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的现实意义
2018-10-20汪双顺
汪双顺
【摘要】:“平常心是道”是禅宗马祖道一禅师的核心思想之一,亦是他的佛性论的重要命题,禅宗讲究:“人人皆有佛性,顿悟成佛。”“平常心是道”就是从这一思想脉络中衍生出来的,把现实生活的人的日常生活看作是修行,佛性自见。印证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宗思想。这种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向外拓展自身时,总会遇到未知,怀有一颗“平常心”澄澈自明,就能把未知容纳进自身。
【关键词】:平常心是道 马祖道一 现实意义
一、马祖道一生平
马祖道一(709—788),因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一带)传法,开创了洪州禅,又称为洪州道一,俗姓马,汉州什邡人(今四川什邡马祖镇),唐代佛教禅宗大师,师承南岳怀让,为六祖慧能的再传弟子,谥号大寂禅师。与另一位“马祖”鹤林玄素(668—752)不是一人。
马祖道一的传法经历《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载:“大师法讳道一,代居德阳,生有异表,幼无儿戏。嶷如山立,湛如川渟,舌广长以覆准,足文理而成字。全德法器,自天授之,尝以為九流六学,不足经虑,局然理世之具,岂资出世之方?惟度门正觉,为上智宅心之域耳。初落发於资中,进具于巴西,后闻衡岳有让禅师者,传教於曹溪六祖,真心超诣,是谓顿门。跋履造请,一言悬解,始类颜子,如愚以知十;俄比净名,默然于不二。又以法惟无住,化亦随方,尝诵于抚之西里山,又南至於处之龚公山,攫搏者驯,悍戾者仁,瞻其仪相,自用丕变。刺史今河南尹裴公,久於稟奉,多所信向,由此定惠,发其明诚。大历中,尚书路冀公之為连帅也,丹车旁午,请居理所。贞元二年,成纪李公以侍极司宪,临长是邦,勒护法之诚,承最后之说,大抵去三以就一,舍权以趋实,示不迁不染之性,无差別次第之门。常曰: 「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著,触境皆如。」岂在多歧,以泥学者?故夸父吃詬,求之愈疏,面金刚醍醐,正在方寸。於是解其结,发其覆,如利刃之破买索,甘露之洒稠林。随其义味,快得善利者,可胜道哉!化缘既周,趺坐报尽,时贞元二年四月庚辰,春秋八十,夏腊六十。”《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等与其记载大多不差。
马祖道一在唐开元年间(713—741)离开四川,来到南岳。于怀让的“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的诘难后,“闻斯示悔,豁然开悟。”
唐天宝年间(742—756)来到江西,开始讲法,此后三十年间未曾离开,直至入灭。其开创的洪州宗,门风极盛,《古尊宿语录》载“师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位一方宗主,转化无穷。”百丈怀海、大珠慧海、南泉普愿、章敬怀晖等皆是禅宗史上具有影响力的禅师。门下的百丈怀海弟子的传承开出了沩仰宗、临济宗两叶。
二、“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见于《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载:“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平常心是道”的心是“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因此要“识心达本源。”“道”即是佛性,佛性自足,不假外求。修道不仅不以利于佛性之自然发挥,且有损于它的自然之状态。由此,他提出“平常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也就是说,平常心是没有被“生死心、造作、趋向”等污染自然状态。“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则是修行观,禅的开展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皆是修行,而在这日常的修行中,保持“平常心”,才会在泯灭语言等中介作用与呵斥、棒打等行为中悟入禅境。
三、“平常心是道”的现实意义
这种“平常心是道”发挥的最为有特色的当为南泉普愿,《祖堂集》载: 赵州从谂禅师,参南泉,许其入室。他日,问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耶!师于言下悟理。在这里,佛性自有,不需要外在的佛教的规规矩矩,也不是玄虚晦涩的高深教理,而是每个人的心可以体验、觉悟的。道就在生活中,每一个当下的行为举止都是禅可以开展的具体情境。禅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得凡俗的生活带有了神圣的意味,在凡俗中断除妄念、烦恼,把生活的境界提升到一种禅的境界,人不执著,消解自身的时间,与物质保持距离,体会生命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全唐文 清 董诰 等 编 中华书局2001
【2】景德传灯录译注 宋 道远 著 顾宏义 译注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3】宋高僧传 宋 赞宁 中华书局 1987
【4】祖堂集 南唐 静、筠二禅师 中华书局 2007
【5】马驹:道一传灯录 李浩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