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视角下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2018-10-20刘益铭
刘益铭
摘要: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其实本身也是显现出自身的科技水平,国内在这方面一直都是呈现出非常强的科技能力,而作为高中生,对航空航天领域十分向往,也是在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着,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对航天航天的整个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前景进行分析,有明确的认知。文章就是结合自身的一些学习和了解,总结出的相关结论,希望可以为自身未来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是开启这方面探究的起点。
关键词:高中生视角;航空航天;发展历程;展望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129(2018)12 -0239 -01
前言: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20世纪初,国内的航空航天方面的研发以及科技水平起步是比较晚的,这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当西方国家已经在经历工业革命的时期,当时的中国还在闭关锁国中,对外界的变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这样也就导致国内的经济以及科技水平在国际上迅速落后,也是造成后来一系列近代历史的主要原因,航空航天方面也是如此。
1 我國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
对国内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发展进行探索,结合实际的情况自己各方面因素的分析,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当时的国内航空事业处于刚刚创建的阶段,这个时期基本上国内在航空事业方面可以说是零起步的。经历了朝鲜战争以后,由于在战争中的客观需求,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当时在航空事业方面的发展思路就是先修后造,然后是逐渐在自主设计方面进行提升。后来得到了苏联方面的一些帮助,两国的政府签订后了协议,苏联帮助国内的航空事业发展,这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另外就是中央也是成立了航空工业局,关于飞机维修等一系列工作都是这个机构来负责。这样国内航空工业就在全体国民的关注下出现[1]。
第二阶段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会面临着诸多的阻力,甚至是不断遭遇困境,当时在国际上诸多国家都是在航空工业上不断投入大量的资源以及时间,在此基础上想要在航空工业方面发展出更好的成绩。国内也是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在高性能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的研究方面,国内正处于向着自给自足转变的阶段,但是遭遇了非常大的困境。
如今国内的航空航空事业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凭借着自身的不断努力,发展到今天国内已经研发并且发射了三艘飞船以及十五个类型的火箭。在航天运输方面,国内也是制造出一次性运载火箭和轨道转移飞行器。长征五号以及长征七号作为新一代的火箭也是成功发射,目前国内宇航发射的总数量已经达到22次,与美国并列。
2 我国航空航天的未来展望
2.1 新概念飞行器。如今的科技逐渐成熟,新概念的飞行器也是非常有希望成为现实的,国内未来在航天事业方面,导弹与运载技术的结合将会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同时在无人机还有载人航天方面也是会不断进行发展。无人机主要是在军事领域有着非常好的应有优势,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以及科技更新还是会不断提升。军事力量也是会因此不断提升,促进我国国力的增强。新概念的飞行器在国内航天事业中,未来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都是一种趋势。
2.2 运载火箭的改进。目前运载火箭的各个系列都是会进行改进的,进而可以不断开发出新的系列长征系统是目前国内使用的,目前来看,任务的适应力还是有待提升,使用的范围也是需要进一步广泛的。运载火箭一直以来就是航空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而未来节能理念就会融入到这一领域,使用更加清洁节能的助推剂,不断提升火箭运载能力,让航空航天事业也是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据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将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在成功发射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已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然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试验外,重点包括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以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2]。自2016年10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神州十一号”并对“天宫二号”绕飞和对接,进行了长达33天的在轨飞行的太空实验活动,为我国第三步空间站计划奠定了基础,从而加大太空间的研究力度,缩小与美俄之间的差距,实现自身的强国梦想。
结论:总之,航空航天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实际科技能力,国内的航空航天发展虽然是起步比较晚,但是进步的速度却是令世人震惊的,半个世纪不断在技术上进行努力和更新,如今也是在国际上真正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在很多领域都是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也是面临着未来的诸多挑战,虽然如今在航天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一些失败的经历同样是值得深思,如2017年我国的长征三号火箭遇到了发射失败的局面,这一事件也是带给国内航天航空一个警钟,表示目前的航空航天事业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努力。
参考文献:
[1]马雪梅,薛慧锋,袁建华等.主要航天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研究发展态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科学计量分析[J].情报工程,2017,3(04):87 -98.
[2]昂海松,童明波,余雄庆等.航空航天概论(第二版)北京一载人航天工程[M]科学出版社2015.1:35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