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贝聿铭 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背后
2018-10-21余玮
余玮
夕阳映照下,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显露出惊人的气势与高贵的气质。建筑物南面和东南两个入口各面宽54米、高9米、进深14米,上面的10层房屋是用两层巨型钢架托起来的,下面一根柱子也没有。大厦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通过屋顶玻璃天窗和一面垂直透明的玻璃幕墙与室外联系,加之两侧玻璃大门的衬托,整个建筑显得晶莹剔透;而在夜里,厅堂内灯光闪耀,大厦更似一个充满诗意的水晶宫。好一个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
北京市民又有几人知晓,这绝妙之作出自世界顶级建筑大师贝聿铭之手?
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
1917年,贝聿铭出生在广州。他拥有一位银行家父亲和一位艺术家母亲,他们带他去看中国式园林和山间庙宇。“这些对我的建筑生涯来讲,是永远的灵感源泉。”贝聿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园林,它们将人工和自然如此美妙地融合。我总是不断想起这些,这些园林和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一样,在我作为年轻建筑师初到美国时就已经成为我的偶像。”
貝聿铭1935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原本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他对建筑产生兴趣纯属偶然。在上海读书时,周末他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意念。
然而,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他便先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专业。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1948年。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巨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布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他们合作达12年之久。12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的事业基础。
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1963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章。《华盛顿邮报》盛赞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20世纪60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该中心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相关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并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赏识。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15年之久,于1979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1978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楼”的开幕剪彩仪式上,称赞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整个建筑只有塔尖露出地面,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这个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的作品同样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且金属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同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如今,人们不但不再指责,而且如是称赞:“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后又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这就是他的神秘所在。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商业中心、摩天大厦、钟楼,甚至还有摇滚音乐厅,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中国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他的足迹和作品可以说是遍及世界的各大城市,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据粗略统计,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100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50多项大型建筑中,就有近半数获奖。
多变的设计 不变的中国心
贝聿铭自赴美国求学,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80多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
贝氏家族第一代祖先在苏州行医卖药,到十八世纪,成为拥有大片土地的望族,以行善与助人享誉苏州。1917年,贝聿铭在广州诞生,贝氏家族买下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贝聿铭周岁时,父亲贝祖诒创办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他在香港度过童年;10岁,又随家人迁往上海。
“上海离苏州不远,祖父坚持我夏天去苏州。因为我是长孙,理当更了解家族事务。”祖父贝理泰是一名儒士,穿传统长袍。他给长孙灌输儒家思想以规范言行:尊重长辈,避免虚夸,喜怒不形于色,保持冷静从容。新中国成立后,狮子林捐献给了国家,祖父贝理泰住在狮子林附近西花桥巷,直至去世。20世纪70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40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之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祖籍苏州、生于广州的贝聿铭,常对人称是“苏州人”“广州人”。贝聿铭夫妇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晚年,他还清楚记得,小时候,与堂兄弟们在狮子林里捉迷藏的乐趣。
似乎是命运有意安排,贝聿铭为家乡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与贝家“老根”狮子林南北相望,仅数百米之遥。起初,贝聿铭对苏州市盛情邀请设计苏博新馆并未明确表态。怎样才能让年事已高的大师“出山”?有关人士多次赶赴美国,带去家乡的昆曲、评弹,希望勾起老人的思乡之情,并劝说老人:“您为世界各地设计了很多知名博物馆,在家乡还没有留下一件作品。这是苏州的遗憾,也是您的遗憾。”最终,贝聿铭被家乡人的真情打动,答应接下这一重任。于是,他闭门谢客,查阅大量文献,从苏州水文情况、历史掌故,到唐诗宋词、昆曲曲谱,甚至东北街每一棵树木的位置,也要弄得一清二楚。“我的头一笔不会轻易画,想透以后才下手。”贝聿铭说,“设计如同做针线,急不来。研究好久才决定画一条线,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多看、要多学。”
贝聿铭想不到,凝聚16个月心血的设计一出台,却引来争议声一片——“新馆建在拙政园的心脏上”“废了忠王府,伤了拙政园”,对选址提出质疑。直至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的专家对设计方案给予首肯,一场风波才算平息。
苏博新馆是一座园林式建筑群。山水园借助水面,间列玻璃茶亭,贯以直曲石桥通往茂密竹林。巧妙的是,园中石景采用石材切片加以堆砌。每一片山石的摆放,贝聿铭都反覆斟酌,寻求最佳审美效果。他多次亲临现场,“放在水里的石头一定要有老石皮”,提出用火枪烧烤的办法,使新石皮颜色变“老”,远近假山层次分明,更有自然气息。贝聿铭还巧妙“寻源引水”,彷佛拙政园池水经墙根,从片石假山引流至山水园,聚成一汪池水,从而达到“石头从水里漫上来”的效果;与“一代名园”拙政园,新园旧景笔断意连,相互辉映,融为一体。
贝聿铭反对把中国古代建筑某些构成部分,生硬地附加到现代建筑上,用来强调民族化。他认为,创新不是肤浅因袭过去的形式。苏博新馆外观成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又吸取苏州民居的粉墙黛瓦等传统因素,但不见瓦。“我不用瓦是有缘故的。”贝聿铭胸有成竹,“因为瓦一摆上去,就没什么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新的建筑。要有变化,就要用新的方法,比如用石頭,使墙面跟屋顶连在一起。”贝聿铭考虑到,苏州传统屋顶不符合现代博物馆恒温、恒湿、采光等特殊要求。“和石材相比,瓦片易碎,又不易保养。采用青色花岗石材既便于护养,又与苏州的粉墙黛瓦格外协调。”于是,从苏博新馆任意房间的窗户往外看,会发现被加工成棋盘状菱形图案的屋顶,与远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几乎分毫不差。“任何艺术都是美。绘画也是,雕塑也是,建筑也是如此。建筑是为人设计的,不仅要考虑审美,还要考虑功能。人群在空间流动产生动感,建筑才有生命。”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有人曾问:“贝老,您相信风水吗?”“建筑师都相信风水的。不是迷信的风水,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摆房子,要背山傍水,这里也是风水。我觉得风水我们应该相信的,可是风水要弄得太过分一点,那就变得迷信了,这个我反对。”贝聿铭如是坦诚地亮明个人的观点。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承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而座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1978年,他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有的在国外设计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试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在这个所有的建筑师都在向西方看齐的时代,贝聿铭想通过他的设计提醒人们:中国的传统中还有如此宝贵的建筑风格与技艺,需要被我们保存和延续。他希望为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发展一套自己的建筑语言——亭台、屏风、曲折的回廊、掩映的花木,这些中国人擅长的空间处理方式,在贝聿铭看来,与西方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同样强有力。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楼、高100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建筑大师贝聿铭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而且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