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好问题”有效落实“以生为本”课堂转型的三大路径
2018-10-21陈国强
陈国强
伴随着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本质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必然方向。然而,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实践中,却往往出现“形活神散、目标游离”等诸多问题,让实践者烦恼,也让关注者担忧。笔者认为,要实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关键载体是“好问题”。下面试以3个教学案例为例,分享“好问题”的作用和韵味。
一、把“教学目标”落实在“问题链”的预设中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纲,纲举则目张。对教师来说,目标可以是抽象的、描述性的,但对学生来说,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实现从“‘抽象的、描述性的的‘教的目标”向“‘具体的、可操作的的‘学的目标”转化的载体是“问题”或者“问题链”。所以,在预设教学思路和方案时,教师必须梳理知识的逻辑联系,分析知识的本质要素,并把“目标”分解,落实在具体的“问题”或者“问题链”之中。课堂上,抓住了“问题”这条“纲”,就能较好地避免学习活动神散、学习目标游离的现象。
【案例1】周彩娥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第一个环节“感悟”,设计了“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一核心问题,首先通过从“生活图片”到“几何图形”的直观演示和对比,让学生感知、体验“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本质——大小变化、形状不变。…接着让学生感知“现在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各自对应的长度比,得出放大或缩小的倍数是不变的,同时,通过实例的猜测和验证,感知“图形放大和缩小”中长、宽、周长、面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对“核心概念”有了清晰的体验和感悟。第二个环节“运用”,例4:按2∶1分别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设计了“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是什么意思?”“你准备怎么来放大?”的问题,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再独立操作,最后展讲。特别是在“直角三角形的放大”过程中,学生通过“数一数”或“量一量”,得出了先画两条直角边,再连接斜边的办法,并验证了直角边放大了2倍,斜边也放大了2倍的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①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②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③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如何落实这样的教学目标呢?执教者围绕“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是什么意思?”“你准备怎么来放大?”这一组问题链来展开教学活动,看似轻描淡写、平淡无奇,实则自然流畅、教学无痕。
二、把“自主合作”落实在“核心问题”的探究中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主体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然而,在长期被动的学习方式影响下,当老师一下子把“学习”交还给学生的时候,却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往往“没话说”或者“不会说”,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公开课中的“假合作、假讨论”。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本身是需要指导和训练的,其中最为基础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有话说”。因此,一节课中以什么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在什么时候让学生“自主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2】叶萍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认识倒数》一课,围绕核心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首先设计了“乘积是1的两个分数互为倒数”这一命题,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了“倒”字的直观和形象。接着,叶老师把“分数”改成了“数”,抛出了问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呢?”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组内交流。小组讨论活跃,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了数学的趣味性和逻辑性,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对于“核心问题”的自主探究是学生对“核心概念与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内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对“核心概念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灵活应用的能力也就越高。“教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良好的学习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把“学会学习”落实在“新问题”的延伸中
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学会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正所谓“不善学,虽勤而功半,善学者,师逸而功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呢?我们认为,应该从“学会提问”开始。课堂上,鼓励学生在思考中出现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要积极、及时地提出问题,并尽可能把相互质疑、相互交流的时间留给学生。即便课堂上没有时间,教师也应该引导并指导同学们养成课外相互探究问题的习惯。
【案例3】丁蕴珠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圆柱、圆锥的复习整理》一课,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整理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基础知识,并进行了小组交流。第二部分“自由空间”,出示了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的圆柱直观图之后,抛出问题:“展开想象,你想提出怎样的问题?”并宣布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每人提1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交流,最后相互评价,产生优胜小组”。把提问的权利交给每一个学生,同时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表达个人理解的机会,又激发了整个小组对最后所提的4个问题的种类、难易程度、新颖性等方面深入探究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也非常投入。全班交流后的相互评价更是精彩纷呈,学生自我归纳了问题的两个大类:关于面积和关于体积。关于面积的实际问题包括底面积、侧面积或若干个面的面积;关于体积的实际问题包括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规则物体的,还包括其他不规则物体的,但最终是要把“不规则的”转化为“规则的”来解决。
在阶段性复习中,借助学生原有的基础,给学生留出自我提问的空间,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日常教学中“新问题”的生发,可以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预设的,也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偶发的,课堂上学生出现的独具匠心的想法、质疑或者一个错例,都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辨、学会学习最直接、最生动的教学资源。
总之,课堂教学是“系列问题”提出并解决的活动过程。如果學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联想并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那么他们离“学会学习”就不远了,而且反思、批评、创新的精神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