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8-10-20李静燕
李静燕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不断的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为了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许多学校开始结合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实施情况不断的改革基础教学手段,通过前期的探索和研究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但是其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相比,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因此会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障碍。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TP3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9129(2018)12 - 0049 - 01
1 引言
作为大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计算机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的,学校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人为本为切入点,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将个人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理论融人生产实践之中,充分的发挥计算机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许多高校在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过程之中,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和参与,在开设相关课程时学校也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了解办公软件的使用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个人逻辑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操作能力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中的教学重点和核心,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将个人所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融人些技术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立足于本专业教学问题产生的实质原因,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空间。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在探索全新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老师、学校和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结合目前该专业教学的实质情况,积极的分析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手段真正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和水平的稳定提升。其他的专业课程相比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学科的跨度较广,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1 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背景有所区别,因此在计算机基础学习的过程之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外加上我国地区性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此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知识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北上广地区的学生来说,因为教育背景较好,因此在高中时代就已经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有了一定的认知,相比之下,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接触计算基的机会相对较少,及时有一部分的学生能够了解基础的操作,也是在网络游戏和与他人进行社交聊天的过程之中学习的相关技巧。因此在前期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的过程之中,一个班上的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较大,老师难以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大力落实和改革。
3.2 教学内容传统且滞后。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许多的老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只关注对知识的简单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和主体需求的研究,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高校老师必须要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更新,辈子教学实践的与时俱进。但是.作为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的重要依据,计算机教材对推动教学体制改革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许多老师严格按照教材之中的内容进行授课,没有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灵活的调整,现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中存在许多较为陈旧的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热情。
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4.1 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之上不断的实现个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亲密互动,更好的发挥理论的引导作用和实践作用。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实践要求较高,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复杂,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不仅难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会影响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在利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同时还能够通过上机练习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巧和要求,老师必须要注重计算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实践和上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和了解。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这种以学生个人主动参与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保障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和操作技巧。
4.2 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社会各界明确的强调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老师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学生的主体价值,保证学生能够在主人翁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不断的实践和创新,真正的意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乐趣和精髓。对此,要想真正的实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改革和突破,老師更需要注重不同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在自主实践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教学策略所发挥的作用有所区别,老师需要对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综合的考量,实现各种教学策略的合理组合和优化配置,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老师的引导,真正的掌握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技巧。
4.3 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有着关键的作用,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严格按照课堂教学的实质要求不断的促进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所区别的,老师需要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积极的践行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首先老师需要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明确前期课堂纪律的实质要求,注重案例教学和小组实践教学,不断的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练习和讨论,以此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老师还需要积极的举办各种计算机知识竞赛,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从而在个人兴趣的指导之下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实践。
结语: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价格的要求,老师必须要注重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效应用,明确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之间的相关性,促进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保障学生能够将老师的引导之下掌握计算机基础学习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张颖,赵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18 -120.
[2]施永香,唐伟,荆霞.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8,24(9):187 -187.
[3]孙文清,韩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 10):63 - 65.
[4]杜炫杰,叶惠文.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 18):12 - 16.
[5]宫洁,朱莹泽,刘长勇.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电子测试,2017(1):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