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新理念下高中外语教学实践及启示
2018-10-20张婉丽
张婉丽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教育规划纲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近些年来,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实施与新课标相适应的高中英语教学已成为摆在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浪潮已经袭来。对于高中英语而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这次新课改的总体目标。
引言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新型素质的人才,这是我国进行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本研究以新课改的英语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英语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新课改下的实际英语教学案例,从学生反馈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实施办法。该过程部分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发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并对新课改后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对高中英语课堂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试图为其提供可行性建议。
1 东北A市B高中英语学习情况的分析
1.1调查对象与工具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是学生学习某一学科的内在动力,它能够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和质量,为了了解B高中高三的1400名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情况做详细的了解,共设计了一次调查问卷,问卷共1400份,实际收回(有效样本)共1364份,该调查问卷设置的问题包括:是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若感兴趣,原因是①觉得英语比其他学科简单;②老师上课风趣幽默;③课堂活动形式多样;④教师对自己比较关注。若不感兴趣,原因是①不喜欢教材的设计;②认为学习英语的用处不大,应用场合较少;③教师的教学方法老化、单一;④本身基础不好,得不到老师的关注。
1.2调查数据的统计、整理与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时,委托了高三各班的任课教师在班级发放该调查问卷,学生进行实名制填写,填写完之后上交,统计出了学生对英语课是否感兴趣、及其原因的比例。统计如下:感兴趣的同学的人数为462人,占比33.87%,不感兴趣的同学的人数为902人,占比66.13%。其中,在感兴趣的人中,有17人感兴趣是因为觉得英语比其他学科简单;78人因为老师上课风趣幽默;64人觉得课堂活动形式多样;303人是因为老师对自己比较关注。在不感兴趣的同学中,有105人不喜欢教材的设计;有367人认为学习英语的用处不大;有274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老化、单一;有156人是因为本身基础不好,得不到老师的关注。
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这1364名高三学生中,对英语感兴趣的同学只占了33.87%,也就是大约三分之一的比例,而不感兴趣的同学占了大多数,这反映出,学生对英语缺乏必要的热情和兴趣,我们之前一直把学生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差归因于学生自身,但是,经过此次调查问卷,我们发现,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对英语感兴趣的同学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原因④教师对自己比较关注,其次是原因②教师上课风趣幽默,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现实往往是,老师对某学生比较关注的话,该生就会好好学习该课程,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学习是有意义的;再者,讲课幽默风趣的老师,学生都喜欢,因为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该调查问卷后,我们对这些感兴趣的同学做了一个成绩调查,发现80%以上的人英语成绩都在班级中上等,且英语老师对其关注也比较多,这和我们的调查问卷是相吻合的,也证明了我们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来自百度百科)。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同学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原因②认为学习英语的用处不大,应用場合较少,和原因③教师的教学方法老化、单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应用到实际中去,也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真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某些教师在讲课时,为了节省时间,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做笔记、抄语法规则,缺少实际练习的机会,从而导致其学习的英语都是哑巴英语,除了考试以外,并没有实际用途。
2 由本次调查问卷得出的传统外语教学的几点不足
2.1 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在外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就是指,英语教师通过比较系统和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法知识等的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自由度比较大,而学生只有拼命的努力的听的份,介于这一点,传统教学法也常常被戏称为填鸭式教学。传统教学法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流行开来,从孔子的讲学开始,一直到现在的课堂。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属于比较被动地接收知识,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长期下来,学生就会失去对课程的兴趣。
2.2 教学设备老化。好多英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基本是以教科书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很少使用其他资源,只是单纯地用教案来讲语法知识和句子结构,有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会使用多媒体,但是由于其年龄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影响,其对于多媒体的操作能力和课件的制作水平不高,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出现了雷同或类似的现象,而且好多老师的课件上只有大篇幅的文字,信息量较大,让学生抄成笔记,然后背写,对学生来说忙于记笔记就没有精力去听老师讲解,有的学生甚至跟不上老师幻灯片的速度,所以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没有新鲜的事物,学生因此对英语课堂失去兴趣。
2.3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时候基本上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而且在讲的过程中学生不能进行任何提问,只有老师问有谁没听懂的时候才可以提问,这样下去,每个学生都很听话,但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被无情的扼杀了。而且有的时候学生怕老师,不敢提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的局面。这种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不可动摇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教学,因为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4 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当下,我国的教育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唯分数”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我国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的各级各类人才教育目的,但是现实却与之背道而驰。应试教育有其发展的需要,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能够让学生接受全面基础知识的学习,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前期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扎实的基础,但是其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忽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外语教学提出的要求
3.1 新课改提出的原因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2002年根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再次修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课程改革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由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现行课程确实存在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有悖于教育规律的问题,如考核方式单一等。
3.2 我国高中新课改的内容
3.2.1 课程标准上的要求
普通高中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2.2 课程结构上的要求
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2.3 新课改的三大基本理念
3.2.3.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这也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整体的人”指“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人的完整性根植于生活的完整性,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交融。基于此,新课程目标一是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二是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2.3.2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2.3.3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来自百度百科)
4 A市B中学实践过程及其特征
4.1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做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在A市B中学实施课改以来,教师的角色开始逐步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主体地位,慢慢地变成引导作用,该高中的外语教学课堂不再有老师满堂灌的现象,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表达自己的观点。
4.2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之前,该高中的外语教学只是单纯地围绕教科书,没有利用其他资源,但是实行了新课改后,该校的外语教师充分地利用起了学校的各种资源,上课的时候采用生动形象的PPT,并在幻灯片中加入图片、视频、音频等,比如,加入一段外国人对话的视频、外国的电影等,这些都是英语学习的良好素材,在课堂中加入这些元素可以使学生多感官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并且能够增强英语课堂的感染力,寓教于乐。
4.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改后,该高中开始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且在教学中以实际应用为主,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创造更好的语言学习的环境,该校不断开展英文话剧比赛、课文朗读大赛等形式的平台,引领学生领略英语语言所承载的不同风景,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质量上的不断提高。
4.4 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由于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十分密切,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过程。课改前,该校一直是教师的任意发挥,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课改后,教师改变了上课的状态,大大考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时候,教师给与鼓励和认可,例如excellent或wonderful等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赞扬,这样的评语可以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办法。
5 效果、评价及进一步改进策略
课改后的该高中在外语教学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其实这也是利用了学生的心理,学生在心理上如果对课程感兴趣,那么在上课时就会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再者,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该校的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情感状态给予足够的关注,以“语言美”去引领学生,让学生把老师当做大朋友,建立了一种相互尊重、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此外,该校开始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不再以应试为学习目的,而是着眼于培养外语人才,让学生在学习外语中不断成长进步,在一个向上的外语环境中提升自己。长期以来,学生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学习观念也开始转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自然培养起来了。
但是,该校在外语教学中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好多外语教师年龄较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和新技术新应用的接轨时间较长,因此学校还需要定时安排教师相关培训,而且好多外语教师局限于国内的学习,没有放眼于国际,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些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此外,学校的学习资源有限,学校应该多与国际接轨,比如和国外学校联合办学、经常安排国外学者访问交流等,以不断增强学校的国际化意识,营造更好的外语学习氛围。
6 结语
新理念下,外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应该被赋予新理念和新特色。任何一项教学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而教师的发展就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又一关键所在。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提高自己的能力、关注学习方式的引导转变、创新英语教学理念、丰富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