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美好,由“心”出发
2018-10-21王碧清
王碧清
工作之后,时间快得惊人,稍有闲暇,停下脚步沉淀思考的瞬间转瞬即逝,转而又进入新一轮的战斗与求索,鲜有化诸笔端的凝思片语。而今,《中华儿女》杂志已至而立之年,在欣喜和激动之余,不禁感叹原来自己已在“中华儿女”这个大家庭中度过了四载寒暑。
向着那支高擎的火炬
2014年的夏天,是我人生的拐点,也是新的起点。当得知自己幸运地成为《中华儿女》杂志团队的一员时,既激动又忐忑。“中华儿女”四个大字沉甸甸地叩响着自己的心门,我是否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呢?
“《中华儿女》这支光照四方的火炬,多年来一直引人注目地高高举下去……”《中华儿女》老主编王维玲先生在回忆邓小平同志为报刊社题写刊名经过时曾这样写道。而这句话成为鼓舞我勇敢拿起手中之笔的最初动力。而对《中华儿女》了解愈深,便爱她越深,也如履薄冰,唯恐辜负。
当时,部门还未改革之前,我被分至采编一部,任编辑、记者。在懵懵懂懂了解部门职责以及报道方向之后,看着一篇篇已经刊登的报道,一边心生敬佩,一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每有疑问,从编辑稿件的符号到采访流程,部门主任、同事总会耐心解答我心中的困惑,尽管有许多问题非常稚嫩。
还记得接到的第一个采访任务是联系采访一位“90后”,然而,由于受访者不在国内,经过多番沟通协商后,辗转通过电话、邮件得以采访,最终顺利完成稿件。而在成稿之后,虽然篇幅较短,但时任采编一部执行主任华南老师认真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尽管她工作繁忙,但依然耐心从文章结构、采访的注意要点等一一给出了建议和指导,让我这个“新兵”获益匪浅。而这次与“人物报道”初次交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通过点滴细节讲述人物个性,如何与被采访对象碰撞交流等诸多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我开始一点点构筑对于人物写作的理解。
其后,在和部门其他资深记者一同采访的过程中,对于稿件由初期联系到后期排版渐渐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和体会。我在学习中不断摸索,在鼓励中大胆突破。在不断锤炼自我的过程中,个人的事业追求不断向着中华儿女报刊社的文化理想追求靠近。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传统媒体的发展不断迎来挑战,甚至是遭遇困境。2015年底,“家国天下,民族脊梁”成为了报刊社明确的精神指引,部门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分工,除了重拳出击新媒体领域,在杂志上,也作出了重大调整。
在部门改革后的第一次会议上,王跃春社长从期刊的定位、发展兴衰谈到改刊思路。面对新媒体的来势汹汹,报刊社的“领头羊”为我们劈开了属于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犹记得,在那次会议上,王跃春社长说,“要全面了解统战工作,没有不具备新闻要素的事件,只有不具备新闻眼的记者”“在互联网时代,梳理信息的能力远远超过发现信息的能力……要把碎片粘合起来,把纷繁梳理起来,把本质挖掘出来”“了解和理解是两回事,我们要做理解的事”“人物是我们的传家宝,要为民族进步、为国家前行有独特贡献的民族脊梁树碑立传”……在感受到改革的迫切与危机的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一代代媒体人不断迎时代风浪搏击的勇气与魄力。而唯变不变,随着时间推移,改革日深,自己对于团属媒体使命的认识也愈深。
每次报人物选题时,王跃春社长总愿意多提点年轻人珍惜时光,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也要争做多面手。就这样,在“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带领下,围绕主责主业,我以文字形式触摸时代脉搏,笔下的人物也多聚焦在创新创业的青年一代。
未来已来,光辉可期
而后,我主要参与解读版块与人物版块的采写编辑工作。在“版主们”的带领下,我对于一个话题的阐释和解剖,对专题人物的报道也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感受和思考。
在解读版块中,从“一带一路”倡议、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到剖析人工智能的背后、讲述在那曲种草的年轻人的奉献与拼搏,再到雄安新区成立一周年的回眸展望,每当和版主负责人华南、梁伟两位老师及其他编辑部同事碰撞解读思路、剖析路径时,总觉得意犹未尽。当有火花灵感之时,大家总是一边欢欣一边赶快把好的想法记下来,然后风风火火去落实。感动的细节不胜枚举,而所有心力的交汇只为了一次比一次更好的报道,以及自我边界的挑战与突破。
还记得在“一带一路 中国开放2.0”这个解读专题中,为了更形象地表达“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成果和沿线不同国家的合作项目,除了地图上的直接展示之外,我们还在地图旁制作了一个手机的微信界面,以微信聊天的方式呈现不同国家领导人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感受和体会,而这个手机界面模版正来自于负责排版设计的马岩老师……这只是众多排版中的一个很小的回忆片段,但每个人迸发的热情和光芒见证着一期期杂志背后的探索、创新和最终的破茧而生,也鼓励着我更奋力前行。
每当拿到新杂志时,我总会一页一页地翻看,每一页都浸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辛苦和汗水,而那一刻的我总希望自己的笔可以更快一些,自己的思维可以更多创意、少一些局限,这样才可以跟得上大家的步伐。
人物版块负责人余玮老师,不仅仅是报刊社的首席记者,他还是一位著作颇丰的红墙作家,在人物写作方面给了我许多启迪和思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当余玮老师想到新的专题选题,他总是兴奋得像个孩童,那种兴奋感和自豪感令人大为感动,让人感受到每一个选题的背后凝结着创作者对于文字的敬重与珍爱。而在一次次选题会上、工作期间的交流,余玮老师总是不吝分享,鼓舞着后辈孜孜求索。
在标题制作这个环节,余玮老师经常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说:“在想题目的时候,一定是只适合这个人的,安在其他人身上都不行……”比如,在寫知名青年导演宁浩的稿件时,我直接引用了受访者本人的主要价值观作为标题,写为“心怀敬畏,做好本分”。而文章经过余玮老师编辑之后,题目更改为“有一种追寻叫‘坏”。“这样的表达会更诗意,不那么直白。许多时候,太直白反而就没意思啦。这里的‘坏并不是真的坏,而是他在文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要想这个人最突出的特点!每一个题目都很有意思的!”……在此后的写作中,在定标题时,尽管自己未能达到这位“红笔杆子”的高度,但总愿意多细想多琢磨,以期有所进益。而余玮老师对于后辈的提点不局限于写作、编辑技巧,还常常在更宏观的角度鼓励大家多思考,以点带面,形成自己的系列和风格……
在采访了较多的IT创客之后,最大的感受是团队成员合力而生的能量和光芒,每一位创业者身边都凝聚着武林高手,勠力同心开辟了这个时代属于自己的一方江湖。而我们的中华儿女报刊社何尝不是如此?每次假期归来,回到岗位都特别开心、踏实,感觉像回家了一样分外亲切,与同事、领导相视一笑间是同心同德的默契,更有对未来的笃定。很荣幸,自己见证并参与“中华儿女”的30岁芳华绽放。回望来时路,不灭心中之火,愿明天光辉可期。未来,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